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大量"走基层"作品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群众是语言大师,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有生活气息。百姓语言的运用是体现新闻接近性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体现群众观点的有效手段,是新闻表达沟通、影响读者的快捷途径,是体现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新闻文风的具体表现。百姓语言的恰当运用有助于新闻主题的表现,有利于准确表达群众的意愿,有助于突出人物特色和新闻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新闻界前辈穆青同志对一群记者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其实,这也是改进新闻写作“学生腔”和八股调的重要一步棋。不少记者和通讯员的新闻写作实践,早已印证了这个道理。要把新闻写得生动活泼,固然有思想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精选材科和讲究写作技巧等诸种因素,应用好群众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群众语言,具有朴实、生动、形象等特点,生活气息浓,又真切感人。比如,在一条消息中反映两种人对改变贫困  相似文献   

3.
2004年5月11日,北京日报开设了“记者走一线”专栏。这是一个现场新闻栏目。所谓的记者走一线.就是要求记者转变采访作风,下到最基层去,下到首都建设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第一线去,去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感受变化,捕捉生动鲜活的新闻,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新闻报道提出的要求.也是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对记者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文章是以语言为基本材料的制成品,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成败得失。新闻作品也不例外。 但是,除极少数作家型记者外,多数记者重视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对语言的生动形象却重视不够。表现为:不重视锤炼语言文字,新闻作品没有文采,不少获奖新闻作品只是题材分量较重,新闻价值较高,语言文学则一般化,甚至较粗劣,原因何在呢?既有记者的认识原因,又与记者学习积累不够有关。 有的记者认为,强调语言生动形象就可能违背新闻真实的基本原则。这是不正确的。新闻与艺术作品在真实性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新闻作品要求语言生动形象与新闻内容是否真实是不  相似文献   

5.
胡健 《传媒观察》2006,(3):29-30
记者的劳动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新闻材料,他的第一位的工作当然是“记”——采访、记录新闻素材。要当好“记”者,首先要当好一名“问”者。因为,“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们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很难设想,一个不会提问、不善提问甚至不敢提问的记者,能够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提问,是诸多采访手段中最直接、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新闻采访的基础和中心环节,也是最能表现记者能力的基本功之一。一个高明的记者,往往能够把自己的学识水平、新闻敏感、社会经验、机警才智融会…  相似文献   

6.
正基层是新闻的源头,记者要想挖掘新鲜素材,就要深入基层,沉下去,沉到底,这样不仅能获取真正的新闻,往往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要想获取"真金",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多途径介入,多形式深入,多层次挖掘,去发现生活中最新鲜、最感人、最生动、最有趣的新闻事件。要细致地搜集新闻素材,精心选择角度,独辟蹊径,力争做到采访面广、选择性强,搜集到人人心中都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新闻素材,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鲜活有趣,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实践中,对新闻语言的运用,有些采编人员和报刊并没有解决好,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晚报如何锤炼、运用新闻语言,如何形成自身独特的新闻语言风格,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改进: 放下架子,实现新闻语言的平民化 晚报要想进入家庭,赢得读者喜爱,就必须深入生活、切入社会、走进读者,用具体、生动、典型的社会生活现象和新闻事件的报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要看新闻语言是不是群众平时说的语言、熟悉的语言、看得懂的语言.因为群众的语言来自生活,出于肺腑,形诸口舌,是民生甘苦、喜怒哀乐的直接表达,尽管可能原始、粗糙,却是鲜活、生动的,能直指人心.用群众语言来写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就会富有感染力,晚报和读者之间就能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基层记者要做好新闻,关键要做新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善于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小见大.这样就能发现好新闻,从而采制出许多鲜活生动、好听好看深受群众欢迎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9.
在广播新闻中,现场报道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报道形式。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前要做好“热场”并充分准备报道内容、准确设置时间悬念、恰当运用报道语言、做好点位设计等,使现场报道充满现场感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新闻写作的一切方法和技巧,都是运用新闻材料的方法和技巧,没有鲜活、生动的材料,怎么能写出有深度、有影响,能够打动读者的好新闻?那么,怎样采访才能获得鲜活、生动的新闻材料呢?我和同事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实践表明,“感情共振式采访”是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彬 《新闻爱好者》2012,(11):73-74
细节可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深化主题,是电视新闻语言构成和应用的重要手段。但生活中有大量生动鲜活的细节,记者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全部录下,而必须从围绕表现主题着眼,从揭示人物内心入手,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去抓取那些最有感染力、最能触动人心扉、最能揭示主题的"典型细节",再通过适当的角度、方法将它处理过之后强化在屏幕上。  相似文献   

12.
吴彬 《新闻爱好者》2012,(22):73-74
细节可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深化主题,是电视新闻语言构成和应用的重要手段。但生活中有大量生动鲜活的细节,记者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全部录下,而必须从围绕表现主题着眼,从揭示人物内心入手,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去抓取那些最有感染力、最能触动人心扉、最能揭示主题的"典型细节",再通过适当的角度、方法将它处理过之后强化在屏幕上。  相似文献   

13.
辛红 《记者摇篮》2012,(8):25-26
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就要在新闻写作上下功夫。新闻语言不仅要准确,符合事实原貌,又要使语言鲜活生动,有所创新,具有时代感。新闻语言要突破定式。诚然,新闻语言要遵守语言的基本规范,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新闻语言也要随之变化。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我们更要有所突破,否则我们就很容易犯"假、大、空"的弊病,尤其是在正面宣传典型的报道中,新闻语言的把握和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些记者经常把先进人物写成是不管家庭,不顾身  相似文献   

14.
刊林漫步     
刘宾雁谈记者要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一、记者、通讯员最关键的是要有新闻洞察力表现一个记者、通讯员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技巧的好坏,而是看他洞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如何。通常的说法就是“新闻鼻”敏感不敏感。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么,洞察力对记者、通讯员来说,便是最关键的,如果没有敏锐的新闻鼻,抓不住问题,纵有腾挪闪跌的文法,也很难写出好作品。记者,通讯员具备特有的对新闻问题的洞察能力,概括地说就是五点:能看到一点别人还没有看到的东西;能想到一点别人还没有想到的事;能说出一点别人还没有说过的话;能写出一点别人还未写过的问题;能提出一点有自己独到之处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这里说的主体性,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所谓高扬新闻写作中的主体性,就是充分发挥记者在新闻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人是有思维的高级动物,因此,人有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精神产品都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观虽居第二性,却不是消极的,它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固然,没有客观事实做材料,任何高明的记者也写不出新闻作品,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不是任何客观事实都能充当新闻素材,写入新闻作品的,需要记者寻找和选择。也不是有了好新闻素材就能写出好新闻作品的,需要记者提炼加工,精心写作。  相似文献   

16.
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罢,竞争利器除了拼抢新闻外,表达方式也很重要.做新闻,要善于用大俗大雅的新闻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讲的故事要让更多的人听懂,语言就要通俗,俗中见雅,雅俗共赏.新闻应注重传播效果.记者写的新闻,不仅要给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看,也要给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众看.有的记者却不以为然,认为文章写得华丽才有水平.华而不实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本来很简单的一个事、一句话,写得花里胡哨,读者看了云里雾里,不知道究竟要表达啥意思.一些新闻作品的语言口号连篇,放之四海而皆准,通篇看不到一句鲜活的话,读起来枯燥无味.现在,为数不少的新闻报道让人看不懂、不爱看.  相似文献   

17.
黄颂明 《青年记者》2008,(14):65-66
党报政务新闻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几乎是大家公认的事实.那么,以什么样的形式承载政务新闻可能更好地被人们接受呢?胡锦涛同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可以作为形式的总原则:"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切忌八股习气.""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这就可以理解为:党报的政务新闻要切实放弃带有浓厚八股气的模式,使用群众语言而不是"官话",使用符合群众阅读习惯的方式去报道有实在内容的事实,做到简短、深刻、及时、生动.  相似文献   

18.
张薇 《记者摇篮》2009,(9):25-25
新闻现场的重要性 摄影记者既要拍摄新闻,就要到新闻现场,新闻现场就是摄影记者的第一工作现场,只有现场感强的新闻图片才会有感染力。现场新闻,也称“视觉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等,是记者用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拍摄或写成的新闻。它以鲜活生动、真切感人的事实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的写作过程中.采访是有着最多莫测变化因素的、也最感性的一个环节。对于一篇再严谨、再理性的新闻稿而言.采访犹如基石.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没有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采访.没有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人物、场景……新闻必不存在。  相似文献   

20.
广播是声音艺术,追求听觉形象。广播记者拥有画面意识,就能在采访中,把眼睛和话筒幻化成摄像机、照相机,抢录生动、典型的音响和场景,采制丰满、鲜活的新闻素材;就能在新闻表现形式上,科学恰当地选用与新闻相匹配的写作体裁,进而将新闻事件表现得具有画面感和形象感;就能在写作时,遣词造句,用生花的笔触勾勒描绘出一幅幅清晰、生动、鲜活的场景,给听众以身临其境之感;就能使采制的新闻作品尽展特色,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