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2002,(4)
第1期杂志发到读者手中,差不多正是学校放寒假的时候,所以,这一期杂志发稿时,还少有对于第1期杂志的评价。这一期《对话》的素材,多是从以前的读者来信中择选的。第1期杂志相对于去年作了相当大的调整。在版块方面,只设置了《本刊视点》、《教师公园》、《家庭空间》、《开心小站》4个版块;在栏目方面,对一些受读者欢迎的老栏目作了重新整合,又开设了几个新栏目。所以,编者们非常想知道,读者喜不喜欢现在的格局,认可不认可现在的栏目。现在,他们把一颗期待的心暂时放下,把这本马年新春后的第一期杂志郑重推出。仍然用这个“对话”节目的口号作为开头:让我们在这些思想和情感的火花的照耀下,阅读这本能让我们敞开心扉的杂志吧。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02,(2)
对于去年已经订阅下半月刊的读者而言,海子已经是一个老朋友了。而对于今年刚刚订阅下半月刊的读者而言,海子还是一张新面孔。那么,请允许海子在此再作一下自我介绍吧。去年第九期下半月刊全新改版以后,杂志隆重推出了海子并这样介绍道“海子系本刊形象代表与发言人。此虚拟人物热爱孩子,热爱生活,有一颗充满充满阳光的心。希望读者和编者一道来丰富海子的形象,让海子像《中国少年报》里的‘知心姐姐’、‘小虎子’、‘小灵通’一样,像《童话大王》里的‘舒克’、‘贝塔’、‘鲁西西’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员。”当时,海子主要是对一些文章作些点评,统一称为“海子点评”。到第十期时,鉴于许多读者对第九期的积极反响,编辑部挑出了一些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由海子出面,统一作答,形成了《编读往来》栏目的一个特色小栏目《读者与海子的对话》。在第十期的“对话”中,海子在回答安徽读者吴竹灵关于海子的问题时,对海子的形象进一步描述到:“海子是你,海子是我,是所有热爱孩子、热爱生活、有一颗充满阳光的心的编者、读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员。海子不哗众取宠,不特立独行,不故作姿态。海子是个平常人,与我们生活中的善良、勤劳、正直的人们没有什么两样。”也是从第十期起,编者们接受浙江读者李非的意见,把“海子点评”改为“海子点点”。(因为李非说,“点评”让人觉得不舒服,因为有裁判之意,仿佛一定要有对错,而改为“点点”就好多了。) 这样,《读者与海子的对话》就保留了下来。此外,按辽宁陈海林等读者的建议,《信息速递》栏目作了些改变,在信息后加上了编者的点评,成为另一个新栏目,就叫《海子点点》,从这一期推出。讲了这么多,老读者们一定觉得海子太啰嗦了媸潜浮?还要啰嗦的是,因为2001年第12期发刊较晚,与这一期间隔较短,到发稿时,上一期的反馈还没有收到,对于上一期的意见和建议,只有放到下一期一起发了。仍然用这个“对话”节目的口号作为开头:让我们在这些思想和情感的火花的照耀下,阅读这本能让我们敞开心扉的杂志吧。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读者:本刊在第9期刊登了科学教师问卷、调查表,很快收到全国各地科学教师填写的问卷,时值岁末,我们从中、抽取50名幸运读者,赠送2006年全年《科学课》杂志。请获赠杂志的幸运读者查对通信地址是否准确,并尽快与《科学课》编辑部姚忆江老师联系(027-87876730),以保证全年杂志及时送到你的手中。希望今后全国各地科学老师们更多地参与到《科学课》杂志的各项活动中来,以增进读者与编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4.
家长导读     
让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成长,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订阅《幼儿教育》是您实现心愿的最佳选择。我刊是幼儿教育领域中创办最早的杂志,不仅在幼儿园教师中,而且在家长读者中享有较高声誉,发行量一直居于领先地位,曾被国家教委领导人称为:教师的良友、家长的指南。我刊的许多栏目都通俗浅近,适于家长阅读。《家庭教育》栏目为家长解疑释难。本期刊发的《珍惜孩子的自主性——家庭教育小议之二》将教育儿童的道理融于浅近平易的家常话中,娓娓道来好似睿智的老教育家同读者亲切交谈。居住在高层住宅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们看到这第九期《小读者》新杂志时,大家已迈进了一个新的学年,我们预祝大家在新的学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也使我们想起了去年10月在美国纽约访问时,一位华裔家长送给我们的一本《迎接新学年》的小册子来。这本由纽约市教育局出版的《纽约市家长指南——迎接新学年》的  相似文献   

6.
当拿到令年改版的第2-3期《家长》后,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我是个跟文字打交道的人,喜欢无拘无束的环境,更喜欢充满朝气的报纸和杂志。过去《家长》杂志比较古板,好像是一本学术杂志。现在这古板的东西荡然无存,刊物里面的板块有了跳动和鲜活的内容,还有那独具匠心的全家福画面、卡通式的对话,缩短了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体现了《家长》杂志的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中国科技奖励》2006,(1):80-80
“编读往来”是编者与读者沟通的平台,我们非常希望能收到读者对杂志的建议和意见,以便在今后的出刊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本刊自2005年第6期开始进行改版,再次开辟了《编读往来》栏目。栏目自设立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大量信函,向本刊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翻开《人民教育》总会习惯地抢先阅读教学栏目,18期的《人民教育》不仅给我们带来欣喜,更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和震撼。张景中院士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的《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让人耳目一新。在很多家长甚至教师的眼里,小学数学很简单,但是读了这篇文章,喜欢研究的小  相似文献   

9.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是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对家长教育行为明确规范的指导性条例,是对现代家长教育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为了帮助家长们学习、理解《规范》,我们组编了系列讲座共十二讲。这些内容,也可作为各地家长学校的参考教材。本期刊发的第十二讲为自测题,主要供大家检验学习收获。参考答案将刊登在明年第一期(答案可多项选择)。今后,我们将继续举办各种讲座,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共同把《家长学校》栏目办得更好。——编者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农村读者,与贵刊相识已有4个年头了。我的孩子现已经上中学了,成绩和品行都很优秀,这大半的功劳恐怕要属于《家庭与家教》杂志。正是我及时发现了贵刊,并充分运用上面介绍的知识教育孩子,才使孩子更加健康地学习和成长。说实话,《家庭与家教》真算得上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刊物,它栏目丰富,再加上编排精巧、字号适中,非一般同类型刊物所能比拟的,这充分说明《家庭与家教》是真正为读者着想。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家庭与家教》内容好,可读性、实用性、针对性很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是家长们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好帮手,因此家长们十分喜爱这份…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02,(8)
下半月刊开门办刊、办“编者、读者、作者不分你我的杂志”的路线,被越来越多的读者了解并且认同。《编读往来》栏目的你来我往,《读者与海子的对话》的推心置腹,吸引着越来越多读者的加入。读者们看到了,杂志的编辑们满怀诚意的倾听着读者的声音,了解着读者的需要,感受着读者的心情;读者们看到了,杂志在按照他们的意愿调整着,进步着。  相似文献   

12.
读者信箱     
亲爱的读者朋友,自2004年第10期"致读者"刊登后,我们编辑部收到了许多热情洋溢的来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你们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关心与支持,也让我们体会到广大音乐教师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为此,《中小学音乐教育》从2005年起特增设"读者信箱"和"读者调查表"栏目。我们编辑部的每位同仁诚恳地希望通过这小小的栏目能架起我们沟通的桥梁,与您共同努力、共谋发展;也希望您能一如继往地关注我们,与我们真诚地交流。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中文自修》将全新改版,力求使一本更能体现“学生爱看,老师能用”宗旨的杂志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本杂志的改版需要编者付出努力,更需要来自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本刊小记者们为此特地采访了身边的老师、同学,收获颇丰,其中有对杂志的称赞,也有不少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前者令我们欣喜,后者则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在这中间,我们感受到了读者对杂志成长的关心,真心感谢每一位为《中文自修》提出过意见的老师和同学。  相似文献   

14.
志当存高远     
作家曹布拉先生应我们《家教话题》栏目之邀,谈了关于立志的问题。他精辟的分析、恳切的言辞,让我们领会到“大志向、大理想”深刻而广博的含义,我想,他这一番颇有见地的谈话,一定会引起我们的家长朋友们深思的。《家教话题》这个栏目自开办以来,受到广大家长读者们的欢迎,我收到了不少读者朋友们的来信、来稿,在此,我表示深深的谢意!  相似文献   

15.
经过去年一年的探索,一条既能适应广大读者需要、又能体现《辅导员》下半月刊特色的办刊路线,越来越清晰地铺展在我们眼前。那就是:传达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和办刊理念,重视读者和编者的持续互动,为教师成长和家长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科学课》2006,(1)
为了加强编者与读者的沟通,根据广大科学老师的建议和要求,2006年开始,我们开办了《编读往来》栏目。《编读往来》中,有读者对杂志的心声、建议和看法,有编辑部对来信有针对性的回答,同时还会有编辑部发布的内幕消息,以及编辑们到各地参加教学和研讨活动信息,让大家了解科学课的编辑们在做些什么,这里是大家沟通信息的地方,这样感情也就融洽了。同时欢迎老师们进入科学探究网论坛的忆江南信箱中发帖,更多的问题,我们会在论坛里与你交流。  相似文献   

17.
携手前行     
《基础教育课程》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路走来。从2001年改革初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通讯》到2004年由李岚清同志亲笔题写的《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的正式出版,这本杂志与广大实验区教师一同经历了改革的风风雨雨。新学期到来之际,本刊再次进行了改版试刊。无论在版块、栏目设置,还是杂志内容以及纸张和印刷等方面都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我们希望以崭新的面貌与老师们共同开启新学期,共同感受如今已是遍地花开、硕果累累的新课程。  相似文献   

18.
营造好心境     
我们的讨论版自开版以来,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很多优秀的写手成了版上的常客,比如“沐雨修竹”和“风吹衣袂”就贡献了许多精彩的文字,而“沐雨修竹”的《年年岁岁花相似》更是被评为当月最酷帖,刊登在9月份的杂志上。本期我们又挑选了“雪映笑梅”的《营造好心境》作为最酷帖,请大家一同来欣赏。他们都将获赠当期杂志。我们真诚邀请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展示你的才华,秀出你的精彩,而且,现在你也可以直接在版上投稿了哦!我们相信,讨论版一定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编者、读者以及老师、家长们很好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9.
读者信箱     
亲爱的的读者朋友,自2004年第10期"致读者"刊登后,我们编辑部收到了许多热情洋溢的来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你们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关心与支持,也让我们体会到广大音乐教师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为此,《中小学音乐教育》从2005年起特增设"读者信箱"和"读者调查表"栏目。我们编辑部的每位同仁诚恳地希望通过这小小的栏目能架起我们沟通的桥梁,与您共同努力、共同发展;也希望您能一如继往地关注我们,与我们真诚地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主编通讯     
伴随着夏日的脚步,《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6期与读者们见面了。在此,我代表杂志全体工作人员向所有的作者、读者和关心支持《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的热心人士表示感谢。本期杂志同以往一样,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智力障碍研究”栏目中,吴昊雯、陈云英的文章“智力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