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2010,(1):66-67
鲜光磊,1968年生于重庆市南川,1991年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美术系,200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99年其油画《蓝色时光》分别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重庆选送作品展》和《重庆建国50周年作品展》;2000年其水粉画《旧花瓶》入选《重庆首届水彩粉画展》。1991年在重庆举办个展,2003在重庆举办个人平面设计作品展。其《天球瓶》等作品被编入《美术》丛书及相关学术期刊,6件作品被四川美术学院收藏。  相似文献   

2.
一片晴空水彩画日前,200多名少年儿童在中福会少年宫与《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策展人、评委、著名水彩画家陈希旦面对面地学习水彩艺术知识和技巧。当日,陈希旦以幻灯片向少年美术爱好者展示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各国名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水彩画走出一片晴空 水彩画自清末进入中国以来,作为独立画种,其市场地位至今仍不能与素描、摄影、雕塑等齐,致使许多水彩画家因不能忍受孤独与冷遇而转向其他画种。  相似文献   

4.
人物简介     
《寻根》2009,(2):F0002-F0002
周永健(1952.3~2008.5),四川省南充市人。笔名冻月、袁融等。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西南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生导师、重庆出皈社美编室主任、副编审。  相似文献   

5.
学者·画家     
西方水彩画传入中国近300年了,中国水彩画的创作若从徐泳青的水彩写生算起,也已100年了,从引进、融合,到逐步壮大,乃至今日发展繁荣的过程中,不知多少水彩画家倾注其全部热情和生命。  相似文献   

6.
缤纷水彩灿     
近日,由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许世虎教授创作的大型水彩画《雪绒花》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最大水彩画。该作品长4.21米、宽4.16米,于2009年元月18日完成,现被重庆市委小礼堂收藏。  相似文献   

7.
重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千多年的历史蕴积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重庆专业文艺队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渐形成一支以市属专业艺术院团为主体的文艺队伍,涌现出厉慧良、张德成、周慕莲、周裕祥、杜少义、厉慧兰等杰出的艺术家、锤炼出一大批优秀的传统、新编、现代剧目。各专业艺术院团曾给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基、李瑞环等演出,并圆满完成了对40余个国家的文化交流演出任务。重庆市专业艺术院团为发展文艺事业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83年,我评介白统绪水彩画时曾这样写过,从西方拿来的艺术形式,却不是配方水彩风格的重复;认真向民族民间学习,却不是水彩画纸上的中国画;取之于现实生活,却不是自然的翻版,白统绪的画,洗炼概括,清晰质朴,苍润丰厚,意境深邃,有畅快泼墨的淋漓,有浑然天成的凝重,是地道的、白统绪式的水彩风格。  相似文献   

9.
水彩画源于英国.1871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英国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接踵在北海市建立领事馆及教堂.西方水彩画便随之传入.水彩画适合于表现山水风情,它使生活于北部湾的本土画家和美术爱好者产生了浓厚兴趣.北海籍老一辈画家新莽、黄铸夫,少年时代就曾受过当时传入的水彩画的染濡.50年代,广东著名水彩画家汤由础来北海体验生活期间,创作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10日,作为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下称“亚艺节”)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国家话剧院与重庆演艺集团共同承办的首届“亚洲戏剧人高峰论坛”在重庆举办,韩国、日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18个国家及地区近50名戏剧人与会,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国际剧协主席拉门度·马珠姆达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相似文献   

11.
楠子 《世界文化》2010,(1):34-34
本期封面画介绍的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劳伦斯·阿尔玛·台德玛的油画作品《徒然的求爱》。 阿尔玛·台德玛生于1836年1月8日,荷兰人。1852年到比利时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1863年与法国姑娘普林娜结婚后移居巴黎;1869年爱妻去世,离开巴黎来到伦敦,后普法战争爆发便滞留在伦敦;1873年加入英国国籍,并进入皇家美术学院;1879年成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1899年获英国骑士爵位;  相似文献   

12.
《户县、綦江、金山三地农民画展》与《当代加拿大因纽特人绘画展》于春末初夏时节,同时亮相于重庆美术馆。这两个由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展览有147件绘画作品,风格自然而淳朴的绘画均出自中国和加拿大的农民画家,创作时间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画作较完整地表现出中、加两国四个地域农民绘画的风貌,引起了中外艺术家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3.
谢少威作品     
《寻根》2012,(1):F0002-F0002
谢少威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广东省画院签约画家。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化交流》2010,(2):72-72
赵先闻,字知也,山东聊城市人,196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之后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全国美术理论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员,中国水彩画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四川美术学院和加拿大迈克当·斯图尔特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来自重庆的当代绘画》艺术展,于9月2011月12日在迈克当·斯图尔特艺术中心开幕并展出了。人口几乎等同加拿大全国的重庆,被3条大江分割,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展现一派国际大都市的繁荣。重庆城里曾经破旧的工厂已被自动化机床和现代的技术中心取而代之,建于19世纪的木板房被逐渐拆除,高大的公寓和参天的办公塔楼拔地而起,新的城市交通网络日渐完善,3座新设计的堪与旧金山金门大桥跨度媲美的长江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中。在重庆,乘坐空中索道缆车可以“飞”过长江,虽有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当代画坛上各个画种门类相互借鉴融合,力求开拓新局面,创造与时代风貌相称的艺术精品。当代艺术文化生态格局的巨大变化,无疑对广大的水彩画家们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陈旧的艺术套路已无法营造出崭新的艺术业绩。中国水彩画艺术必须进行自我重塑,改变过去人们认为水彩画是习作、小品、写生的画种,是写实、轻音乐、小情趣的传统印象,因此,中国水彩画的观念更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山城重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城,同时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现代化都会,在当代中国尤其是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这座旧貌换新颜的大都市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将为重庆市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历史借鉴和进一步发展的科学依据,并有助于增进各界对重庆发展历程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8.
林风眠(1900~1991),他90余年的生命历程因其“为人生而艺术”的理念浮沉跌宕。1919年,蔡元培等发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林风眠与其中学同窗林文铮赴法留学,途中改名“风眠”。1921年,入“第戎市美术学院”学习,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期间,林风眠以“思考人生的创作”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闻一多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却鲜有人知他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也占有一席,不知道他的人生之路始于美术,不知道他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美术学院、纽约艺术学生联盟3年的深造及1925年在北平艺专任教务长兼任油画系主任的经历,恐怕也不了解当年他为恢复艺专和创办第一个戏剧系、开创国家正规戏剧教育的贡献,更不了解他美术创作上的高度和艺术理论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山水画家王玉,因其出生于黑龙江完达山林区,自号完达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