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方乡土文化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意义,提出了一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乡土资源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具有地域特点的优秀地方文化,它反映着特有的地方精神气节,表达着一定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意识,其内容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整合渗透和努力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优化语文教学结构,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激活学生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下是我多年的经验小结。1.培养爱家、爱校、爱国的感情。语文教师可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家乡的变化,介绍家乡的景点、家乡的特色农业等,促进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4.
将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以乡土文化促进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是:掌握本土历史文化渊源,走进本土自然人文景观,参与乡土风俗活动,借用网站整合学习乡土文化与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39):27-28
乡土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当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另外,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本中也增加了很多民歌相关的内容,通过学习乡土民歌,学生可以更加了解乡土民情以及家乡的民谣、语文文化等,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家乡以及人民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应该联系生活,与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相结合,这不失为一种有趣味和有价值的尝试,既可以增添生活色彩,又可以增强学生课外活动的实践能力和语文文化素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材料,既能激活学生在地理课堂的主动性,又能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实践性是地理课程的重要性质之一,地理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夸夸家乡──黑龙江》教案设计大庆市张俊华,郑文雪,肖爱林教学设想本课是贯彻《大纲》中年级教学要点第二条中关于"初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黑龙江.热爱黑龙江,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的目的。教学中利用幻灯片将家乡美丽富饶...  相似文献   

10.
俞晓红 《文教资料》2013,(26):27-28
语文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者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引进乡土文化资源,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空间,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而且唤醒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熟悉的环境资源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活化了语文教学空间,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有意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活动中,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提高学生个体语文素养;使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相似文献   

12.
德国著名学者斯普朗格说 :“教育就是唤醒。”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 ,其目的也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心灵 ,启迪学生的智慧 ,因而 ,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不只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语言表达训练过程 ,还是一个拓展思维、提高认识、升华情感、陶冶情操的过程。依据作文训练的特性 ,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 ,并抓住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契机 ,鼓励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在改革大潮中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 ,是农村学校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 ,在平常的作文教学实践中 ,我的粗…  相似文献   

13.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初中生物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是统一的,特别是通过义务教育的广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将从事家乡的各项生产和建设事业。因此,结合教材和本地实际,对学生进行更具体、更贴近生活的乡情教育,鼓励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为脱贫致富,振兴家乡经济而发奋努力,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结合教学进行乡情教育,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能让学生学好语文,热爱语文,从而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15.
邓政阳 《教书育人》2011,(31):24-25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就是乡土意识,因为了解,所以热爱。语文教师的乡土意识是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对乡土文化的解读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乡土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乡土文化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语文教师是文化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通过调查研究,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家乡的特点及风土人情,切身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借助兴国山歌这个载体趣学语文,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挖掘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这是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如果渗透得好 ,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课题中渗透。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也是思想教育的切入点。抓住题眼 ,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有利于渗透思想教育。如《热爱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热爱”二字 ,就是剖析该文的根本点。我们之所以热爱中国共产党 ,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 ,人民获得了解放。今天 ,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中生活 ,饮…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江西社会课程的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江西省情.关心家乡变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从小立志为建设家乡作贡献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水土滋养的不仅仅是这一方人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滋养着这一方人的精神生活。本土文化作为精神滋养的介质,对于一方人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民族的延续,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民族文化的延续。语文教学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本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75):21-22
小学语文教学已成为学校以及家长所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个性,提高他们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教材背景下融入乡土资源,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文章对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教材背景,对融入乡土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