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也成为职业倦怠研究的焦点之一。基于此,采用张冬梅编制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幼儿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班级的幼儿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随着幼儿教师领域的深入研究,幼儿教师的倦怠行为也受到了很多关注,作为幼儿教师的失范行为,职业倦怠行为的成因我们更应该关注。因此,对辽宁省178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行为问卷调查,发现辽宁省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根据调查研究分析幼儿教师倦怠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为幼儿教师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赤峰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温州大学教育学院郭文斌编制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内蒙古赤峰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赤峰市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比较严重,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4.
乡村幼儿教师是发展乡村幼儿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通过对133名乡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并将数据录入统计,进行方差检验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一是乡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尚不严重,但是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情感衰竭相对更为突出;二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人格特点等心理因素与乡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显著相关。在外部环境不容易改变的情况下,从个体心理层面切入,合理规划工作目标,开发积极心理品质,合理归因,保持乐观,学会自我调适,自主提高抗压能力,都是预防或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MBI量表常用来测量群体的职业倦怠情况,但它无助于对个体的职业倦怠进行理解性解释。应用"关键事件法"对幼儿教师自陈的教育事件分析,可以看到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存在群体性和低成就感突出的特点。根据群体动力理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这一心理行为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工作环境的特点,据此可以从幼儿教师自身、社会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等方面入手以纾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宁波市13所幼儿园425名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较为严重,其严重程度依次为个人成就感下降、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年龄和教龄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在编、公办幼儿园、高学历教师更容易出现个人成就感下降;婚姻状况影响幼儿教师的情绪衰竭;职务高低、收入水平、一周工作天数等因素在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以及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在我国,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师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福建省的幼儿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查研究福建省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并不十分严重,但已经普遍存在,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多发群体这一推理一致;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虽不严重,但情绪衰竭较严重;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上下波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娟 《考试周刊》2014,(20):16-17
国内现有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并且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系统介绍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影响,深入分析了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提出了应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希望对提高幼儿教师队伍专业文化水平和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社会认同不高、自我价值不能实现以及幼儿教师个人心理承受状况差异是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要消除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可依靠幼儿教师提高自我干预自我调节能力、幼儿园科学管理以及社会正确评价幼儿教师这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已严重制约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了师生关系的构建、幼儿的身心发展及家园的沟通与联系。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使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以邯郸市182名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幼儿教师自我概念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分析了原因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12所幼儿园176名幼儿教师进行社会支持、心理弹性、职业倦怠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具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自我效能感、组织风格、社交能力、家庭凝聚力和社会资源)均在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到明显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改善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极大地损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着幼教事业的发展。导致农村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工资待遇差和社会地位低、工作条件差、工作强度大。针对这些成因,笔者提出以下的对策:帮助农村幼儿教师正确看待职业倦怠问题,并帮其进行积极心理调适;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加强幼儿园“软”、“...  相似文献   

14.
熊彩云 《考试周刊》2013,(80):10-12
在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它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个人、幼儿以至整个幼教事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文章认为应该从社会、组织、个人三个层面帮助幼儿教师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师更是在幼儿的健康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从对全国多省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幼儿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希望感能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提升个体的积极情感。本文从职业目标、职业路径和职业动力三方面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从设立明确可行的职业目标、开放畅通多样职业路径、激发内外职业动力三方面寻找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怎样避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成为教育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进行简单描述,并结合实际分析了产生职业倦怠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关乎拉萨市学前教育的发展。研究发现拉萨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已普遍存在,职业倦怠与社会声望、教师个人家庭因素、保教工作、幼儿在园安全责任、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六个方面显著相关。本文结合相关影响因素对缓解拉萨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幼儿教育行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的职业倦怠会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对此详细剖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为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是职业人对其职业所产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心理体验,两者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即缓解职业倦怠有助于提升职业幸福感,而提升职业幸福感自然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教师目前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幼儿教师因其工作压力更大与待遇更低而出现了更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大量优秀幼儿教师流失.为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其职业幸福感,政府和幼儿园应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与收入水平,实行以人为本的园所管理,并积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友善的园所文化.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他们工作的情感和精力的投入,而且影响他们教育能力的发挥,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为了解贵州省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及影响因素,提出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提升他们的幸福感特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