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深度学习是一种富有体验快乐和探究趣味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探究中获得发现,积累经验.在中班幼儿的科学微项目"蜗牛之旅"中,教师引导幼儿从兴趣、问题出发,让幼儿通过亲身寻找、照顾、探索等方式,认识并了解蜗牛.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用眼、用手、用心去获得最直接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趋避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对于能带给他们快感并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活动,幼儿总是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不凡的创造性。"因此,小班的泥塑活动应以培养幼儿的兴趣及感受泥塑活动的快乐为主,当泥塑活动像游戏一样充满快乐时,幼儿泥塑的灵感、创新的思维就会被激发出来。1.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在生活中寻找泥塑活动题材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探究往往源于最直接、最具体的生活情  相似文献   

3.
朱佳 《华章》2013,(31)
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成了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能提高幼儿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玩中探究、在探究中感受、在感受中获得更多的快乐。运用直接感知,培养幼儿兴趣;运用亲身体验,使幼儿学会探究;运用动手操作,让幼儿表达见解。并充分把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为幼儿的玩与探究服务。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艺术的美,体验创作的易,体验成功的悦,享受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1.创设游戏情境,巧妙融合绘画技能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把教学融于游戏之中,幼儿会自然、愉快地投入活动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调动幼儿学习美术兴趣。在活动中可以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入。比如小班棉签  相似文献   

5.
活动由来一天,幼儿在喝牛奶的时候,我听到有几位幼儿在那边窃窃私语,有的说:“这个管子很细,我早上喝豆浆的管子比这个粗!”有的幼儿把管子放在嘴里吹来吹去,说:“这个管子还可以吹气呢。”还有的说:“我在家里洗澡的时候,那个管子还可以弯来弯去。”幼儿对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管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正符合科学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来源于幼儿生活,立足于幼儿的兴趣、经验。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管子”这一科学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主动观察、操作,了解各种各样管子的外形特征及用途,知道管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一、活动因由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学教育也不例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次活动是以孩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字为内容,通过综合化的形式、游戏化的过程、生活化的内容、经验化的讲述,让幼儿发现、了解生活中的数字,并在理解中运用数字。二、活动目标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2.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3.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关注…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开始。”在户外活动时,小朋友对“影子”和“我”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小朋友提出的很多疑问设计了本活动。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事物、现象的明显特征与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积累感性经验,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准备1.录像准备(户外分组合作):“画影子”(两人或三人一组,合作轮流用粉笔在影子形成的地方,以绘画记录的形式,分别将早上、中午、傍晚三个时间段的影子轮廓画下来);2.手电筒一个、指偶、一枝铅笔、一个杯子…  相似文献   

8.
参观服装厂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尊重成人劳动,激发幼儿对服装生产的兴趣。2.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需要,体验与孩子们在一起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活动计划。2.请幼儿思考:我们穿的衣服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路: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幼儿熟悉的现象,它们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我们设计了“神奇的水柱”这一活动,让幼儿在做中学,做中思,在做中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科学,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标 1.养成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不争先恐后,一个一个排好队. 2.培养幼儿合作精神,体验合作的快乐. 3.让家长在活动中亲近孩子、了解孩子. 4.促进家园伙伴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王玉华 《山东教育》2003,(27):35-35
设计思路根据幼儿好奇好动、什么事都想亲自探究、操作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科学、艺术、语言等有机地整合起来,为幼儿创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构建知识经验。通过创设情境、探索操作、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同伴间合作、交流的快乐,从而让幼儿获得自信,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同情心与爱心。2.增进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幼儿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3.了解脚的外形特征、作用,进行保护脚的安全教育。活动准备彩珠、鹅卵石、报纸、大树背景图、音乐磁…  相似文献   

12.
沈明 《教师》2016,(6):59
本文从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入手,逐步从环境渲染,点燃幼儿阅读的兴趣;活动渗透,激起幼儿阅读的兴趣;家园合作,养成幼儿阅读的兴趣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希望通过运用这些策略,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并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更多的知识,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 在一次参观家乡标志性建筑水南塔的活动中,我班幼儿对塔的结构特征.尤其是对7层塔身从上到下星现从小到大逐步变化的排序特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园后,基于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了此次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关注周同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在探索中建构初步的数概念,体验有趣的数学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运用玩教具,让幼儿在趣味中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让幼儿学中乐,玩中学,乐中学!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在种植活动中,幼儿对周围植物及其生长情况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幼儿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感受收获的快乐;在亲子种植活动中感受陪伴的成长快乐;在田野中感受探索自然的快乐。让幼儿萌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感受收获与成长的快乐,同时获得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执教语言活动时,经常会思考:什么样的教材和活动形式能吸引幼儿,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现代的教育观指出,要在幼儿的生活中挖掘教材,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允许他们运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学习!所以,笔者主动去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所谓科学活动的梯度,就是指在科学活动中能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幼儿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的高度。在设计和指导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树立梯度意识,能让活动过程循序渐进、自然流畅、环环相扣;使科学活动更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幼儿能够在其中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好奇心,体验成功的快乐,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快乐是艺术的生命,快乐的活动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艺术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以快乐为源泉,多渠道地让幼儿感受快乐、体验快乐、创造快乐、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挖掘幼儿的艺术潜能,使幼儿的艺术感受、审美体验得到激发,艺术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提升,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那么,如何让快乐的艺术教育更快乐呢?  相似文献   

19.
沈明巧 《考试周刊》2013,(87):61-62
作者在教学中采取如下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建立师生情,让学生在和谐交往中享受快乐;挖掘数学美,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强化基本功,让学生在学会数学中获得快乐;增加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注重评价,让学生在表扬中产生兴趣;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追求快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三方面阐述了小学中低段语文体验性识字教学。1.引入心灵体验,激发兴趣。让学生进入感知体验、想象体验、情感体验。2.引入生活体验,激发探究。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在生活中运用体验。3.引入成功体验,激发交流。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在主体参与评价中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