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世界发展层面来说,近现代钢琴作品不论是在创作风格上还是在创作手法上,均收获了十足的发展成果。作为世界钢琴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钢琴作品在近现代中不断崭露头角,凭借其卓越的成就在世界钢琴作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阐述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发展,对中国近现代钢琴代表作品及特点展开探究,旨在为如何促进对中国近现代钢琴作品风格特点、创作特点的有效认识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邵华  宫莉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5):99-103
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是一首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作品。这首作品集中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新原则,是钢琴改编曲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夕阳箫鼓》的改编背景、音乐分析及创作手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其创作手法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化是钢琴改编曲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作为二十世纪经典作曲家之一的普罗科菲耶夫,一生共创作了九首钢琴奏鸣曲,其中《第七钢琴奏鸣曲》被认为是最杰出的一首。该作品以二次大战为创作背景,用普氏个性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真实深刻地再现了残酷的战争场面,集中地反映了战争中人们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主题突出,创作手法个性鲜明,堪称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的经典。本文通过阐述《第七钢琴奏鸣曲》的主要创作特点,为教学和演奏以及欣赏该作品的人们提供了能够更好更深入的理解该作品可靠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音乐因为融入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方音乐,而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并得到广泛的普及与推广。中国音乐家立足于本土文化,根据中国听众的审美和喜好,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境融入到钢琴创作中,使中国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更加显著。如今,中国钢琴音乐无论是作品题材、还是创作手法等,都向着多元化发展,以更好的满足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5.
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肖邦,是音乐史上早期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钢琴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夜曲"这种音乐体裁的创作在其创作的大量的钢琴作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选例《c小调夜曲》,立足本体研究,对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材料发展手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曲式学分析,以期能窥其夜曲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的音乐题裁多种多样,尤以民族音乐见长。他所创作的作品结构严谨,音乐发展富于逻辑性,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贺绿汀先生一生创作了六首钢琴作品,其中《摇篮曲》是他在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小品,本文着重对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更加清晰、全面地解读这首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7.
《F大调钢琴奏鸣曲》K.533是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创作晚期的作品,在曲式结构、调性布局以及复调与和声交织的写作手法等方面,对前期作品短小、简练、结构方整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大胆突破,较为全面整体地体现了莫扎特钢琴音乐成熟的风格特征,也预示了古典主义晚期的音乐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8.
钢琴二重奏是室内乐的一种形式,是指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自20世纪60年代钢琴二重奏音乐开始出现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领域,进入21世纪,中国钢琴二重奏音乐在作曲家孜孜不倦的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出崭新的多元化风貌,这些作品都深刻蕴含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文化元素。本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国内近50年来的作品进行梳理归类,并针对个案作品的题材体裁、创作手法予以具体呈示。着眼于未来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要将学习西方技法与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方可写出既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又能立足于国际音乐舞台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9.
以倪洪进的套曲《圆明园漫步》为例,通过分析、诠释其作品中的民族性素材特征、典型的创作手法及音乐结构的民族音乐表象,更直观地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特征及其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0.
《滁州学院学报》2018,(6):130-132
当前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大多沿用了西方钢琴音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了加强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民族化内容、完善钢琴音乐教学体系,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理应担负起教学民族化的重任。在钢琴音乐教学理论研究、作品创作、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宣传、投入力度,创设良好的传播环境,借用民族符号、传播主体等选择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钢琴作品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开办"民族钢琴音乐会"等形式,宣传推动中国民族钢琴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钢琴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赵元任在上世纪初创作的《和平进行曲》是目前发现并留有资料的最早的中国钢琴作品。从二十世纪以来,我国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钢琴家,并将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和文化与西方钢琴艺术的作曲技巧相融合,创作出了众多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钢琴作品,为我国钢琴创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推动作用,奠定了我国民族钢琴音乐在世界钢琴艺术体系中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钢琴艺术是如何逐步开始吸收、融合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钢琴音乐形式和风格的,以历史脉络为主线进行了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创作历程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我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交流也是越来越频繁,将一些钢琴作品进行改编或者创作一些具有中国特设的钢琴曲,对我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交流是十分有帮助的。王建中是我国钢琴曲改编创作的领军人物,创作出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而且他的钢琴改编曲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对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风格以及演奏特殊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钢琴音乐最早在西方出现,随后又传入我国。经我国钢琴作曲家不断努力之,创作出了许多高水平的作品。中国钢琴作品是建立在本民族基础之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同时中国钢琴作品又融合了西方钢琴音乐文化的内容,又带有一定的时代风貌。中西方演奏钢琴的方法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因此有必要重点分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方式,侧重于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和声色彩,在对中国钢琴作品音阶、调式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中国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汪立三先生是我国近代优秀的作曲家,他大胆运用西洋作曲理论和创作技巧,勇于探索适合我国的创作手法。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蓝花花》是汪先生的处女作,其结构简单,创作手法简洁,情感表现却很深沉。本文对该作品的结构与演奏要领进行了梳理,与钢琴学习者共勉。  相似文献   

15.
主调音乐形式的创作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主流,我国主调钢琴音乐创作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前期的主调音乐创作手法,并加入了本土化的音乐创作特色。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高雅的艺术品味,多数作品以主调音乐创作为主流,通过对优秀民歌、古曲、戏曲、器乐曲等素材改编,使旋律更似民族民间乐器音响,旋律与和声都具有极强...  相似文献   

16.
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钢琴音乐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以前,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更是推动我国钢琴艺术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本文从钢琴音乐的不同创作阶段对钢琴作品的中国风格进行探析,以其为钢琴音乐的创作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蕾 《华章》2012,(11)
本文主要从钢琴文献研究和音乐欣赏的角度介绍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的两部与钢琴有关的作品.了解和研究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手法对于钢琴表演者及音乐欣赏爱好者更好的领悟作品内涵,准确的表达和演绎作品的音乐内容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王建中作为我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在我国钢琴创作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巧妙地的将钢琴音乐与传统乐器音乐相结合,特别是在传统民歌的改编方面,开启了我国钢琴改编曲的序幕。随着我国钢琴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美通过钢琴呈现在世界面前。我也会根据近些年的钢琴学习,以及相关的理论书籍查找,从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本体及其钢琴改编曲两个方面的比较中,着重对王建中先生的民歌改编曲作品中,其个人的钢琴音乐风格和作品的民族性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钢琴作品创作中,许多国家都有运用民歌元素创作的作品成为经典。东亚各国的民歌同属东方音乐,又有各自的特点,文章选取由中国、日本、韩国三首著名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进行对比,通过对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的分析,理解东亚民歌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形式特征与差异,找寻具有东方特点的音乐语汇,论证东亚钢琴音乐中“民歌元素”的种类对世界钢琴音乐领域的填充和表现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宇 《考试周刊》2008,(53):146-147
本文作者分析了我国各个时期的钢琴代表作的创作手法和特点,对未来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以及中西音乐文化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