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时期是我国绘画史上艺术风格变化的重要阶段,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发现弥补了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空缺,魏晋墓室壁画既继承了汉代绘画的传统又有新的发展。对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简况进行介绍,并对魏晋墓室壁画的绘画手法、特点及绘画手法的演变背景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墓室壁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 ,在蒙古族绘画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墓室壁画不仅为我们进行传世绘画的研究和了解元代世俗绘画的全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而且 ,也有助于通过壁画题材内容 ,画面人物服饰 ,壁画装饰色彩等具体方面的研究来全面了解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演变 ,以及蒙古族古代美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2000年3月,安阳发掘唐代墓室壁画。本文从占有的第一手资料对其中一组(3幅)花鸟画进行了研究。从具体艺术表现手法上分析,此壁画上承北齐,下启五代,是唐代绘画主流风格在中原地区特定文化背景中的特殊表现,为研究唐代花鸟画提供了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夫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吾唐代。“这是五代画家荆浩在其理论著作《笔法记》中作出的著名论断。很多人根据“兴吾唐代“的说法以及唐代无水墨作品传世的事实,认为中国水墨绘画在唐代才刚刚“兴起“,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记载和实物资料的深入研究后得知:水墨画发展到唐代已经走向成熟并呈“兴盛“之态,已经成为一种为普通大众接受的绘画语言,影响广泛而巨大,甚至已经在许多绘画形式中如瓷绘、漆绘、壁画等体现出来。唐代著名的民间瓷窑——长沙窑釉下彩陶瓷绘画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向世人展现了一个诗与画组成的水墨世界;一些墓室壁画以及敦煌壁画等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唐代水墨画的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5.
王朝霞 《新疆教育》2013,(16):52-53
汉代墓室壁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它的盛行主要是统治者的倡导使然,墓室壁画的内容源自“灵魂不灭”思想,绘制各种想象中的图像和墓主人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6.
本简述了冬寿墓的墓葬时期、地点及墓主人物、墓室结构。重点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冬寿墓墓室壁画的内容和形式、壁画中人物服饰、发髫、绘画理论等都是汉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可以确定冬寿不是高句丽人,冬寿墓壁画也不是高句丽人所绘。  相似文献   

7.
汉代两京地区墓室壁画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自主和孤立的,在这一过程中它不断受到汉代各个历史阶段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主要有汉代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汉代墓葬形制的变革和汉代绘画艺术的繁荣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诗与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诗画互证的可行性。诗歌语言与绘画语言都是文本的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独立的文化符号又具有自身特定的意义与内涵。尤其是唐代壁画诗,以文字描摹画面,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而敦煌壁画,以绘画的物质材料与艺术结构来展现佛寺等场景,同样也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全唐诗》中的壁画诗,蕴涵着能够与敦煌唐代壁画形成映照互鉴的主题思想、物象特征等要素,其中李白壁画诗以及敦煌盛唐壁画中的佛寺题材具有典范性,体现了唐代壁画诗与敦煌唐代壁画之间的互文性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壁画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很早就已出现的形式,其渊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在东周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知道壁画的应用已很广泛。从原始社会到商周时期壁画的残迹主要是一些彩绘的图案纹样,还有的是一些辅助的花边和地纹,残损的部分又可能与社会性或宗教性内容的画面。远古时期的壁画我们现在已无法看到其面貌,但已出土的战国时间的帛画,和汉唐时期的墓室壁画,我们可以对当时壁画所描绘的主要内容略见一斑。一、中国古代壁画的内容与起因汉代墓室壁画所反映的内容,大多是墓主人生前的活动,有的是礼仪方面的,有的是娱乐方面的,有的是迎宾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壁画的发展历史研究离不开对敦煌壁画的研究,而敦煌壁画的现存遗迹中,几乎所有的布局样式与技巧都可以在唐代的壁画中找到源渊。因此唐代敦煌壁画的研究对于整个中国壁画史的发展起着前瞻后续的作用。本文试图就壁画的布局与构图方面对唐代敦煌壁画作以浅析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的墓葬中多绘有壁画,这些壁画不但反映了我国丧葬文化的一个侧面,也标志着该时期绘画艺术的转变和发展。透过这些墓室壁画既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也可以分析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西北地区所出土的墓葬壁画,深刻、生动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该地区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2.
阿艾石窟修建于唐代安西都护府时期,位处西域龟兹腹地,壁画题材深受中原佛教艺术的影响。阿艾石窟从洞窟形制、壁画题材、绘画技法都体现出盛唐时期莫高窟壁画的特征,阿艾石窟壁画是佛教向东逆向传播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3.
2005年3-8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洛南新区翠云路发掘清理了唐睿宗李旦为安国相王时的孺人唐氏和崔氏墓,两座墓出土了大面积的壁画,内容丰富,气势恢宏,作为唐代绘画艺术的实物载体,再现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为唐代壁画的上乘之作。同年7-8月,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保护中心对壁画进行了揭取保护,并于2006年开始进行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以崔氏墓墓道西壁门吏壁画(编号为M50.08#)为例,论述在壁画保护修复过程中对壁画碎裂、错位、缺失处的拼对和填补,以及后期画面的美学修复工作,以期不断提高文物保护修复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壁画在很早以前就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古代留存的壁画成为当今人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从古至今,壁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丰富。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审美要求的不断提升,壁画的作用已不再是一种远离普通百姓的高雅的艺术,正逐渐地渗入到寻常百姓生活中,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研究敦煌壁画中唐代的服饰色彩,有助于将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作为当今服饰色彩的启迪与应用.唐代前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反映在壁画当中的服饰也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实力.把唐代前期壁画中的服饰按照初唐和盛唐来分析,初唐色调温柔谐和,盛唐色彩鲜艳明快,浓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作者在"敦煌莫高窟专题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作为考古学者,他认为现有的考古证据表明,莫高窟在结构、功能上,与印度及中国新疆石窟有所不同,但是与中原豪强多墓室的墓葬壁画更为相似。在这一点上,作者赞同与会学者沙尔夫教授与索尼娅·李及汪悦进等人的观点:即便是非常明显的叙事性壁画,其彩绘装饰也不一定是说教性的;敦煌莫高窟的造像本质上是用来自我表现的,与汉代墓室中的壁画装饰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唐代绘画,主要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壁画的介绍与分析,着重阐述了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在绘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敦煌壁画中的建筑为例,结合中国唐代古典建筑特点,提出了一种从二维壁画图像到三维信息模型的数字化技术方法。首先对壁画全景与建筑特征进行分析与解读,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构建技术,依照古建筑建造规律和模数尺寸关系,经原境信息解读、构建方案设计、三维构建实践,将壁画二维建筑信息转换为三维建筑信息,实现壁画中建筑的数字化呈现。本方法为历史绘画作品中古典建筑的三维构建与呈现提供了思路与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元代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元代传世画像、墓室壁画和出土实物资料等,探讨了敦煌壁画中所绘蒙古族供养人所着半臂的形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对集安高句丽墓室壁画的艺术特征作了细致的分析和概括,揭示了集安高句丽墓室壁画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征。概括和分析出该壁画的九大特征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