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分析盟主企业和合作伙伴的知识转移决策对联盟合作创新的影响,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决策的主从博弈模型,指出联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盟主企业的知识边际收益足够大,合作伙伴按照各自知识边际收益的比例结构转移其知识资本,盟主企业的知识转移决策与其自身的知识边际收益正相关,与合作伙伴知识边际收益之和负相关,为联盟成员确定最佳动态竞争合作关系以及灵活机动的管理方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决策的主从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樟生  胡珑瑛 《科研管理》2012,33(4):41-47,61
通过分析盟主企业和合作伙伴的知识转移决策对联盟合作创新的影响,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决策的主从博弈模型,指出联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盟主企业的知识边际收益足够大,合作伙伴按照各自知识边际收益的比例结构转移其知识资本,盟主企业的知识转移决策与其自身的知识边际收益正相关,与合作伙伴知识边际收益之和负相关,为联盟成员确定最佳动态竞争合作关系以及灵活机动的管理方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RD联盟合作知识创新逐渐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中联盟企业的知识转移决策对联盟合作创新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借鉴知识生产函数将RD联盟合作创新的动态演进过程抽象为一个两阶段的知识转移决策Stackelberg博弈模型,从是否考虑前期知识投入对RD联盟知识转移决策进行博弈分析,得到盟主企业愿意将知识转移到联盟中的比率与其自身的知识边际收益正相关,与合作伙伴知识边际收益负相关,一定条件下盟主企业知识转移意愿、前期知识投入与知识边际收益三者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之下,知识已经成为关系企业发展的命脉,所以以知识联盟为目的的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对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分析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的复杂性着手,建立NK模型,给出适应度景观模型进而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模拟,得出了不同结构形式和不同组合模式下所选择的合作模式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为今后知识联盟企业在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问题上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网络和知识创新理论为基础,对企业技术创新网络进行解耦研究,构建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互相嵌入的创新网络模型,并以我国高科技公司 HW 为实证对象,将网络特性(结构洞和中心集中度)分析和负二项回归相结合,分析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特征及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知识网络的结构洞越多,越不利于研发人员从外部获得新知识;同时,合作网络的结构洞越多,越有利于组织进行探索性创新。知识网络的中心集中度与组织的探索性创新之间呈倒 U 字关系;此外,合作网络的中心集中度与组织的探索性创新呈负相关关系。创新网络的解耦研究为创新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揭示创新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6.
知识创新联盟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杰  任伶 《情报科学》2008,26(10):1491-1493,1517
知识创新作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现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选择组建联盟进行合作创新成为大势所趋.风险作为知识创新联盟的固有属性为企业合作带来阻力.本文分析了知识创新联盟的共性风险和特性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联盟成立的时间为序对其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是知识经济时代下产学研各方基于知识网络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知识联盟能力是获取知识优势的外部能力,核心能力是形成持续知识优势的基础,学习能力获取知识优势的动力保障.知识优势是通过知识存量优势和知识流量优势集成并在知识网络内进行知识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表现为知识的跨组织流动。关系是知识流动的渠道,关系治理是促进知识流动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以TD联盟、闪联联盟和长风联盟的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流动的过程观和情境观分析创新网络关系治理驱动知识流动的过程,探索关系治理驱动知识流动的驱动机理。研究发现:关系治理结构主要是通过关系资本化促进网络成员之间的知识流动;关系治理机制主要是通过关系人情化促进网络成员间的知识流动;关系治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关系社会化促进网络成员间的知识流动。研究结论可以为合作创新中的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指企业、高等院校合作从事研究、开发、产业化等创新活动,不断进行知识传递、知识消化、知识转移、知识创新的非线性的复杂过程,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分析了校企合作知识转移的过程,以及在跨组织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和高校提供有效的合作管理和运作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直接和间接信任度构建校企信任模式结构,建立了能够刻画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的因果关系图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Vensim实现了该模型,对模型有效性及灵敏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高校对企业的信任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呈波动上升趋势;信任度与知识转移量正相关,提高信任度可以显著增加知识转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