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上对婴幼儿采血多采用股静脉采血,由于股静脉穿刺难度大,对婴幼儿损伤大,家长不易接受。自从2005年2月份,我科开展了负压静脉采血器头皮静脉采血后,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发现负压静脉采血器在婴幼儿采血中优点大大超过股静脉,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2月我科共给婴幼儿采血21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负压静脉采血器头皮静脉采血108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3d;男孩58例,女孩50例,其中肥胖儿40例(肥胖标准:体重超过同龄正常体重的20%或两上标准差以上);B组:用5mL注射器股静脉采血106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5d,男孩5…  相似文献   

2.
静脉采血极易引起静脉损伤,会导致皮下淤血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护理干预,避免该问题对病患的负面影响。本文以赣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病患为对象,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急诊科病人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原因及护理干预手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15%明胶墨汁灌注法解剖观察了4只成年鹅的枕静脉窦。对170只鹅进行了枕静脉窦采血试验并将其平均每只鹅的总采血量和血清析出量与宰杀采血进行了比较,试验还检测了4次重复采血的血清抗体效价变化及重复采血对鹅健康和体重的影响。结果如下:①鹅枕静脉窦体积大、位置固定,与头颈部许多静脉联系广泛是大量静脉采血的理想部位。由于鹅枕静脉窦与脑密接的关系,所以只有使用装有特殊档套的针采血才会安全、简便和快速。②4次重复枕静脉窦采血的血量为宰杀采血量的1.8倍,而血清析出量则超过2倍。虽然对鹅的健康无明显影响,但整个采血期内鹅体重下降了122克。③在一个血清抗体效价高峰期内4次重复采血(500ml/只次)的第3,4次(每日采血一次)或第4次(隔日采血一次)所获血清抗体效价约降低一个满度(从1:64降至1:32),但仍处于有效防治小鹅瘟的水平上。对人工感染雏鹅的保护率均达100%。④针刺部位的剖检可见皮肤略有红肿,皮下深部组织有轻微出血,但无血肿。脑和颈部脊髓无病变。根据实验结果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系统研究连续免疫,长期采血(每个抗体效价高峰期内采血2—3次)加大采血间隔和加强管理、增喂蛋白质和高能饲料以便更大地降低鹅抗血清生产成本和维持血清抗体效价及被采血鹅体重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微量法血糖时,护士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使用自然流出法,热水热敷按摩法及手指挤血法等不同方法采血。而快速血糖仪很多,而使用说明书中很多无此说明。为了探讨不同的采血方法对快速血糖仪检测的血糖与静脉抽血葡萄糖测定值有无差异。笔者对7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试验,结果,自然流出法采血时结果无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在做备注化验检查时,常需要采静脉血,传统的静脉采血用具是注射器,在临床上我们对某些病人用一次性输液针采集静脉血标本(以下简称:采血),弥补了用注射器采血的诸多不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生静脉采血遭拒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方法自制调查表对33名护生85例次遭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生静脉采血遭拒原因与护生自身素质有关的占66%,与患者有关的占34%。结论护生只有提高专业技能、完善职业素养、加强护患沟通才能避免实践操作遭拒。  相似文献   

7.
初次接受静脉采血的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常因按压不当引起静脉采血后穿刺部位皮下出血,这是临床护理操作中常见而又极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是在医院体检科和门诊抽血室,等待采血的患者常集中出现,操作护士易出现焦急、紧张情绪,往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忽略了对穿刺部位正确按压方法的指导,使静脉采血后穿刺部位皮下出血机率加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动脉采血对临床危、急、重症患儿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80例急、危、重患儿进行头皮动脉采血,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采血量≥5毫升的小儿采用头皮动脉采血成功率达到94%。结论:小儿头皮动脉采血在患儿急、危、重及休克期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能明显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95年6月—1996年10月用自拟痢泻安加痢特灵、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46例,疗效极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6例中,男26例,女20例;1岁以下4例,1—3岁20例,4—8岁12例,8—15岁10例。46例均有腹痛、里急后重、发热、脓血便症状。便培养结果符合菌痢诊断。有抽搐6例、其中3例被确诊为合并中毒性脑病。  相似文献   

10.
小儿消化性溃疡并非少见。我院自1986年5月—1991年4月应用国产sx—4型纤维胃镜对107例因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黑便等主诉的小儿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证实消化性溃疡39例(占36.4%),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30例,女9例,男女之比3.4:1。年龄6—15岁,平均12.6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6年,平均10个月左右。Ⅰ级亲属有溃疡史6例。临床表现:上腹痛30例,其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症状。方法:通过比较安医一附院胸外科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未予护理干预为对照组,静脉留置针使用者发生并发症80例,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实施护理干预为参考组,静脉留置针使用者发生并发症33例,记录2组静脉留置针使用后出现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参考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并发症预防和护理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92年10月—1996年10月共收治婴幼儿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患儿2例,现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1 32例婴幼儿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中,男23例,女9例,男女之比约为4:1。1.2 发病年龄:6个月以下者11例,7—12个月者13例,1—2岁者6例,2岁以上者2例。1.3 发病情况:以肠炎收入院而后确诊者19例,以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重症肺炎等其它疾病收入院而院内感染者13例。  相似文献   

13.
低镁可引起小儿抽搐,已有不少报导,但较少,可能与血镁测定未普遍有关。我院儿科1986—1989年治疗36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36例中,男21例,女15例,一月内4例,1—3月20例,3—6月9例,7—1岁3例。母乳喂养12例,人工喂养24例  相似文献   

14.
黑光疗法是口服8—氧基补骨脂素(8—Me—thoxypsoralen,简称8—MOP),外照长波紫外线(波长在300~420毫微米),在皮肤上发生光敏反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我科采用北京产的黑光治疗机治疗大面积白癜风60例,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男性32例,女性28例。20岁以下12例,21~30岁26例,31岁以上22例。病程1年以内12例,1~2年11例,3~4年7例。治疗次数:20~30次31  相似文献   

15.
我院近年来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40例,均为住院患者,且符合1979年WHO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病史在24-72小时,且失去静脉溶栓时机,心功能分级按killip分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5-71岁,平均56岁,killip Ⅲ级16例,Ⅳ级4例。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7—74岁,平均58岁.killipⅢ级17例,killipⅣ级3例。  相似文献   

16.
儿童结核病临床较为常见,除和成人结核病有相似处外,有其自身特点,兹将我院1993年105例作一分析,以阐明儿童结核病特点。 一、发病情况: 本组共105例,男56例,约占53.4%,女49例,约占46.6%。发病年龄在1岁—3岁8例,4岁—7岁51例,8岁—14岁46例。 二、发病症状: 1 1岁—3岁8例中,主诉发烧咳嗽5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乳腺癌患者采用多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630例乳腺癌患者按穿刺途径分为A组(416例锁骨下静脉下入路穿刺置管)、B组(203例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穿刺置管)、C组(8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D组(3例股静脉穿刺置管).结果:A、B组置管成功率为99%,C、D组全部成功.失败主要原因是误入动脉和局部血肿,早期并发症A组6例(气胸2例)B组3例(气胸1例),全部经对症治疗痊愈.C、D组无一例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乳腺癌患者易接受的一种方便、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途径,且穿刺可经多种途径完成.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将具有全身倦怠不适、易于疲劳、头痛、头晕、心悸、失眠、胃肠功能障碍等,躯体不固定的我主诉而又无与此相吻合的器质性病变的综合征侯群,称为不定陈诉综合征。我院疼痛科自1989年以来,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此症24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16—61岁,病程4个月—1年5例,1年以上—5年1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本地区2型糖尿病肾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以及应用B族维生素和叶酸对的型糖尿病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入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值.将84例高Hcy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口服B族维生素和叶酸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连用4周后再测Hcy;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cy水平较4周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族维生素和叶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高Hcy血症是有效的,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可使血中Hcy降低,使高Hcy血症恢复正常,从而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选修本都有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的实验,需要进行采血。但对于采血的部位,在教科书中历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采血部位,只是笼统而简单地提出耳垂和指尖,而我们实验中更习惯于指尖采血。那么,在采血时应选哪个指头,哪个部位更合理呢?目前未见有关这方面报道。 采血时,学生感到比较疼痛。为了减轻疼痛,又达到采血的目的,应认真探讨采血的最佳部位。笔者近年来,进行了对采血的最佳部位的探讨,先后观察了接受采血的学生200余人,普遍反映采血部位不同,其疼痛程度也不同。为了进一步探讨采血的最佳部位,随机选择了100名学生进行采血试验。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100名学生,身体健康,年龄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