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文言文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但文言文在词语、句式等方面,与现代白话文差别较大,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四读”法教学,效果颇好。一、引领学生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由于文言文语言的特点,要让学生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主要的途径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感受文言…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比原来人教版教材多出了10篇文言文,重在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此,教学实践中老师要重视诵读,通过读通、读顺、读得字正腔圆,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通过读出节奏,抑扬顿挫,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通过读出美感,读出味道,让学生在读中提升。通过借注释解文言,借扩词解文言,借图示解文言,借关键字解文言来挖掘文化,还要涵泳文言,培养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情怀、中国美感、中国气派、中国意识,塑造中国灵魂。  相似文献   

3.
莫焕茂 《广西教育》2004,(9A):16-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文言文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但文言文在词语、句式等方面,与现代白话文差别较大,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四读”法教学,效果颇好。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实践中运用了“四步导读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读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阅读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里“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而读”,在读中掌握知识和方法,在读中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这种教师“教路”学生“学路”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一、导初读、了解文意。识字解词读懂课文是理解内容的基础。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障碍无疑是文言词语和方言句式,帮助学生解决字、词、句难点使学生…  相似文献   

5.
正文言文是高中生学习的难点,教师要注重从方法上进行引导,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针对高考,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渗透一定的考试方法方可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首先,形式多样的引导学生多读,在读的基础上尝试理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朗读对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真正了解历史文化,提升文化素养与写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缺乏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使得文言文教学更具条理性和程序化,从而实现文言文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正>文言文语言简练,内涵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有着浓浓的文化味,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众所周知,在小学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读是最有效的法宝之一,读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深化理解,感知文意。细读教材之后不难发现,教材中不少文言文都音律工整,非常适合朗读。有效的朗读可以促进学生思辨,而在思辨中又可以加深学生理解促进朗读,从而让学生在读辨中实现思维与语言的共生。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现象表现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以读为主,教师领读、学生朗读,借助工具书自读、猜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作为语文教学需要思考文言文教学的相关问题,本文从初中文言文教学不可忽视的"语文"的源流思考,对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振 《教学随笔》2016,(5):57-57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作为语文教学需要思考文言文教学的相关问题,本文从初中文言文教学不可忽视的“语文”的源流思考,对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是开启中华古典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同时也是中国杰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研习诵读经典文言文不但有利于学生现代汉语水平的进步,还有利于其继承中华民族良好传统,加强文化底蕴与自身素养。将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运用于文言文教学中,有助于减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文言文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汉语发展史中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文化沉淀,弘扬民族精神。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巩固学生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文言文这一传统文化的载体课程。主要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将对话教育理念应用于中学文言文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吸收文言文的精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文言文教学中贯彻对话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策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确立适当的文言文对话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言文对话教学,优化文言文对话教学中的诵读和背诵,加强文言对话教学中的质疑和探究等.  相似文献   

14.
黄东锐 《广西教育》2014,(29):76-76
正学习文言文对于学生学好语文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学习古代历史知识及文化常识,而做好文言文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师开展文言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情感教学设计、意境教学设计、提问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做好文言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一、文言文情感教学设计情感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文言文时,通过情感的内化过程,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文言文的内涵。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77):32-33
基于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情境式教学方法分析。首先分析出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情境式教学方法的意义和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情境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出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情境式教学有效策略,以及初中语文文言文情境式课堂教学环节。最后分析出初中语文文言文情境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有利于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具有启蒙和衔接作用.学得好了.为将来学生在中学学习文言文和课外阅读文言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得不好,将会影响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要有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考不可或缺的考点之一。搞好文言文教学,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开拓创新,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和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但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学习文言文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好平台,帮他们寻找一把开锁“钥匙”。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汉语沟通能力的主要途径,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理应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众所周知,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文言文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古代文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并陶冶爱国情操。文言文练习系统作为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其作用和意义当然不容小觑。目前,对文言文练习的研究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水平,对课后练习系统的研究更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留存的主要形式,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学好文言文,有利于学生提升个人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尚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方式传统,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等。本文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简单探讨了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是优秀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从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可以看出,文言文在语文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至关重要.以教学经验为基础,提出了几种学习文言文的策略.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要充分利用好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走好了这三步,学生的文言文能力便会有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