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雨点情节     
吼叫了一整天的老天爷终于落下了眼泪,雨点像一串串珍珠悬在空中,弥漫起一层薄雾。我这个被老天刻意留下来的客人,坐在办公室里,独望着窗外的珠线,一颗接着一颗,一颗敲碎一颗,碎了的迅速抱在一起,很快又被撞碎。一次又一次的击碎,一次又一次的拥抱,它们终于在大地上得到了团聚,汇成一条条小溪,哼着快乐的歌奔向远方,奔向理想。  相似文献   

2.
专业,是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精细化分工的产物。正因为有了它,职业世界才变得精彩纷呈,工作过程才是一种美妙的生命享受,劳动成果才可能成为—件不朽的艺术珍品。选择一种专业,就是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道路,就是选择了—种生活态度。热爱一种专业,就是热爱上了一种人生方式。所谓专业之爱,实乃职业之爱,生活之爱,生命之爱。  相似文献   

3.
何飞鸣 《贵州教育》2009,(24):43-43
不知不觉,又带走了一届毕业生。多少年了,一届又一届,我从一个年轻教师变成了一个老教师,播种计算着,还能够带几届,我就将永远离开讲台。农民是一年一个周期,初中教师是三年一个周期。再过十五年,也就是五个周期我就要退休了,真是时光如梭!多年来,学生像流水的兵,而教师像铁打的营盘,一届届的学生流走了,又一届届来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就是在这种流动中建立。  相似文献   

4.
一天,狮子岩下的小老虎走到一片繁茂的树林里,不料,被老远走来的两个猎人看见了。 小老虎见背后猎人追上来了,飞快地向另一片茂密的树林里跑去。它穿过一片又一片树林,跨过一条又一条小河,以为到了安全地带了。然而,它回头一看,那两个猎人还在追它。它甚至可以听到他们谈话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宝儿     
《家庭教育》2009,(2):30-30
很久以前,在一座老宅子里,住着宝儿和他的父母。宝儿的父亲是一个商人,这一天,他又出远门了。半夜里,房门开了,一个黑影闪了进来……宝儿伸手一摸,却摸了个空,母亲不见了!宝儿慌了,顺着声音找去,终于找到一所房子跟前,他轻轻推开了房门,母亲就在里面!她披头散发,看起来疯疯癫癫的。“是谁把娘害成了这个样子?我一定要抓住他!”宝儿又心疼又着急,天亮后,宝儿找来一把刀,等天黑时分,黑影从屋里蹿出来时,宝儿手起刀落,地上竟然有一截毛茸茸的狐狸尾巴!原来那家伙是狐狸精。第二天,宝儿上街买了一条狐狸尾巴,又从姨妈那里买了一些老鼠药,还偷偷地把毒药放到一瓶酒里,做了记号。到了傍晚,  相似文献   

6.
咕咕,咕咕,山上的花儿一朵朵,谁在花中唱着歌。一声一声飘天上,一声一声绕山坡。快去花旁找一找,谁唱的歌儿这么快乐。哈,找到了,找到了,唱歌儿的是只小八哥。  相似文献   

7.
西方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相似文献   

8.
我为零食狂     
零食是个两面派,说它好吧,它可以解馋、充饥;说它不好吧,它含有防腐剂,排不出体外,影响正常进食。一次,春游回来,大汗淋漓的我站在路边等家长,又渴又饿。翻翻包,哎?正好有15元钱,买点零食吧!于是,我买了一瓶矿泉水和一袋干脆面,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我把干脆面抓在手心里,大把大把地往嘴里送!过了一会儿,感觉肚子依旧很空,好像反而比刚才更饿了,于是,又买了一瓶矿泉水和一袋干脆面。刚吃了两口,就觉得肚子饱饱的。原来,刚才的肚子空只是一种错觉。好一会儿,妈妈的车开了过来。  相似文献   

9.
新学期开始了,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笼罩下,我对学生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便像医生对患者一样只盯着孩子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上课的激情渐趋消退,然而就那么一次,重新点燃了我工作的热情之火。  相似文献   

10.
黄昏的书摊冷冷清清,一位老人坐在书堆后百无聊赖地打着瞌睡。偶有黑而亮的汽车驶过,车子的前灯在老人身上洒下一片斑驳的光屑,敏感的老人一个激灵,以为是虔诚的买书人来了,便睁开眼,一瞅,却空无一人。老人苦笑着摇摇头,叹了一口气。忽然,一只芦花鸡悠悠走过来,对着一本旧杂志封面上一摊米粒状的东西啄了几口,可是它一无所获,只得失望地离去了。  相似文献   

11.
“老师,咱班王鑫又偷东西了!”下课时几个女生跑来告诉我。一听这话,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又是他?这几天班里的“失窃案件”,总是和他有瓜葛。昨天,他还因为偷了同学的5元钱被我训了一顿,并下了保证。 这几天,王鑫也不知是咋的了,不是偷拿前桌的饭票,就是偷用后座的钢笔,一次次,屡教不改。当然,这也招致我一次比一次更严厉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杨伟元 《班主任》2014,(12):46-47
养成一种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改变一种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学生做事磨蹭,大致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有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你着急,他不急;你催促,他慢条斯理;你训斥得凶了,他干脆就罢工不做了,这样就达不到教育的最初目的了。倒不如多给他一点时间,为他搭建台阶,一步一步地让他慢慢来,别人花一小时能做完的事情,他花两小时做完也是成功。  相似文献   

13.
大海 《江苏教育》2007,(9):36-36
李老师是某重点高中的老师,是学校领导眼里的“一号红人”,工作了这么多年,他一直担任高三的班主任,而且每学期开学都由他先挑选任教班级,挑选搭班教师,这对其他学校,其他老师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平时校长,主任对他都敬重有加,同轨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高三的把关老师轮岗了一回又一回。  相似文献   

14.
爱心满分     
我的电子邮箱收到了一封朋友转来的文章: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已在旁边扣了一分。还有一道连线题,左边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是“1吨、2公斤、3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画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话,这段话是不算分的。毛毛的一段语里有这样的句子:“我爸爸是个挑砖工。我希望所有的砖头不要太重,有3克就好了。我爸爸太累了,我爸爸太辛苦了。我爱我的爸爸!”老师叉用红笔在旁边加了一分,还写了一段话:“爱心加一分,你得了满分,祝贺你!爱心满分。”  相似文献   

15.
一只浑身长着白白羽毛的小鸭子学会了骑自行车,在动物界很是出名。 一个天气晴朗的早上,鸭子梳理好自己的羽毛,骑上自行车去旅游。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猴子,猴子想:“鸭子车技再好,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吧,我得捉弄捉弄它。”于是它偷偷地爬到路旁的一棵大树上,撅起了红红的猴屁股,装起了红灯。  相似文献   

16.
开学,我新接了一个班。一天,我刚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就被一群急于告状的学生围住了。 “老师,小Z拿了一支红粉笔,把自己的课桌全都涂红了!”  相似文献   

17.
《家教世界》2014,(10):8-9
2014年暑假,15岁的高中女生邓冰清组建了一个4人志愿者团队,完成了一次尼泊尔支教之旅。 一篇网文引发去尼泊尔的向往 邓冰清戴着一副眼镜,淑女范十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成熟很多。 今年4月份,邓冰清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一个人去尼泊尔做义工的体验文章,于是,萌发了去尼泊尔支教的想法。她把想法和父母一说,立刻得到了他们的积极支持。“从小到大,她想做什么,只要有意义,我们都会支持。正是这一点,养成了她独立自主的性格。”邓冰清的爸爸邓蔚说,“让一个15岁的小女生到国外支教,我们确实有些放心不下,但想想,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总有放手的一天,就像老鹰把小鹰推出去一样。”  相似文献   

18.
春来了     
春来了,山上的杜鹃花,吹起了粉红的大喇叭,奏出了一曲欢乐的歌。春来了,河边的柳条,扭动柔软的腰身,跳起了一支轻盈的舞蹈。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年花开时。学生都将自己种的花从家里带来,摆放在操场的展台上,参加学校一年一次的花卉展。上课铃响了,学生回到教室里,都在议论着这些花儿,一个个显得异常兴奋。看着人在教室、心在展台的学生,想想成了“花花世界”的校园,此时若按原计划上课,势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我突发奇想,来了个趁热打铁,上了一堂别样的作文课。  相似文献   

20.
郭里红 《贵州教育》2012,(17):44-45
我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人民教师,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经历了不少的挫折与失败,但也享受了更多的幸福与喜悦。 1986年秋天,我带着一份羞涩和矜持,走进了仁怀市喜头镇的一问乡村小学,第一次听到学生们脆生生的呼喊——老师您好!我的心里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震动。面对着一张张可爱的脸庞,直视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才意识到,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和希望都交给了我。我肩负着几十个家庭的重托,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和激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