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两课”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探讨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两课”教学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两课”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影响“两课”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从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高度来认识加强“两课”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努力,培养和造就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两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两课”与人科学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素质是“两课”教学的基础。一些高校的“两课”教学效果不佳,与忽视人素质教育在“两课”教学中的功能有很大关系。本对人素质教育在“两课”教学中的基础作用与功能以及强化人素质教育在“两课”教学中的功能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两课”教学在学校育人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搞好“两课”教学改革,才能发挥“两课”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提高对“两课”教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摆正“两课”教学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位置,是搞好“两课”教学改革的前提;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放在“两课”教学的中心地位,是当前“两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在“精”和“管用”上下功夫,是搞好“两课”教学改革的指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两课”教师素质,是搞好“两课”教学改革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实验教学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素质人才的灵魂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目前一些大学生只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卢刚、马加爵的个案,值得每个教育者深思。但往往一提到思想道德教育,传统认为这是“两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与其他教学无关,与计算机实验教学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因为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决定着我们的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根据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特点在其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教学内容之一,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对实验指导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加强“两课”建设,提高学生素质徐佩华“两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提高学生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说都离不开“两课”教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两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两课”(政治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的困境:社会大环境的剧变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教育对象的变化导致传统教学方法的失效,应试教育遗留的阴影和素质教育带来的冲击等。试图寻找一条解决问题的出路:彻底变革“两课”教材的建设思路;各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改变单凭“两课”教师唱独角戏的窘状,由传统教育彻底向素质教育过渡;提高“两课”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尊重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增强高校自身的吸引力,努力提高大学的品位和提升大学的层次;遵循“两课”教学内在规律,在实践中走创新之路,从而达到以真引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8.
胡延华 《职教论坛》2002,(24):15-17
一、改革“两课”考核方式的动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以促进青年学生成人、成才,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形成正常的人格,具备正常的公民素质为基本任务,是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长期以来,“两课”一直被列为我国各类高校学生必修的主课程。我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两课”老师就如何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进行了深入探索。特区政府重视教育,教育经费充裕,技术设备先进,加之毗邻香港,火热的经济建…  相似文献   

9.
作为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师,应高度认识“两课”教学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提升自身素质,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对提升学生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理工科大学的“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理工科大学的“两课”教学为中心,全面地阐述了人素质教育与“两课”教学的深刻内在联系,指出人素质还必须紧密渗透于理工科专业课教学及校园化活动之中,真正把人评议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到以对学生人精神的培养和塑造上,从而不断为国家输送有能力、高品位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德”为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任务艰巨。“两课”教学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改革原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突出其育人功能 ,将其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结合起来 ,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强 《文教资料》2014,(3):152-153
加强成人高校“两课”教学,有助于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有利于培养“四有’’合格公民,有助于成人高校学生的成才发展,有利于优化、完善我国的人才结构,发挥我国人力资源大国的优势。成人高校“两课’’教学效果欠佳,有“两课”在成人高校受重视的程度,学生,教师,教材,教学目标、模式、方法、评价方式方面的原因。要增强成人高校“两课”教学效果,需切实落实“两课”教学在成人高校学生培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上述原因探索对策。  相似文献   

13.
依据国务院、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国普通高校“两课”教学与改革实际,提出把“4+y”课程体系锁定为各高校“两课”教改整体目标的明确主张。这对统一各高校“两课”教学思想与课程设置;降低各高校“两课”教学的教育成本;减轻高校学生学业负担,更好地适应国家与社会,特别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对高校毕业生所应储备的相关政治理论知识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实际需求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根本,决定着他们个人的将来发展,决定着他们能不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贡献。医德培养是医学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试从“两课”教学如何有效地结合实施医德教育,使“两课”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工作筑牢坚固的思想防线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课,隶属于“两课”中的思想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这门课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道路。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教风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尤其是高校“两课”(马列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教风更是首当其冲。加强“两课”教风建设已是关系到“两课”命运乃至素质教育成败的当务之急。教风从一般意义上讲 ,是指围绕教学目的和态度、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组织和纪律等方面的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而“两课”教风除具有一般性还具有特殊性 ,因为 ,“两课”是更直接地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课程。所以 ,“两课”教师的教风也就更具有思想性和示范性 ,也就更是教师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  相似文献   

17.
"两课"的定位与创新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具有不容忽视的创新功能。“两课”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创新素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两课”教育教学在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的“两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不仅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龙头课程,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核心的课程,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而“两课”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教材是教学之本。因此,为了取得“两课”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加强和提高高校“两课”教材建设和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任务 ,如何通过“两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试方法的改革 ,起到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至关重要。在1996年 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主要方面 ;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 ,江泽民同志提出 ,学校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 ,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在高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中 ,“两课”是主旋律 ,所以在教育改革继续深入的时候 ,“两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只能加…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学要融入素质教育的观点,必须切实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这一论断,必须改革“两课”教学内容,改革“两课”教学方法,建立“两课”教育基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两课”教师队伍,加强“两课”教材建设;同时,“两课”教学还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