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1]"为了应对当前大力普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需要,该文结合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组织研发的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通过对BOPPPS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设计出了基于"雨课堂+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然而仅有师爱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需要智慧。让我们以充满温情的言行,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步认识自己,散发出自信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这让我们认识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把自己拥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科学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悟去得.作文教学,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综合训练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徐子芳 《科教文汇》2009,(33):F0002-F0002
感动,是一种情怀。它是发自人的心灵压抑不住的生命诉求,是来自精神层面难以言说的灵魂律动。  相似文献   

5.
正记得上初中时写作文,你将来长大了想成为什么,我写的是想成为一名教师,那时的自己感觉当老师"威风";到高中,老师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我不是为了"威风",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当一名教师。怀着年少时的梦想,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我踏上三尺讲台,当上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一支粉笔、两袖清风、启迪千秋智慧,三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教育是清贫的,奉献的,高尚的,是心灵与心灵的碰  相似文献   

6.
风景画家     
"为什么您专画风景画呢?" "因为直到目前,还没有一棵树跑来找我的麻烦,说我把它画得一点都不像。"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文学是一个神奇的领域,也是一个独特的审美境地,文学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作为认识活动是在向"历史理性""求真"。虽说真的并非都是善的美的,但是善的和美的一定是真的。既然是真的,一定与生活有关。文学源于生活,文学作为人类复杂的精神劳动产物,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文学在表现人的生命状态存在意义的同时,也深刻地展现出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的智慧特征,特别是在智慧的广度和深度上显示出人的精神,心灵的博大性和深厚性,以及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虽然,没有歌唱家谢幕的掌声,虽然,没有奥运健儿绚丽的花环,然而,为师者——他们,甘为人梯,默默奉献;他们,用青春与热血浇筑出智慧的花朵;他们,用人格与爱心奏响生命的赞歌。结构  相似文献   

9.
能够发展出文明的智慧生命与最简单的微生物之间的差别何止千万重!虽然我们对外星文明不抱奢望,但对寻找简单的外星微生物应有信心,因为处于生命初级阶段的微生物对环境的要求远没有高级的智慧生命那样苛刻,这一点我们从地球微生物的考察中就能得出结论。——当然,一个严酷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他是以诗书为乐的一介书生,又是陶醉在山水之间的一个科学人。他,就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杨文采博士。杨文采给人的印象是头脑冷静、思维敏锐、书生气十足的学者.没有一点诗人的豪情与浪漫。但他的确喜欢写诗。他说:“诗,是激情的召唤,生命的记录;诗,是灵魂的感悟,心灵的闪光。”在世纪之交的干禧之年,当他从事地球物理学习和研究40周年的时候,他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1.
郝利 《科教文汇》2014,(23):23-25
作为一个从教20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本着教育就是呼唤孩子们灵魂苏醒的观念,将自己多年任课、代班的经验,总结为“唤醒灵魂的一棵树”,希望借此传达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宁静     
<正>张爱玲曾经说:"在不与人交往的场合,我的生命充满了欢悦。"有时候,在欢闹之余想想,她的话也不无道理。古人云,心灵淡泊,志向才会高远;崇尚简单质朴的生活,心灵便会安宁;内心宁静,智慧便会由心而生。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曾说过"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在当今社会下,利固然是社会发展有效的润滑剂,但不可过分看重名利、在意得失,不应为名利和得失过于奔波不休。  相似文献   

13.
“有机音乐不光以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物质为基础,更体现了外自然与内心灵的共通。我相信,任何物质都可以互相对话,纸同小提琴、水同树,同亮同鸟……总之,宇宙万物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物质都有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正如我们祖先所曰:‘天地与我为一’。”——谭盾  相似文献   

14.
人生是需要诗意的,但更需要温暖。在心理学研究的漫漫长路上,他--孙欲晓用智慧的话语温暖着许许多多孤寂的心灵,抚慰着那些象征苦难的伤痕。在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一个沉重的阴影羁绊住人们的梦想,成为这个蓝色星球上人类心灵与生命的隐形杀手--这就是心理疾病!多年来,孙欲晓在  相似文献   

15.
张先鼎 《科教文汇》2010,(31):I0001-I0001
那棵树的树冠只剩下一半了。另一半呢,随着闪电般飞驰的来往车辆刮来刮去,一点一点化为碎屑,飘散了。对于那棵树来说,是命运,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正文学大家杨绛先生在她100岁生日那天说道:"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聆听先生淡而有味的话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看透人生的平静,心灵得到一种美的过滤。这种美,美在恬静,美在淡雅,那是一种领悟生命的智慧和充满内涵的悠远,更是一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安谧意境。我喜欢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  相似文献   

17.
学校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打造"感知教育、智慧云校",项目涵盖教育教学、学生生活、学校管理等多个领域,现有感知安防、绿色健康教室、校园智慧词典等十三个子项目,实现各类物联网应用与联动,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智慧化管理,为教师、学生提供集学习、管理、交流于一体的"一站式"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帮助学校提升管理效益、关爱生命健康,帮助学生走进物联时代、体验感知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有时候,放低姿态也是一种智慧.比如,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化身"土鳖"的模样. 随着电影《中国合伙人》的热映,扮演成东青的黄晓明火了.影片中,黄教主没有走耍帅扮酷的偶像路线,而是上演了一场"土鳖"的完美逆袭.现实中,黄晓明也仿佛与成东青"灵魂附体",其"土鳖"经历一度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套能够在消防员处于灾害状态下对身体机能、活动强度、体温、呼吸率以及心率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其数据通过消防生命大数据智慧分析对危机情况自主警示并由消防指挥中心交互提供决策系统。对该系统的特点、功能与架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详细阐述了消防智慧指挥中心软件与信息数据采集终端软件的实现方案,同时也详细说明了基于呼吸率、心率、体温等智慧综合对比技术与基于瞬时的运动监测技术。将该系统投入到消防工作中,能够为进入灾害现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多方位支持与消防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多提供一份保障。  相似文献   

20.
第斯多惠说:"教育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主体内在自我成长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唤醒教育",即通过阅读教学唤醒学生的阅读欲望与审美体验,唤醒学生的德性与灵魂,唤醒学生生命的成长觉悟与创造精神,让阅读滋养、丰富和建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