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界动向     
优派跨足电子书金庸机瞄准华文区美商显示器厂优派正式跨入电子书产业,推出3款新产品,其中,金庸机瞄准华文市场,抢先在台湾上市,并计划第三季度进军大陆,与大陆电子书龙头一较高下。  相似文献   

2.
企图成为最大的华文电子书商《出版参考》:大陆也有几家做数据库的厂家,如,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等,而且都得到政府支持。再如,超星的电子书极其便宜。同是华文数字内容,您是如何吸引对岸的资源呢?  相似文献   

3.
企图成为最大的华文电子书商 《出版参考》:大陆也有几家做数据库的厂家,如,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等,而且都得到政府支持。再如,超星的电子书极其便宜。同是华文数字内容,您是如何吸引对岸的资源呢?  相似文献   

4.
9月21日,第十三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在台北圆山饭店开幕,本次会议以华文出版在全球化背景下应扮演的角色为主题,两岸四地代表三十余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代表大陆代表团第一个发言,他发言题目是:“从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看大陆华文出版市场趋势”,他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每两年进行一次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的进展,并就今年的国民阅读调查中对22大类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市场规模、市场偏好和市场预期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之后他还介绍了大陆杂志和电子书的阅读现状和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日臻成熟的美日等海外电子书市场,华文市场仍在摸索中。大雁出版基地董事长苏拾平曾形容"让出版业心惊胆跳"的电子书,在2013年台北书展仍是热门话题,不同业者表达出他们对电子书市场的展望、忧虑及建议。找寻出版业新获利模式苏拾平直言台湾的电子书市场还没有出现,原因在于出版商认为无利可图,而消费者认为选择太少。苏拾平认为除非100本新书排行榜中,有60本都出版电子书,才能说电子书市场成型,而依美国经验,当电子书的销售占  相似文献   

6.
电子书,已经成为华文出版界一个令所有参与者心动却又心痛,前景无限却不知如何着手发展的大麻烦。畅销作家们责难数字网络商城允许销售非法盗版,数字网络想着如何尽可能垄断更多的文稿电子版来壮大自己,出版社深知电子书的销售成绩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日臻成熟的美日等海外电子书市场,华文市场仍在摸索中.大雁出版基地董事长苏拾平曾形容"让出版业心惊胆跳"的电子书,在2013年台北书展仍是热门话题,不同业者表达出他们对电子书市场的展望、忧虑及建议. 找寻出版业新获利模式 苏拾平直言台湾的电子书市场还没有出现,原因在于出版商认为无利可图,而消费者认为选择太少.苏拾平认为除非100本新书排行榜中,有60本都出版电子书,才能说电子书市场成型,而依美国经验,当电子书的销售占比大于10%时,市场便可起飞.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元太科技陆续与大陆的方正蕃薯网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元太将协助方正蕃薯网推动电子书平台,或把方正蕃薯网的电子书内建置电子纸内,提供电子书硬件制造商完整解决方案.而元太还将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手开展合作,加速推动教科书、参考书数字化,并推出适合教育市场使用的电子书平台以及电子学习器,共同开发大陆的教育市场.  相似文献   

9.
业界动向     
博客来参战电子书抢占数字阅读市场,出版界已悄悄展开电子书大战!继诚品书店与远传电信结盟后,联合在线也将与博客来书店以及另一家电信业者合作涉足电子书。由于大陆电子阅读器比台湾发展得更成熟,城邦集团更抢先让旗下的绘本电子书登陆。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电子书成为暴光率极高的新事物,似乎掀起了出版业的革命与阅读的革命。然而关于它的话题刚开了个头,就被随之而来的网络泡沫打入了冷宫,一批电子书网站相继倒下,整个市场几乎归于沉寂,仍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的电子书企业靠着数字图书馆生存。然而时隔4年,电子书商们再次发力,瞄准的方向已经转为大众级市场。  相似文献   

11.
台湾第一家网络书店博客来推出电子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为台湾网络书店先驱的博客来于今年2月21日推出电子图书馆。而电子书的软件技术是使用由优硕所开发的Neovue Reader,并与华文网合作线上创作平台,提供个人线上出版服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大陆出版社的角度出发,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调查大陆出版社电子书的版权情况以及它们对台湾进行电子书授权的意愿和障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从主观意愿出发,大陆出版社愿意在数字版权领域与台湾合作,但他们同时也担心因为电子阅读市场的不成熟,市场的回报率不能得到保证,版权可能会有流失的风险。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期望能对未来两岸数字版权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华文媒体“峰会”的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9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举行。五大洲约30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百余家华文媒体与会,就“面对新世纪的海外华文媒体”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据介绍,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旨在为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探索其生存发展并促进华文媒体之间及其与中国大陆传媒界的联系沟通及协  相似文献   

14.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大中华地区如果去掉中国大陆就不大了,但如果去掉台湾或者香港,这个市场仍然很大。对于电子书市场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但目前最具挑战的是如何启动这个大市场?电子书市场的突破点在哪里?电子书的第一目标客户群是哪些人?  相似文献   

15.
自中国加入WTO后,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华文出版的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动,作为出版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新马等地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整个华文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华文出版融合程度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华文出版领域知名学者辛广伟.  相似文献   

16.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2,(25):45
2012华文数字出版论坛9月在台湾举行新阅读时代.数字的风采-2012华文数字出版高峰论坛将于九月底在台北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星马等地的出版、网络、电信、平台等跨领域的代表齐集,探讨华文数  相似文献   

17.
从1979年大陆与台湾之间关闭了三十年之久的大门开启以来,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热潮持久不息,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其中,各种介绍、评论和研究大陆、台湾、港、澳文学、艺术、学术的著作纷纷问世,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就。其中大陆对于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出版、评介工作尤为突出,“台港热”已成为当今大陆文坛的一种重要现象。到目前为止,至少有百种以上的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个人作品集、综合性的选集)以及研究著作在大陆出版。这对于促进大陆同胞对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了解,加强大陆与台、港、澳之间的相互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1.属于同一华文市场,可以提高国际分工、资源共享以降低成本,建立合理的定价策略 两岸属于同一华文市场,如何有效结合创造华文出版的优势。例如大陆的印刷人力成本低,大量印刷就可选择在大陆地区印制,而台湾的版权谈判的经验多,大陆方面也可利用台湾这一优点,双方在出版品的制作上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建立合理的定价策略。双方未来也可寻求在更多项目上的合作,例如版权谈判、编辑实务、美工、印刷等。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10日-19日,"首届海外华文书市"将在新加坡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此举立即得到华文业界的响应,仅大陆报名已超过百人.相信,六地书业业者聚集狮城共襄盛举,将推动华文图书闯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有关媒体报道,书业这一行在马来西亚几经沉浮,反反复复,难以壮大,近期更有沉落之势,图书馆都减少了买书,但新马人爱读华文书这一点却是肯定的。华文书在新马也几经沉浮有关报道回顾华文书在新马的历史时说,上世纪50年代,新马的读书风气很盛,中国大陆出版的书在那里供不应求;以后随着时局的变化,有50多家中国大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被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