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文章结合铁路站段管理实际,从思想认识、安全检查、安全措施等方面,就加强新形势下的铁路站段安全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也是煤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那么。如何增强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素质。是煤矿企业安全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升职工安全技能素质。人文素质是基础。所以.决定着职工对安全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安全管理团队凝聚力的是人文素质。因此,在煤矿企业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企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李洪伟  向会珍 《职业圈》2014,(5):17-17,19
企业工会如何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建设,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安全工作根本是为了生产,实质是为了职工。只有职工安全了,生产才能正常运行,企业才能创效,职工利益才能有保障。笔者以为,企业工会组织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职工的生命健康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群众经济、民主管理的组织优势,大力培育职工“我要安全”的理念,大力提高职工“我要安全”的技能,大力优化职工“我要安全”的环境,用全新安全文化理念引导职工、企业愿景激励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制度规程规范职工,全方位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文化内化于职工心灵深处,才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乔丽霞 《职业圈》2014,(3):71-71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为进一步提升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强化职工安全教育,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目标的实现,水泥厂工会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提出了“1224”安全工作法,为全年安全生产零伤亡事故目标的实现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史磊 《职业圈》2013,(5):111-112
安全运输是铁路的生命线,在我国交通运输系统中,铁路的安全运行不仅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大局,抓好铁路安全工作,从铁路系统职工的安全教育入手,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切实推进安全教育各项工作,狠抓安全宣传力度,确保铁路运输系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吴永胜 《职业圈》2007,(2):81-81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管理,提高职工的防范意识,这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保证,因此,就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从两个方面谈起,即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只有明确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优劣,才能对症下药,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大行业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是企业安全部门的职责.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至关重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首要考虑的问题.作为企业安全部门,应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宣传安全知识,积极发挥其监督的职责,以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同时...  相似文献   

8.
煤矿企业要扎实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强化舆论引导,认真开展安全形势任务教育,弘扬安全文化.倡导本质安全,把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上来,形成强大舆论氛围。如何扎实有效的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成为我们宣传部门的首要任务。我认为。搞好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必须是统筹兼顾提高对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切实增强这项工作的实效性,使其真正发挥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营造安全良好氛围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9.
鲁金龙 《职业圈》2014,(29):69-69
铁路运输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方式,铁路行车的安全稳定是交通可靠运行的基本保障。然而近些年来,铁路行车的安全问题频频出现,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而且造成了大量的国家与个人财产损失。为了提高铁路行车控制的安全管理能力,本文针对铁路交通运行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对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于淑珍 《职业圈》2014,(15):20-20
职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如何发挥这个主体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三个方面阐述了工会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论证了提升安全意识,首先要发挥好工会教育职能,从强化安全法律知识入手,提升职工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加强安全重点工作的宣传,使职工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理念;其次发挥职工监督作用,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强化现场管理立足班组,源头参与,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第三用典型激励法,最大限度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更多的职工树立安全生产目标,朝着企业期望的目标方向发展;由此得出了:企业安全生产中,工会工作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王慧萍 《职业圈》2013,(30):139-139
企业安全是企业发展长期不懈的一项工程,而企业安全文化则是企业安全发展的必尽之路,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管道输油处近年来不断倡导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花格管道安全文化,这种精神将生产行为方式提高到了文化高度,能使职工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树立“我要安全、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2.
高义 《职业圈》2014,(5):96-96
为全面掌握车间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情况,强化车间民主管理,笔者牵头组织对哈尔滨铁路局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召开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共调查运输及运输辅助站段59个,分系统现场参加车间职工(代表)大会8个、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127个、下发调查问卷1770余份、个别谈话了解230余人、查阅有关资料1180余份。  相似文献   

13.
龙山煤矿基层区队职工素质差次不起,安全管理薄弱,对基层区队每月从安全效果、三违情况、隐患治理情况、安全培训、质量标准化、责任制落实等方面进行安全体检排名考核,查找基层区队管理弱点,有效提高基层区队管理薄弱点,综合提高矿井基层管理水平。本文就基层区队安全体检考核,在龙山煤矿的推广与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三述三化一确认”活动,使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遵章守纪自觉性明显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三违”发生率明显减少,促使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为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奠定基础,进一步规范我公司职工行为,使所有入井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运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深入分析了煤炭企业员工素质的核心构成:技术能力、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这些素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系落后、安全文化缺乏以及员工动力不足,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员工素质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实施现代化的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并设计合理的绩效奖金和晋升机会。这些方法旨在激发员工的潜能,为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王春芳 《职业圈》2011,(35):15-15,17
超化煤矿在矿井不断发展中始终把“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作为安全核心理念。把职工利益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职工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职工的尊严,尊重职工的权利,重视职工的身心完善,努力实现人企同步发展,作为煤矿企业。把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区队。关心、爱护、尊重职工;作为职工个人。努力学习。加强自保、互保、联保,做本质安全型人,促进人企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建东 《职业圈》2014,(8):14-15
一、引言 2013年,全总针对国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多发严峻形势,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作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工会立即组织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排查隐患,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大屯发电厂作为中煤集团最大的一家主营发电、供电、供热的电力企业,有职工1300余人,8台发电机组,输电线路230公里,35KV及以上变电所12座,总装机容量444MW,承担着向四矿、铁路以及周边地区负荷客户发供电工作,安全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开展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对维护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安全是电力企业的第一生命线,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程。而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一种较高层次的管理方式。因此.电力企业构建安全文化应在理念上、实效上和创新上下功夫,提高职工的安全素养,最终使职工的行为满足安全健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许浩 《职业圈》2013,(5):159-159
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不断加快,安全形势也日益严峻。血的教训提醒我们。加强安全工作。确保职工身心健康。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是职工,只有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因此.发动广大职工家属.加强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才能在根本上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铁路电力自动化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对铁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进行自动监视和控制,以提高运行管理及维护水平,保证铁路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并能够及时进行故障处理,缩小故障停电范囤,迅速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损失,提高供电可靠性,为列车安全、可靠地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