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建华 《职业圈》2011,(28):22-23
苏武,字子卿,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杜陵(今陕西省武功县)人,生活期间为公元前140-前60年。武帝时为郎。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均未果,后将他流放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19年忠贞爱国、持节不屈,公元前81年方获释回国。  相似文献   

2.
叶建华 《职业圈》2012,(34):20-21
孙子,原名孙武。生活年代在公元前544年至公元前470年,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县)人。孙子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兵家流派代表人物,著有《孙子兵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叶建华 《职业圈》2012,(25):22-23
叶公即沈诸梁,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约生于公元前550年。因其被楚昭王封到古叶邑(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为尹,故史称叶公。  相似文献   

4.
叶建华 《职业圈》2010,(34):38-39
范蠡其人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散户陇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17年,约于公元前420年无疾而终,帮助越王勾践灭吴雪恨,此后急流勇退,下海经商,三聚三散巨财,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被称为我国商人圣祖。  相似文献   

5.
叶建华 《职业圈》2011,(1):40-41
项羽其人项羽,又名项籍,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秦末时被楚怀王熊心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破釜沉舟,大破秦军,成为秦朝覆灭的转折点。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  相似文献   

6.
河北涿鹿是古代黄炎阪泉之战和黄蚩涿鹿大战的战场。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以他坚韧的意志和旷世的韬略,在诛杀蚩尤之后,又乘胜“北逐荤粥”(即匈奴),从而保障了涿鹿之野以南各部族的安全,于是各部族首领与黄帝“合符釜山”(即用黄帝的“符契”统一联盟),拥戴他为各部族的统领。随后,他又在涿鹿之野兴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都——黄帝城。黄帝城,史称“轩辕之丘”、“涿鹿故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6世纪到5世纪,历时长达3000年之久。黄帝城,位于今之涿鹿县东南约30公里处的矾山镇三堡  相似文献   

7.
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曾灿烂一时,甚至与秦汉帝国相抗,并一度控制大漠南北。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从胡服骑射到贸易往来,其精华深深印刻在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中。匈奴族于公元前209年在北方古代少数民族中最早建立起奴隶制政权,它的奴隶制政权因地制宜,具有很鲜明的游牧民族特点,其部落奴隶制与中原王朝的生产奴隶制形成对比。本文试从匈奴族的生活习性入手,与中原王朝的奴隶制进行比较,以概述匈奴部落的奴隶制。  相似文献   

8.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人)。他约生于西汉成帝阳朔元年(即公元前24年),卒于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公元56年)。另一说他生于公元前23年。他是两汉之际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重要的无神论者。同时他又是博学多识的学问家,洞察时务的政论家和技艺精湛的宫廷音乐家,著有《新论》一书,但已失,现仅存辑本。  相似文献   

9.
1963年,作为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的首届毕业生,张振华被分配到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开始了37年的对外传播生涯。从记者、编辑到台长、总编辑,他以对事业的赤诚之心,一路前行,一路求索。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他出生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一个世敦儒业的小官僚家庭。白居易青少年时代,为避战乱和寻求生活出路,曾较长时间地到处迁徙、流浪,过着“衣食不充,冻馁并至”的生活。广泛地接...  相似文献   

11.
项羽其人 项羽,又名项籍,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秦末时被楚怀王熊心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破釜沉舟,大破秦军,成为秦朝覆灭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杨文(公元1350年~1406年),明代直隶和州含山(今安徽含山)人,出身行伍,以开国功官至左都督、总兵宫。他是明初第二代将领,“胡蓝之狱”使他发迹成为洪武后期和建文时期重要将领;他又是明代第一任辽东总兵官,在靖难之役中,他多次率领辽东兵进攻燕永平、通州、保定等地,配合南路明军的行动,从而牵制了燕军主力的南下。  相似文献   

13.
学者风采     
《职业圈》2010,(20):F0004-F0004
毕汝昌(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回国后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长期从事蛋白质晶体学及相关生物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范蠡其人 范蠡,字少伯,春秋术期楚国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散户陇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17年,约于公元前420年无疾而终,帮助越王勾践灭吴雪恨,此后急流勇退,下海经商,三聚三散巨财,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被称为我国商人圣祖.  相似文献   

15.
廉颇,晋阳人(今山西太原),生活年代为公元前327-243年,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为赵患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三朝元老。 廉颇率领赵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屡败秦军,齐军。深得赵王器重,被拜为上卿,统领赵军。 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渑池会盟”挫败秦国阴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而受到重用,拜为上卿,地位竞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心怀不满,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  相似文献   

16.
叶建华 《职业圈》2012,(1):20-21
廉颇,晋阳人(今山西太原),生活年代为公元前327-243年,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为赵患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三朝元老。 廉颇率领赵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屡败秦军,齐军。深得赵王器重,被拜为上卿,统领赵军。 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渑池会盟”挫败秦国阴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而受到重用,拜为上卿,地位竞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心怀不满,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  相似文献   

17.
孙子,原名孙武,生活年代在公元前544年至公元前470年,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县)人.孙子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兵家流派代表人物,著有《孙子兵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练兵有道 因齐国内乱不止,孙子离开齐国去往吴国,潜心研究兵法.孙子结识了因遭迫害逃往吴国的楚人伍子胥.  相似文献   

18.
刘邦,字季,今江苏丰县人,生活期间在公元前256年一前195年。平民出身,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刘邦对汉民族的统一强大和汉文化的保护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叶建华 《职业圈》2011,(25):24-25
刘邦,字季,今江苏丰县人,生活期间在公元前256年一前195年。平民出身,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刘邦对汉民族的统一强大和汉文化的保护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自张骞通西域之后,长安通往西域甚至更远地区的丝绸之路从此开通。但由于匈奴势力侵扰,不但扰乱了西域诸国的社会稳定,也使丝绸之路时断时续。西汉政府在通过军事打击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和丝绸之路的威胁后,应当地各族人民的请求,于公元前60年在天山南麓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西汉中央政府在西域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具有协调民族纠纷、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商旅往来的职责,从西汉政治治理来看,它反映了汉人的开放精神与世界意识,既保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又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进了西域各族人民与中原人民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