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青海教育》2008,(1):93-93
美国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参与经历了从参与学校教育到参与学校管理、从消极被动参与到积极主动参与、从一元管理主体到多元管理主体、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局外人”向“局内人”角色演变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前,家长参与侧重于学校的教学业务性活动,8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化,家长参与逐步深入到学校的决策层面,其角色由“局外人”转为“局内人”。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全国家长教师协会”关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六条标准于1998年5月公布。其内容包括家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开展积极的家庭教育、家长参与对其子女学习的指导与帮助、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志愿参与、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学校和社区合作等方面。这六条标准不仅对其学校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开放化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而且也标示了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态势和走向。  相似文献   

3.
车蕾 《教育教学论坛》2014,(16):130-131
"局内人"与"局外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激进信条。打破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的生存边界,融局内人与局外人为一身,才能正确、辩证、完备地看待问题。论文结合作者的高校工作经历,依次从教学活动、科研实践、通才教育等方面的论证和探讨了此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局内人—局外人"视角考量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问题。本文的论点是全球化背景已经变得愈加复杂,我们如何能够在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内外理解复杂问题的本质?我们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局外人"和"局内人"术语起源于许多与教育相关的学科,我们在对其理解时不能够将其仅仅作为一对完全相反的概念。这一对概念不断发生改变并不断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全球视角与权力、压迫和镇压相关。个体视角中的"个体"是指在国外生活和经历他国文化的人。他们可能同时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身份。当越来越多的合作研究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开展时,采用"局内人—局外人"视角研究国际比较教育问题将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六项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全国家长教师协会”关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六项标准于1998年5月公布。其内容包括隶校之问的相互交流、开展积极的家庭教育、家长参与对其子女学习的指导与帮助、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志愿参与、索长参与学校的决策、学校和社区合作等方面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素质指标和实施步骤。这六项标准不仅对其学校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开放化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而且也标示了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态势和走向。  相似文献   

6.
校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自主发展的决策权从上级部门下放到学校,即“权责下移”;二是学校决策应该对决策的贯彻及其结果负责:三是校长、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和社区都有权参与学校的决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职业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职业院校单独培养到"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了由"局内人"到"局内人—局外人"并存的教育模式变革。职业教育模式的跨界变革,既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的结果。这种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我国现行开展的一些产学合作模式,大多还停留在初级层面的简单合作,缺乏深层次的合作交流。文章拟从"局内人—局外人"的视角来探讨促进深层次"校企合作"的策略,以期推动职业教育良好、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文借助多元文化教育中跨文化教师的类型划分,探讨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对其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局外人"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上采取"忠实执行"取向,而作为"局内人"的教师则往往基于对学生的"同情性理解"或迫切希望学生改变现状的心态,开展有益的课程资源开发("文化附加")甚至"创生"新的课程。由此可见,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不是简单地技术参与,而是深刻地触及到教师个人的身份层面。教师对"我是谁"、"我属于哪一个文化群体"的个体身份认同,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在深刻地影响其课程实施行为。同时,在多元文化学校情境中,"局内人"的文化身份对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学生文化背景的"局内人",对学生的处境"感同身受",关心学生的生活境遇和前途命运,是教师有效参与课程变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注重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开放化,鼓励并指导家长特别是工人阶层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建立和谐的家校联系,学校与家长协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同时通过设置协调人这一角色,专门为家校双方提供服务,发挥其积极作用,以改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委托--美国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情况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十分重视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积极参与,他们把家长的参与看作是孩子委托给父母的一种使命和责任。联邦政府推出了家长参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首要计划”和“先行计划”等项目。地方政府也通过一系列家校合作项目及其典型示例研究,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提供帮助和服务。家长对儿童早期学校教育的参与,不仅反映了美国的教育管理化传统,标示了其学校管理民主化和开放化的特色,而且也代表了其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经合组织国家教育改革中的放权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蕊 《教育研究》2005,26(1):69-7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对公立学校进行重构与放权的尝试,主要包括:重新定位国家的角色,中央政府权力下放;扩大下级中层机构对学校管理和监督的权力;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扩大社区与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力几方面。改革之后,更多的权力从中央下放到地方和具体的学校,在管理自身事务以及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地方与学校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承担着更多的责任。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情况,政府应该着重进行四个方面职能的定位:政策的制定应有利于支持权力的下放;关注加强学校能力的建设;严格的督导与评价;鼓励改革与更新。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综合学科高中是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新型高中,主要以普职课程融通和科目选修制为特点,将升学为主的普通教育和就业为主的职业教育融合在一所学校体系内。综合学科高中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主要体现在三级教育管理体制、办学规模、课程设置、学分制课程管理方式、校外学分认定及毕业生双向出路等方面。但综合学科高中也面临发展中的深层困境,如政府后期财政投入不足、高中序列化问题加剧、课程优势削弱、教师队伍建设不充分以及"重升学、轻就业"倾向凸显等。日本综合学科高中在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改革中独有的优势逐渐消失,重新构建综合学科作为第三学科的主体性和独特性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Official involvement of parents in school education has been very limited until recently within the highly centralize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in Korea. But,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1995 has brought fundamental chang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of Korea. The main approach of the reform is decentralization, which tries to turn over the power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chool management to the hands of regional education offices and site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reform, the school council was introduced to enforce autonomous and responsible school-based management through broad participation of various stakeholders of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d the background, ro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council, focusing on the new pattern of parent–school participation formation. And based on the findings, I discussed the issues of parents particip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school council and suggeste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parent–school partnership through the school council.  相似文献   

14.
"学校大辩论"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3年《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发表以来,由美国的一些"教育政治家"以著书立说的形式展开的一场关于公共教育改革的论战。对"学校大辩论"的研究几乎是和"学校大辩论"同时展开的,囊括了史学保守派、史学激进派、重建主义教育学派和批判教育学派四大流派,形成了阐释性与批判性两条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5.
Qualit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is an inherently complex landscape, presenting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er with constant ethical and reasoned decision-making. Presented as a narrative dialogic, this paper traces and juxtaposes the method stories of two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who focused their work around education phenomena, but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d in different ways. One researcher’s narrative study of phenomena via interviews is juxtaposed with the other’s phenomenographical investigation utilizing Facebook status updates. Seeing researcher thinking side-by-side provides a comparison that teases out the ways in which researchers might consciously grapple with thinking around method. These twin method stories offer ways for other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to think about their own decision-making as they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balancing subjectivity and rigour, authenticity of reported data, and protection of participants. This dialogic partnership points to the malleability of method. It also encourages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complexities of qualit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in which the researcher is often insider–outsider or outsider–insider.  相似文献   

16.
谈班级管理的"无为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方针的落实,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对于学校管理,尤其是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填鸭式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校园问题和教育危机.80年代初,日本进行了"宽松教育"改革,倡导创造轻松宽裕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的"生存力".但PISA2003、PISA2006两次测试中日本学生成绩的下降使"宽松教育"成为众矢之的,对于学生学力下降的批判层出不穷.2008年,文部科学省的政策由"宽松教育"转向"去宽松教育"."宽松教育"确实有其问题所在,但学生学力下降不应完全归咎于"宽松教育".对"宽松教育"和学生学力下降的考量,要站在客观的角度,考虑不同群体的阶级立场与教育的系统性;也要考虑整个社会的时代背景与民族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8.
论学校管理的教育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作为一门“道德技术”在学校教育的领域中应该发挥育人的教育性功能,但是管理的内在追求与教育的内在追求在本质上有发生抵牾的可能。因此,应该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中融入教育关怀,以使“教育的管理”发挥“管理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增的国际婚姻与移民使韩国社会进入了"多元文化时代",政府出台了诸多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试图解决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增多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批判性地考察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背后隐藏的士大夫式种族主义理念,提出新的"全纳型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积极开展订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订单教育”是由职业教育基本规律所决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联姻是发展“订单教育”的基础。组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教育设备现代化是搞好“订单教育”的基本保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推动“订单教育”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