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玉甫老师的《“老舍”读音质疑》(《语文知识》1990年第3期)和李瑞琴老师的《<“老舍”读音质疑>补》(《语文知识》1997年第10期)两文都认为老舍的“舍”不该读成she,而应读成she。老舍的“舍”到底应该读什么音,还是  相似文献   

2.
大纲指出:从一年级,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那么,如何搞好一年级的朗读教学呢? 一、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让学生读好字音。学生读错字常见这样三种情况:一是读错多音字,如将“小猫种鱼”的“种”(zhong)与“蒲公英的种子”的“种”(zhong)混淆。二是“白字读半边”,如将“鹅”读成“我”、“玩”读成“元”等。三是将普通话的字音读成方言土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以上错误。  相似文献   

3.
合音和分音,又称急声和慢声,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出现较多,在现代汉语中仍有保留。所谓“合音”(急声),就是把两个字的读音(即两个音节)快读合成一个字的读音(即一个音节),如把“不好”读成“孬”。“分音”(慢声)则与此相反,是把  相似文献   

4.
“说服”的读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丰 《语文知识》2006,(8):25-25
经常听到有人甚至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把“说(shuō)服”读成“说(shuì)服”,这显然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5.
(1)处:名词义如“报到处”“行政处”等词读ch(?)。动词义如“相处”“处分”“处理”等词及名词“处女”读ch(?)。有人一律读成去声ch(?)。 (2)称:称量义读ch(?)ng,衡器义读ch(?)ng,适合义如“称心”“对称”“匀称”等词读ch(?)n。有人一律读成ch(?)ng(特别是对适合义)。 (3)冠:动词义及源于动词义的名词义读gu(?)n,如“冠军”“夺冠”;其它名词义读guan,如“冠冕党皇”“树冠”“冠状动脉”“冠心病”。有人一律读成去声gu(?)n。 (4)乘:常见的“乘客”“乘坐”“乘机”“乘胜前进”均读cheng,  相似文献   

6.
一连几次,听到五年级老师在领读生字词时,字音常常读错。如把“亘古未有”的“亘”(gèn)读成“恒”(héng),“呕吐”的“呕”(où)读成“区”(qu)等等。我把这情况和一些老师谈谈,他们并不以为然,可见,这还没有引起大家普遍的重视。这情况是应该重视的。最近,我特地在六年级的一个班上挑选了一位语文成绩最好的学生进行了解,让他朗读教过的十篇课文,结果字音读错的就有二十七个,而且大都是常用字。  相似文献   

7.
我在听课中发现:一位三年级语文教师在黑板上把笔画均为四画的“片”字、“巨”字写成五画:“片”、“巨”。问她为什么这样写,她说是“从小写惯了”。一位六年级老师朗读课文时,把“一缕阳光”的“缕”读成1ǒu(应读lǚ),把“倒映水中”的“倒”读成dǎo(此处应读dào)。问她何以这样读,回答是:“从小读惯了。”我请她俩查查字典,她们才发觉从小写惯了、读惯了的字原来都写错了、读错了,深愧自己没有养成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以致  相似文献   

8.
一、英语学习中的遗忘及表现英语学习在整个初中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语言环境的不同以及英语本身具有的复杂的语言现象,使得许多同学在英语学习方面都非常吃力,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遗忘。心理学告诉我们,遗忘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是指对所学过的材料不能正确地回忆或再认。遗忘直接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效果。在英语学习中,遗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再认或错误地回忆学过的音标或单词,如把sea读成she,house读成horse,ninth写成nineth等。2.不能正确地回忆或再认以前学过的短语,如把“在去……的路…  相似文献   

9.
一字多音是部分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读音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截然不同。如果不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就不能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有时甚至还会闹出笑话。在社会上,常常有人把一些多音字读错。例如:有人把“参差(cc)不齐”读成“参差 (cnch)不齐”,把“发人深省(xng)”谈成“发人深省(shng)”,把“好逸恶(w)劳”读成“好逸恶()劳”,把“商贾(g)”读成“商贾(ji)”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究其原因,一是自己平时不注意学习,二是受了不正确的教学的影响。这后一原因是我们教师要引以为戒,加以重视的。我们有些老师平时不注意研究字词的正确读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教学的时候只是想当然,自以为是,结果把一些多音字的特定读音错误地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最近,我们走访37所中、小学校,与50多位老、中、青教师进行了座谈。在交谈中,我们发现汉字读音不准的现象,在教师中比较普遍存在。如:把“余暇”的“暇(xiá)”读成“假(jià)”、把“寂静”的“寂(jì)”读成“肃(sǚ)”、把“一幢楼房”的“幢(zhuàng)”读成“幢(chuáng)”、把歼灭的“歼(jiān)”读成“千(qiān)”,等等。  相似文献   

11.
汉语拼音各课教材内容难易不一,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应该集中力量突破难点。我是怎样解决汉语拼音教学难点的?下面汇报几点做法: (一)单韵母难点是e。贵池方言里没有e,把e读成o,或读成é。如把“鹅(é)”读成“ngó”,把“超额(ē)”读成超“ê”。那么怎样  相似文献   

12.
所谓异读,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如“骑”既读qí(其),又读jì(济);“乐”既读yuè(钥),又读lè(勒),还读yào(要)等。之所以要异读,是为了区别词性、词义,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而不是追求读古音。在今天大家都用、都懂的读音,就没有必要去读古音。如“叶公好龙”的“叶”,就无须要读she。为异读而异读,不仅不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意义,反而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今天,文言文中的异读,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区别词义为了区别词义和词性,有些字往往须异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把“20.73元”读成复名数,学生读作“二十元零七角三分”,我感到诧异;于是,我便去掉单位“元”要求学生专读小数,学生竟读成“二十点零七三”! 事后,我联想起统编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一章中的读数部分。现抄录于后:  相似文献   

14.
“莘莘学子”这个词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但经常读错用错。一是读音错误。“莘”有两种读音:①读xīn,如莘庄(地名,在上海市);②读shēn,如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很多人将莘莘学子的“莘”读成xīn,是认字只认了半边。二是词义误用。例如:①许多莘莘学子在学校里刻苦攻读,努力钻研,学习成绩节节攀升。②在社会实践中,莘莘学子们礼貌待人,不耻下问,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两个句子的“莘莘学子”都用错了,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弄清“莘莘”二字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注:[莘莘]〈书〉形容众多。因此,以上两个例句都存在着语意重复的语…  相似文献   

15.
“斜”字究竟怎么读“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教材注音为xie,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注音为xia。“斜”字究竟怎么读?“斜”的古读音为xia。《山行》第二、四句末尾分别是“家”和“花”。从诗歌押韵的规律看,“斜”应读xia。但是,考虑到语言的规范性,教材对汉字的古音一律未取。如成语“叶公好龙”,过去曾把“叶”读成she,1963年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发表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表初稿》中,取消了该读音,规定统一读ye。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斜”不是一个生字。教材特意注音为xie,目的就是要教师不受古读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教、倒、肖”这三个字在教学中使用频率高,但读错声调的人却不少。如“教材教法”中的第一个“教”读jiào,四声;第二个“教”则应读jiāo,一声。不少人把第二个“教”也读成四声。又如“倒叙”“倒装”的“倒”应读作dào,不少人却读成dǎo。在讲人物描写的“肖像”时,不少人把“肖”读成xiāo,正确的读音应该是xiào。这三个字是多音字,字典中讲得很清楚,为什么还会读错?大概是习非成是吧。  相似文献   

17.
你好! 你是一个活泼机灵的小女孩,样子很可爱!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着名叫《樱桃小丸子》的漫画书。当我看到里面有趣的情节时,心情便舒(shu)畅(chang)起来。你真是一个名副(fu)其实的“开心果”啊!  相似文献   

18.
豆豆蜷(quan)缩(suo)着身子,躺(tang)在泥(ni)土里,舒(shu)服(fu)地睡着“不觉(jue)晓(xiao)”的懒(lan)觉(jiao)。  相似文献   

19.
1.学习英语语音时常见的一些困难(1)个别音素方面的困难这里包括元音方面的困难和辅音方面的困难。在元音方面,如将〔〕读成〔e〕,将〔ei〕,〔u〕,〔ai〕,〔u〕,〔i〕等读成类似汉语的“哀”、“偶”、“爱”、“傲”、“我爱”。在辅音方面,如将〔〕读成〔s〕或〔〕,将thin〔in〕读成〔sin〕或〔in〕。(2)音量方面的困难这里的困难主要是将长元音读成短元音,将短元音读成长元音,或者是长元音读得不够长,短元音读得不够短。英语辅音也有音量的问题,但这对于初学者来讲没有很大的意义,不必强调。(3)强读式和弱读式上的困难初学英语的人往往将一句话中的每一个词都读得很清楚,都读成强读式,以为这样就能使自己的发音正确。例如,将“Ihaveanappleandapear”读成〔‘ai‘hv‘n‘pl‘end‘ei‘p〕,完全没有一点英语的腔调。(4)“加音”的问题初学英语的人很容易犯“加音”的毛病,在字尾加上一个音,或在某些辅音组合中间加上一个音,如将make读成〔‘meik〕,将five读成〔faiv〕。(5)“漏音”的问题初学英语的人还有漏音的毛病,有时将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漏掉一个音节,或漏掉一个或几个音素。例如...  相似文献   

20.
浅谈经声     
六年制小语第十二册《基础训练二》中有一题:读一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这其实是道读轻声的练习。汉语中,有些音节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失去原声调,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哪些情况下的音节要读成轻声呢?下面以这道题为例谈一谈(括号中的表示另举)。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如:思考着、写好了(我的书,认真地写)。 2.语气词“啊、呢、吗、吧”等。如:我呢、来啊、对吗、走吧。 3.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词。如:床上、家里(哪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