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有些读者说,每天的报纸上到,他们总是先看市报。我问这是何因?他们说,因为市报和我们很接近,讲的大多是我们的身边事,心里话。而有些读者却说,市报没有多大看头。我问这是何故?他们说,市报常打官腔,做官样文章,好看的东西不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的世纪,地市报要求得自身更大的发展,必须正视所处的地域环境,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有必要做一番审慎的“察人”“识己”的思考,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地缘、地利优势,求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地域优势的重新认识在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中,接近性是一个重要方面。接近性指新闻内容与受众的接近程度,越是心理上、利益上、地理上与受众接近和相关的事实,新闻价值越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特定地域的人群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往往有着比较集中的兴趣和关注,比如北京的百…  相似文献   

3.
谢礼 《新闻前哨》2007,(6):31-31
我们常说要强化新闻的接近性,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跳出单一的新闻概念来理解受众对新闻的这种内在要求,从哲学角度来解析,其实质就是提高并彰显新闻的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是一种社会知觉效应。指在社会交流中,新近得到的信息比以往获得的信息对于整个印象和态度会产生较强作用的现象。新闻的近因效应越明显,越是接近受众,就越能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新闻的价值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接近 接近 再接近——从新闻本地化谈新闻的接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价值理论认为,新闻报道能否被受众注意和重视,新闻事实与受众是否接近是一个关键因素。所谓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在地理或心理等方面与接受者的关联程度,其关联程度愈高,读者越关心注意,新闻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相似文献   

5.
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按照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观点,新闻事件产生的地点与读者越近,读者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县市报距基层近,对一些社会问题发现及时看得清。有针对性地组织社会新闻,挖掘社会新闻中蕴含的政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近两年问世的一些具有突破性的报道,一些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其共同特点,无不在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接近实际上下了一番功夫。我们《乌鲁木齐晚报》近两年所以在读者中有一定影响,成为较受读者欢迎的报纸之一,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它始终坚持服务群众,干预生活,反映实际。新闻改革任重道远,当前和今后仍须在“三个接近”上狠下功夫。观念转变是“三个接近”之保证首先要树立信息观念。过去在战争年代,我们党习惯于也有必要运用新闻工具统一思想,指导工  相似文献   

7.
新闻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除了一般新闻所具有的事实准确等标准外,还有: 第一,接近性标准。越是和读者接近的新闻,越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新闻的接近性,除了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8.
报纸要使读者乐于接受,就要注意研究读者心理,了解他们的口味,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版作为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要根据读者的口味组织版面,这样才能提高时事宣传的效果。从接近性上找读者口味,读者对越是接近自己的新闻越愿意看。我们在选发新华社稿子时,凡有安阳的稿件必登,报道河南的消息也尽量登。尺管有些稿子新华社报道前,本报已经登载过,我们还是对新华社的稿子再接着发表,这些都在本市产生了较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嬗变及操作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 《新闻界》2006,(2):69-70
西方新闻学在考察新闻价值要素时,设定了两个要素系列:一是新闻事实或新闻作品的价值构成要素系列,如时效、距离、重要性等等;有的设定四个,有的设定五六个。二是读者兴趣要素系列,如利害关系、金钱、性、奇突等等。后来形成的西方公认的“五要素”说,指的是前者;“八要素”说指的是后者。中国新闻学者在研究新闻价值要素时,逐渐舍弃了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中两种系列并行的做法,只用一个要素系列把新闻事实的内在要素和受众的兴趣要素综合起来,形成了现在公认的中国新闻价值五要素说,即: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从新闻价值概念提出的背景来看,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内涵与受众地位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着重从受众地位的变化来谈新闻接近性的理论嬗变。  相似文献   

10.
我统计了三家地市报,去年共发表社论,评论员文章178篇。按选题分,基本上是两类,一是谈生产,谈工作的,二是纪念性、祝贺性的。唯独没有谈生活的。我们的读者,不仅要工作,要生产,还要生活;他们不仅关心改革开放、廉政建设、企业效益,还关心房子、孩子、篮子;他们除了上班干活、下班还会遇到婚姻、家庭、道德、交通、治安等问题。如果我们的新闻评论,能够选择一些读者心里想的、嘴上说的、身边发生的生活问题做点文章,我想读者是感兴趣的。而现在不少地市报的状况恰恰相反,越是街谈巷议、莫衷一是的生活话题,报纸的评论越是束之高阁,不予理会。  相似文献   

11.
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数字?关键是要把数字与读者联系起来,尽量使数字接近读者。接近性是新闻价值要素之一,数字与读者的距离越近,新闻价值就越高,读者的关注程度也越高,读起来就有劲。与群众毫无联系的数字读了以后仍然模模糊糊,缺乏具体形象的数字,读看是不会关心的。缩短数字与读者的距离,首先要设法使引用的数字接近读者的实际生活。两个能够说明同一个问  相似文献   

12.
时政新闻一直是新闻改革中的难点和重点,直到现在,许多地市级电台、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并没有大的突破。这种以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模式,致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陈旧、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空洞、形式创新不足,成为新闻改革中的“瓶颈”。新闻媒体存在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呢?李希光教授说:“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满足人民群众知晓他们与他们自身的最大利益和现实生活所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时政新闻只有站在普通受众的角度,尽可能地满足受众享受传媒服务的正当个人利益,才能留住受众。笔者认为,做好时政新闻关键在于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地市报文学副刊,应该要在地方特色上下功夫,才能受到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地市报文学副刊具备“地方性”,同“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尺度一样,也应具有接近性这一令人关注的特质。接近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地域性,即要求作品能够体现本地的文化积淀、历史渊源、风土人情,能够反映本地群众的真实生活、喜怒哀乐、精神风貌以及本地在时代的变迁中发生的变化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才能闻到那里浓厚的地域气息。  相似文献   

14.
新闻的变异     
《新闻前哨》2005,(10):110-110
李希光在《新闻与写作》杂志2005年第2期上撰说,新闻媒体存在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呢?从传统的新闻学讲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满足人民群众知晓与他们自身的最大利益和现实生活所需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而在当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反常的是新闻,正常的不是新闻。我们身边天天发生的事情不是新闻,极少发生甚至从来没有发生的事件是新闻。  相似文献   

15.
学点群众语言。这本是一句老话。但若干年来读报、看稿子,总觉得有重提的必要。我们有些记者或编辑,常常认为“新闻,新闻”,就要赶快记一记,匆匆写一写,“新”字第一,哪有闲功夫注意采访对象的语言,甚至到群众中去学习语言?而笔者认为,强调学点群众语言,不仅仅为了让我们的新闻作品写得更实际,更生动,更具有地方色彩和民族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会更好地引导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真正从思想感情上深入人民群众的心灵,在新闻作品中让群众用自己的语言说  相似文献   

16.
接近性是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一般来说,离读者越近,离生活、生产一线越近的新闻作品,读者就越爱看,就越引人注目,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消息{我省农业生产史上的一次飞跃》之所以受到读者和专家的好评,并荣获1998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省区市党报新闻奖一等奖,作为采写者深有体会。接近性是新闻的生命力之所在.没有接近性新闻作品就很难引起读者关注,自然新闻作品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就需要记者很好地把握欲使知者与欲知者的关系,了解党和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读者的需求。在接近性上下功夫。第一是抓党和政府重视和群…  相似文献   

17.
刊林漫步     
新闻信息的质量标准 新闻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除了一般新闻所具有的事实准确等标准外,还有: 第一,接近性标准。越是和读者接近的新闻,越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新闻的接近性,除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以及时间和地域的接近性外,还有一个由思想、感情等因素构成的文化的接近性。 第二,能用度标准。不同社会,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对信息价值的理解和取向是不同的。不过,具体到某一报纸而言,针对特定的读者群,其信息的有用程度是可以判别的,这就要求办报者“慧眼识珠”,  相似文献   

18.
记者是新闻素材的第一手采集人,在遵守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同时,除了舆论监督之外,应选择更多采写有"温度",有人情味,贴近群众的新闻。特别是主流媒体都市报,新闻价值的判断,更应该从市民出发,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题材,拉近新闻报道与群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与大报相比,地市报有其独特的个性,要提高地市报的可读性,我们就得找出地市报的特有个性,按其规律办报。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立足本地,办出特色。地市报新闻来源于本地,反映本地市各行各业的变化,读者也是本地人。对读者来说,地市报纸比省、中央报纸更接近他们,更容易吸引他们,这是地市报优越于大报的地方。鉴于此,地市报应多登些群众和通讯员写的东西,由他们写出自己在工作中的想法、甘苦、问题,会更逼真、  相似文献   

20.
要把地市报办得更具有贴近性、更受当地读者的欢迎,搞好新闻服务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所谓新闻服务,即通过新闻手段在媒体上为群众提供的服务,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