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柔道是两人徒手、赤足,着柔道服,在垫子上进行的重竞技项目,它是运动员实战、技击功效的具体表现,是一项深受广大柔道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由于柔道运动有直接对抗的特点,对青少年柔道运动员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如何控制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情绪,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在柔道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中,诸多教练认为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不当是影响柔道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也有教练认为跑步或力量训练及高强度的实战练习配合不当是影响柔道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还有教练则认为选材因素是影响柔道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环节。其实以上每一种方法的训练在不同的教练员训练中都也有过成功的例子,但如何使成功的比例扩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缩小找准影响柔道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是我们探讨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柔道是运动员身体直接接触,并在双方对抗中比技术,比意志的力量性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具备极大的力量,在双方搏斗,控制与反控制以及技术动作运用过程中,需要克服来自对手的各种抗力,任何一个柔道技术动作都是建立在相应的力量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力量就无法使用柔道技术。我们的前辈曾把柔道运动称之为力的体现,可见他们早己把柔道与力量等同起来,所以力量在柔道运动中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然而,随着柔道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竞赛规则的改变,使其比赛更具对抗性,对运动员的力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所采用单一模式的力量练习已跟不上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是摆在我们广大教练员面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试从本人多年从事柔道运动的实践和培养高水平柔道运动员的实践,粗略地谈谈柔道力量训练的特点及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动选材是运动训练的前提重要条件,结合选材实践就青少年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发育以及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运用文献资料法引述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方向,数理统计法分析安徽省男子柔道队15名集训队员在冬训前后的身体素质比较,对青少年男子柔道运动员选材方法进行研究。旨在系统、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体育竞技水平的发展,柔道运动的相关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柔道运动当中,运动员的下肢往往会出现损伤的情况,一旦出现损伤就会影响到柔道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甚至会直接导致柔道运动员退役,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在柔道技术中大多数的动作都需要下肢完成,另外很多的技术动作都需要柔道运动员参与腰腹力量,所以应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来帮助柔道运动员预防下肢损伤,让柔道运动员尽可能保持竞技状态。据此,本文分析了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柔道运动员下肢损伤预防的影响,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心理暗示在柔道运动中的作用是有效控制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及时调节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改变与缓解消极情绪给运动员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促进运动员保持和发挥良好的竞技能力。在柔道运动实践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结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但长期以来,在柔道运动的训练与竞赛实践中,由于对心理暗示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运动员对独立完成竞赛任务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7.
1、重视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综合素质 柔道运动员除了身体形态,生理指标外.身体的综合素质更为重要,选择那些对运动负荷承受力强、意志品德过硬、头脑冷静、勇于拼搏、自控能力强、有远大抱负的运动员固然很好,但是也要热爱柔道运动的一般青少年人群,使他们在进行多年系统、科学训练后也能成为具有一定柔道水平的柔道运动爱好者,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得意技的形成就能概况到了每个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前柔道这个项目世界上已经广泛开展,通过本队多年来的情况和了解其他代表队的情况,运动员手指损伤。大部分是韧带损伤或关节变形脱位。柔道运动员手指损伤、关节变形,这与柔道项目特殊性有关系,它对训练和比赛的技术发挥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柔道运动员训练以及比赛过程中掌指损伤的情况进行分析及预防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少年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因而要求队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并能够在激烈对抗过程中保护自己。近年来该项目在基层体校不断扩大招生,旨在培养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教练员在安排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正是急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本文对朝阳市体校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希望能找到该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在运动训练中尽可能减少运动员的损伤,以便运动员能够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10.
试论柔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训练是竞技体育运动中常用的练习手段之一,是提高运动成绩必要的保证,是发展肌肉力量训练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柔道项目对运动员速度力量、力量耐力方面的要求很高,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训练和比赛。本文就近年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从项目特点和安排上进行简要总结,为柔道运动员今后的力量素质练习提供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1.
柔道是奥运会比赛中的一项重要比赛项目,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一直是国家重点的发展运动比赛项目。不过在目前的女子柔道项目当中,在国际大型赛事上我国所取得的成绩相对较弱,在对女子柔道运动员进行采访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长期运动训练下的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情况,本文从功能解剖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运动员的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是柔道运动的项目特点。一般情况下,柔道运动员赛前都会以减体重的方式争取力量和身体能力上的优势,因此,赛前减体重是柔道运动员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中小级别。由此引发的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对于赛前训练手段、方法及方案的制订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从中小级别柔道运动员赛前减体重与机能状态变化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测试,探索赛前减体重对柔道运动员机  相似文献   

13.
力量素质是柔道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素质,又是提高专项技术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下力气去研究加强柔道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对这些方法和手段的探讨,目的更快地提高我国柔道运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男子竞技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分析不同水平男子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的差异及特征,为科学评价男子柔道运动员竞技水平及训练效果提供评价方法.研究采用定量负荷测试方案和GXT测试方案,运用运动心力检测仪和CONTEC型心电工作站对25名不同水平男子柔道运动员进行心脏储备功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等级越低的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动员越大,高水平柔道运动员具有较大的心脏储备空间;等级越高的柔道运动员,最大心率维持的时间越长,心脏储备功能水平越强.研究中表明CRI1A、CRI2A、CRI3A、THRmax指标具有显著代表性,可作为评价评定柔道运动员心脏储备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5.
戴德齐 《新体育》2022,(4):101-103
在柔道运动过程中,柔道运动员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在多变的赛场上应对自如,扭转局势,出奇制胜。就目前柔道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现状来说,运动员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良心理,这种不良心理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最终的比赛结果,也会影响运动员整体实力的发挥。因此本文将针对柔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提出一些合理的优化手段,从而帮助柔道运动员实现自我价值,建立强大的内心。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出柔道运动项目特点的身体素质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青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结构的评价模型,并制订了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为女子柔道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训练的科学化,以及从素质方面进行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柔道运动员的训练动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教练员培养和提高柔道运动员训练动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各个学科都在探讨,同样,柔道训练也值得探讨,在训练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如果情绪饱满,精神抖擞,就能很快掌握所学动作,教学效果明显,反之,学生如国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就会明显影响动作的质量,延误完成动作时间,甚至会干扰同伴学习效果,可见,运动员心理素质好坏对训练效果有着很大影响是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在柔道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有何规律?如何调整运动员的情绪进行训练?本文将视图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角度,并结合柔道运动员训练的特点,来揭示其心理活动规律,为提高训练质量,提供心理素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是人体重要的运动素质之一,对于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运动中速度素质具体表现为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对外界信号快速反应的能力和快速位移的能力。柔道项目中运动员的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柔道运动员速度上的细微差别往往会决定着比赛的胜负。本文就少年柔道选手的速度素质训练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柔道运动属于高强度的对抗活动,需要运动员具有优良的身体素质、专项素养、稳固的基本功、娴熟灵活的技战术与丰富的参赛经验。柔道比赛变化多端,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因素和果断的应变力。若想培育出优秀的运动员,除选材、严格体能、技战术练习外,还必须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