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些整数应用题,用整数应用题的思路解比较难,看成分数应用题反而很简便。例1小明从家里步行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以提前2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则迟到3分钟。小明家离学校多少米?[分析与解]每分钟走60米,也就是每走1米需160分钟;每分钟走40米,也就是每走1米需140分钟。前后两种走法,每走1米相差(140-160=)1120分钟。由相差(2+3=)5分钟,可以求出走的米数是:5÷1120=600(米)。综合算式是:(2+3)÷(140-160)=600(米)答:小明家离学校60…  相似文献   

2.
星期天,爸爸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题目: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明每分钟行50米,小红每分钟走70米,小红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途中与小明相遇。这时一共用了10分钟。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星期天小明骑自行车去超市 买东西,他15分钟行了2400米。问题1:小 明每分钟行多少米?得出:路程/时间=速度 来到超市,小明花了3.6元钱买了4支 圆珠笔。问题2:每支圆珠笔多少钱?得出: 总价/数量=单价 从超市出来,小明就去找正在棉纺厂上 班的妈妈,小明找到妈妈后,妈妈问小明: "我们这儿一台织布机4小时织布22.4米,一  相似文献   

4.
[题目]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和小刚骑车同时从相距500米的A、B两地出发,小明每分钟行200米.小刚每分种行300米.问多少时间后.两个相距5千米?  相似文献   

5.
片段一:理解感知师:(出示下图)小明上学走了6分钟,小红上学走了8分钟,谁走得快些?谁走得快些?小明家小红家生:还要知道路程才可以比。师:(呈现线段图)小明上学要走360米,小红上学要走560米。  相似文献   

6.
行程问题中的往返山岭这类问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如直接从给出的数量关系入手,难度较大,解答往往容易出错.但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又有明显特点,即如果把去时路程看作一个全程,那么往返山岭行的两个全程,就恰好相当于用上、下坡速度各行其中的一个全程.解题过程中如能从整个过程考虑,抓住这个关键,就可以找到较佳的解法.下面举例说明.例1 小明家在山南,到山顶有160米,学校在山北,到山顶有240米,小明走上坡路每分钟16米,走下坡路每分钟20米,小明在家和学校住返一次共要多少分钟?一般解法:把小明往返过程分成四部分,先求去时小明上坡时间160÷16=10分钟,下坡时间240÷20=12分钟,再求返回时小明上坡时间240÷16=15分钟,下坡时间160÷20=8分钟,那么往返一次时间10 12 15 8=45分钟.  相似文献   

7.
案例:乘法分配律的引入教学出示例题:小刚和小明在江滨路练习跑步,小刚每分钟跑180米,小明每分钟跑160米,两人分别从铁路桥和人民大桥出发,相对而行,3分钟后相遇。这段江滨路有多长?(1)小组讨论,怎样列式解答。(学生口答,教师板书)(180+160)×3 =340× 3 =1020 180×3+160×3  相似文献   

8.
……   师:小明和小东进行400米跑步比赛.小明1分钟跑完全程的3/4,小东1分钟跑完全程的5/6,怎样知道小明和小东谁跑得快?   ……  相似文献   

9.
……   师:小明和小东进行400米跑步比赛.小明1分钟跑完全程的3/4,小东1分钟跑完全程的5/6,怎样知道小明和小东谁跑得快?   ……  相似文献   

10.
…… 师:小明和小东进行400米跑步比赛。小明1分钟跑完全程的 ,小东1分钟跑完全程的 ,怎样知道小明和小东谁跑得快? 生1:看谁跑在前面。 生2:看谁先到终点。 生3:看谁跑到终点时,用的时间少。 师:同学们讲的方法都可以。但是如果我们不在现场看比赛,只知道上面的条件,该怎么办? 生:比较 和 的大小,就知道谁跑得快。 师: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例3,比较 和 的大小) 师:我们学过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上面这两个分数,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该怎样…  相似文献   

11.
题目小强和小明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强总比小明提前10米到达终点.如果让小强后退到离起点10米处,小明仍在起点赛跑,则:()A.他们同时到达终点;B.小强先到达终点;C.小明先到达终点;D.不能确定谁先到达终点.分析小强后退10米和小明同时起跑,到达终点时,小强跑了110米,小明跑了100米,判断他们谁先到达终点,可用他们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比较.解析设小强跑完100米所用时间为t秒,则小强的速度是:v强=100/t米/秒.小强到达终点时,小明还落后10米,即小明在t秒内跑的距离是100米一10米=…  相似文献   

12.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殊性,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勇于进取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和乐于思考的习惯,都是创新型人才典型的个性素质。小学生正是个性形成的起始期,是培养个性的极为有利的时期。   一、性格——个性素质的核心成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如:活泼、开朗、诚实、坦率、勇敢、坚强、沉着、果断、敢问、敢冒风险等等。如教学平均数时,编选练习题:小明上学时,前 2分钟平均每分钟步行 60米,后 3分钟平均步行 65米,刚好到校,小明上学平均每分…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毕业复习时,笔者曾出示这样一道题:小明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15分钟,小英与小明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经10分钟相遇。相遇后,两人各自继续前进,当小明到达乙地后,小英还需几分钟才能到达甲地?  相似文献   

14.
整体考虑     
问题:爸爸从离家1000米的地方回家,儿子带一条狗去迎接。爸爸每分钟行75米,儿子每分钟行25米,狗每分钟跑80米。狗遇到爸爸后立即往回跑,遇到儿子后再返回……儿子和爸爸相遇时,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学生在解答这样一道题:小明10分钟步行了620米,小明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144页第9题是:“小明骑自行车30分行600米,照这样的速度,行15600米,要用几小时几分?”这是一道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运用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可先求小明骑车的速度为:600÷30=20(米)...  相似文献   

17.
画图与转化     
画图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无需多言,我们在教小学生学数学时,经常会提醒他们画图。许多问题原本很棘手,但通过画图就很容易理解。比如,行程问题: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东每分钟走50米,他们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4分钟后两人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米?诸如此类的行程问题,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很容易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题例一]常规题:小明从学校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步行返回距学校1200米的家中拿东西,妈妈同时从家骑自行车以每分钟240米的速度给小明送东西,几分钟后他们相遇?列式:1200÷(240 60)=4(分钟)答:4分钟后他们相遇。尝试题:学校举行音乐会,李明要表演口琴独奏,可是口琴忘在家里,他打电话让妈妈把口琴送来。妈妈放下电话拿着口琴,骑自行车以每分钟240米的速度到离家1200米的学校,李明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步行去迎妈妈,请你们算算李明几分钟可以返回学校。1.相遇后各自返回,所用时间是李明往返的时间。列式:1200÷(240 60)=4(分钟),4×2=8(分钟)。2.…  相似文献   

19.
例1“高高兴兴上学来,开开心心回家去”,小明某天放学后。17时从学校出发,回家途中离家的路程s(百米)与所走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那么这天小明到家的时间为( ).[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例 小明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15分钟,小英与小明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经10分钟相遇。相遇后,两人各自继续前行,当小明到达乙地后,小英还需几分钟才能到达甲地?学生审题后感到:这是一道行程问题中的相遇应用题,利用题中条件,按照相遇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分析解答,有一定困难。老师启发学生思考:这道题与哪类应用题相类似,并组织学生讨论,可以怎样分析解答。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想到用工程问题的解题规律分析解答: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小明单独行完全程需要15分钟,小明与小英共同行完全程需要10分钟,那么小英单独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