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师是办好教育的第一资源。离职倾向居高不下是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民办幼儿园组织环境、外部社会舆论和幼儿教师个体因素是影响民办幼儿园教师离职倾向的主要因素。提升民办园的管理水平、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幼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是破解离职倾向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民办园教师正在遭遇边缘人的生存困境,具体表现为教师有限的薪酬待遇、被束缚的职业权力和被污名化的职业声望.在影响民办园教师生存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民办园、政府和教师组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办园教师的生存过度依赖民办园,导致民办园教师职业角色的扭曲;而民办园与政府、教师组织的双重脱嵌,导致民办园教师权力依附缺失、权益争取无助.民办园教师边缘人的困境不仅关乎民办园教师的群体利益,还关乎整个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儿童的健康发展.应对民办园教师的边缘人困境需要重构民办园教师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耦合协同的网络结构,包括强化政府与民办园教师之间的连带关系、加大对民办园教师的扶持力度;调节园所与教师的关系,保障教师薪酬待遇和专业发展;加强社会组织与民办园教师的联结,发展教师工会组织.  相似文献   

3.
张丽敏 《幼儿教育》2012,(33):22-27
为分析幼儿园教师的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及其关系问题,研究者对北京市293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的组织支持感处于略高于中等水平状态,不同的编制、职称、月收入和园所级别及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园教师离职倾向较高,不同的年龄、职称、编制、月收入和园所级别及类型也均存在差异。幼儿园教师的组织支持感对其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关心利益"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4.
以573名幼儿园教师为被试,对《幼儿园组织气氛描述问卷》进行修订,并考察幼儿园组织气氛的特点、类型及其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结果显示,(1)修订后的《幼儿园组织气氛描述问卷》具有稳定的6维度结构及良好的信效度。(2)与民办园相比,公办园在园长支持行为、园长限制行为和教师敬业行为3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较高,在园长监督行为上的得分显著较低;组织气氛的6个维度在园所级类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幼儿园组织气氛以投入型和封闭型为主。(4)回归分析发现,控制办园类型和园所级类等变量后,园长支持行为、教师敬业行为显著正向预测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疏离行为显著负向预测教师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民办幼儿园教师离职的原因,本研究编制了《民办幼儿园教师离职意图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200名河北省民办幼儿教师,相关和多元阶层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民办幼儿园教师离职意向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待遇和教师与园长的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的幼儿园存在三种形式:普惠性民办园、公办园和私办园。公办园师资力量较强,都是专业幼师或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每一位老师每年都必须接受由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和校本培训等系列培训,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要求,资金也是国家财政拨款,教学质量比民办园和私办园要高。普惠园是民办园的一种,享受国家幼儿人头补贴,相应的班级人数和收费标准等也受政府限制,教师  相似文献   

7.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适宜的互动行为是建立积极和谐师幼关系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广州市幼儿园教师互动行为的现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教师的积极互动行为多于消极互动行为,但差距并不明显;在主、配班教师之间,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之间,以及不同教龄的教师之间,互动行为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对如何提高教师互动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南省6所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调研表明: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偏低,离职倾向偏高。在高校教师满意度的7维度量表中,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满意度、高校管理满意度、个人发展满意度及工作环境满意度偏低。回归分析表明: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中的个人发展满意度、高校管理满意度及工作本身满意度对教师离职倾向的线性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9.
以301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为被试样本,实证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离职倾向现状。通过层级回归分析法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职业压力对离职倾向存在正向预测作用,职业压力的五个因子学校管理与教师待遇、角色职责、自身发展、学生因素、人际关系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和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以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倾向,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在广东省范围内随机选取11所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为关键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并从社会环境因素、组织环境因素、个体环境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归因分析。结果发现:解决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稳定性的问题,需要消除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歧视政策,加强院校自身内部制度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提高薪酬、福利,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对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有效地激发教师积极主动的行为,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分布式领导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以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调研分析并构建模型,探讨了分布式领导对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组织信任、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在分布式领导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建议发展分布式领导的组织文化,使教师拥有充分的专业自主权和对重要事务的参与权,完善学术评价与激励机制,为教师发展提供平台与机会,同时注重对组织信任和工作满意度尤其是组织承诺水平的提升,从而使教师践行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而提高学术组织绩效、实现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对转型发展典型高校X学院5名教师的扎根研究发现,教师转型是个体因素与组织因素良性互动的结果:教师出于对学校新办学理念、定位、目标等的认同和信任,形成较高组织承诺;在较高组织承诺推动或(和)组织支持拉动下,这些教师开启转型探索之路;在组织承诺支撑下,转型教师经过探索取得了一定转型效果,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进而使转型向纵深发展;对转型成功教师保持或增加适当组织支持,可维持其组织承诺水平,稳定教师队伍和组织转型成果。建议转型高校注重培养和提升教师的组织承诺,构建"软硬结合"的"全员支持""全过程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北京市5255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本研究考察中小学学校组织文化的现状及其特点。研究表明:中小学学校组织文化的三个因素:教师文化、学校文化认同、校长文化,能较好地解释学校组织文化的结构;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教师对学校组织文化的认知有所差异,其中6-10年教龄教师对学校组织文化的认同最低;中学和小学教师在学校组织文化的认知上有所差异,小学教师对于学校组织文化的认同度要普遍高于中学教师;不同性质的学校教师在学校组织文化的认知也有所差异,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对学校组织文化的认同度要明显高于普通学校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作为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的遗传性组织,较之于政府注重权力、企业注重利益,其则更强调文化的传承。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组织文化"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以来就备受推崇。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教师作为大学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组织文化也影响着大学教师发展的始终。随着人们对"组织文化"内涵的不断完善,大学教师的发展从文化冲突走向融合,"学习型组织"文化对大学教师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全球化背景下大学教师发展也对组织文化有着强烈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组织氛围的访谈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幼儿园组织氛围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16名幼儿教师的深入访谈,本研究发现目前教师的压力来源于家长与幼儿、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幼儿园领导等。教师认为理想的幼儿园组织氛围主要表现在和谐融洽、互帮互助、沟通型的人际关系,以及民主平等、开放自主等方面。教师能感受到幼儿园的支持氛围与研究氛围,但参与氛围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在发展主体、发展内容和发展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组织的现实状况已凸显出与教师专业性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进行变革。从学理层面分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的理想样态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成事"到"成人"的运行机制和合作型的组织文化。"学术管理"机制提供了一种基于"专业取向"的学校组织变革理论思路。辽宁省实验学校引入学术管理机制,分三个阶段进行了学校组织变革的路径探索。学校通过增设学术型组织,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给教师领袖增权赋能,实现了校本教研的顶层设计和集团化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随机选取甘肃省3所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为被试,探讨领导风格、工作家庭冲突以及情绪智力3因素对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发现: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分别对教师组织承诺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工作一家庭冲突和家庭一工作冲突均对教师组织承诺有负向的影响;教师的情绪智力对组织承诺有正向影响;回归分析得出工作一家庭冲突、仁慈领导、权威领导、教师情绪智力4个变量能够较好地预测教师组织承诺。这一结论对我国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本身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义务教育不断均衡发展的今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使命——加快流动、增强教育活力,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流动存在着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城乡不平衡和校际不平衡。教师的流动意愿存在着地域、职称、学历、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别。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教育行政方面、观念偏差、学校缺乏沟通、教师的工资待遇存在着城乡差别等。构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教育管理者要树立以教师流动促进教育均衡的发展观,学校要有实打实的执行力,从改革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和建立农村教师、薄弱学校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着手,全面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教师全员流动要成为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制度改革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现状的实证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探索构建一个基于组织变化、学科(专业)、职业发展因素的三维多元评价体系及指标模型。  相似文献   

20.
以603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其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检验组织认同在组织支持感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教师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诸变量之间相关显著;2.教师组织认同在组织支持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教师组织支持感对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