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造就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合格人才,从九十年代起,世界上又掀起了新—轮的教育改革热潮。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我国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一个重大改革举措,是教育上一个质的转轨,这就必然引发一系列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我国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是教育上一个质的转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结合学科教学,探讨本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已成为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按照社会和人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途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便成了我国中小学教育迎接新世纪的基本选择。素质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胡光中《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段论述既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转向素质教育刻不容缓自治区教委普教处于连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一项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当前中小学教育正按照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对中小学来说,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落实“两个全”,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面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着眼素质教育加强班级管理郭天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它指明了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相似文献   

11.
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关系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实现  相似文献   

14.
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本刊编辑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思想,是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21世纪的时代要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发展教育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更明确地提出:“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基础教育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及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全方位进行学科教学的改革,把工作中心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本文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探索出化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一、在化学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化学教学的素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