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红春 《湖南教育》2002,(10):49-49
换位,顾名思义,就是交换位置。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进行思考。这种方法,若用来教育学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移花接木法学生甲在语文课上不做笔记,转过头和别人说话,被任课老师发现。任课老师批评他,他就在课堂上和老师顶起来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他喊到办公室,随便地问:“你成绩较好,平时有同学向你请教过问题吗?”甲答:“有。”“那你告诉人家吗?”我问。“有时讲,有时不讲。”“你跟他讲时,他不听怎么办?”我又问。“没出现这种情况。”他答。“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我问。“那我就不…  相似文献   

2.
我班有一小子,姓锅名巴。他经常想一些古里古怪的问题来整我,弄得我好没面子。我苦思了一个星期,终于想出了“致命三连击”来反击。一“锅巴,你不是说自己聪明过人吗?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呀!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难倒我的。”“既然如此,我问你,什么动物最爱问‘为什么’?”锅巴想了许久,答了个“不知道”。我眉开眼笑地说:“连这个都不知道?看你可怜,告诉你吧,是猪。”锅巴愣了一下,问:“为什么?”周围的同学一阵哄笑,他却一脸茫然:“笑什么笑,这叫不懂就问。”“猪最爱问‘为什么’!”不知哪位同学叫道。锅巴…  相似文献   

3.
小脑像大海     
有一天,小强气嘟嘟地从学校跑回来。爸爸看他一脸的不高兴,就问他:“小强,你怎么了?”“怎么了?小明说话气我呀!我都快受不了啦。”“他说你什么了?”“他说我个子矮。”小强很气愤地说,“虽然我个子很矮,可是我心胸很宽。”“你的心胸真的很宽吗?”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的芝加哥市,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警察在街头抓到一个喝得醉如烂泥的酒鬼,问他叫什么名字。他醉醺醺地回答:“我叫酒鬼。”警察怒喝道:“我知道你是酒鬼!我是问你叫什么名字?”那醉汉也不示弱,嚷道:“我不是告诉你我叫酒鬼吗?”  相似文献   

5.
幽默     
不会说话我问5岁的儿子:“知道你姨家的小表弟叫什么名字吗?”儿子回答:“不知道,他还不会说话呢,怎么能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呢?”给你吃我给儿子讲故事,讲到有一只小鸟在它妈妈老了以后捉小虫给妈妈吃,并问:“妈妈老了以后你怎么办?”儿子说道:“小鸟捉小虫给妈妈吃,到时候我就捉大虫子给你吃。”时髦我对丈夫说:“你看人家隔壁太太多时髦,衣服一天换一套。”一旁年幼的儿子插言:“航航小的时候更时髦,妈妈一天给我换好几套衣服。”足球在踢他放学了阿毛还没回来,阿毛母亲问他同学:知道阿毛在干什么吗?”“如果他当前锋…  相似文献   

6.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学生愿意、也善于同别人“分享”,而另一些学生不愿意、也不善于同别人“分享”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第一类学生从学校回到家里,妈妈问:“班上谁是你的好朋友?”他们可能这样回答:“李明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个好学生,他上课遵守纪律,不打人,也不抢别人的东西,他还爱帮助人。”对同样的问题,第二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刘晓是我的好朋友,他爱跟我一起玩,他不打我,他还爱帮助我。”如果妈妈问孩子:“你最不喜欢班上哪个同学?”第一类学生可能这样回答:“我不喜欢大强,上课…  相似文献   

7.
朱小娟 《物理教师》2005,26(10):40-40
有一次坐长途汽车回家,随便与邻坐的旅客闲聊,一听口音是乡亲,他问我是干什么职业的,我说,我是中学物理教师,他马上说他也读过高中,但总是对于牛顿第三定律有所怀疑,我问他怀疑的理由是什么,他说:“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认为这句话有点不符合实际,我是一个厨师,如果有一筐鸡蛋,我可以在筐里任意拿一个蛋把所有的蛋都打破,你信不信?如果两个蛋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什么两个蛋不同时破?用一个蛋为什么能够把一筐蛋打破?”我说:“你不是魔术师吧?”他说:“你不相信,下车后我马上试给你看。”  相似文献   

8.
那年我当初三年级班主任。一天上午,快要放学时,我到班里说:“今天下午三四节课,我们要清理操场上的杂草。下午上学时,请大家每人带一把小铲或铁锹。”话音落地,男生唐水接腔说:“我不带。”我问:“全班全校人人都带,你为什么不带?”唐水说:“我就不带,你还能咋着?”我有些生气,只因听说他不想上学了,怕他成“流生”,就不愿“得罪”他。于是我说:“你怎么回事?来,到我办公室一下。”我的意思是,到了办公室再告诉他,你反正不想上了,带不带无所谓,只是别在课堂上跟我闹别扭。但唐水并不“领情”,反而质问我:“你叫我…  相似文献   

9.
伍丽燕 《教师博览》2023,(17):21-22
<正>他一进教室门就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低着头,眼眶已经红了,眼里泛着泪花,嘴里在喃喃自语。我连忙上前摸着他的头,温柔地对他说:“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他仍然低着头,好像没听到我说话一样。我在他跟前蹲下身子,再次问:“你是不舒服吗?你叫什么名字呀?”他仍旧不回答,而且开始低声啜泣。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他仿佛对陌生环境很抗拒,不想加入与我的谈话。  相似文献   

10.
由绪论课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绪论课想到的南炳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同一位教师交谈,他正为学生不重视、不愿学习他教的(某地质专业基础)课而着急。我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他说:“是不是你们教务处把英语抓得太紧、要求太高,而影响了其他课?”我又问:“那你又是如何引导、激发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1.
李镇西 《班主任》2012,(2):65-66
下午下班后,我正要回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魁梧的军人。我惊讶于他怎么不敲门,正要问“您找谁”,突然认出他来了:“哎呀,这不是柴粒吗?”他说:“我出差来成都,今天下午是自由活动,就来看老师了。”我问:“怎么不事先打个电话?这是假期,你怎么知道我在学校?我刚要出去,再晚一点我就走了。你运气真好!”  相似文献   

12.
特别的爱     
“爸,我回来了!”我轻轻推开门,看见爸爸正坐在客厅看电视,便高兴地向他报告。“你姐呢?”“她没放假。”“哦!”爸爸说完,继续看电视。我拎着书包怏怏地走进房间,坐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为什么爸爸不问问我的情况?他为什么不关心我?  相似文献   

13.
上班前,他突然问我:“你上班好玩吗?”我想也没想就回答:“怎么会好玩?很辛苦的!”他说:“很辛苦,那你可不可以不上班?”我说:“那怎么行?不上班怎么能挣钱买我们想要的东西呢?”想了一会儿,他说:“那我去上班吧,我去挣钱买我们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孙凯奇 《小学生》2006,(10):26-27
第四章 渐露端倪 周洋一看,原来是丁海,“唉哟,丁海,你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那个古远含呢!” “古远含?”丁海疑惑地问。 “哎?丁海,你怎么来了呀?”周洋很好奇。 “我还要问你哩!往常我们不都是一起走的吗?今天你怎么不和我走了?我然后就来找你,结果看见你来这里了,我就来看看。你来这里干什么?”  相似文献   

15.
教师,干杯     
集体饮水时,斌斌端着水杯走到我面前问:“老师,你怎么不喝水?”我指指放在架子上的杯子院:“一会儿再喝。”“能给我看看你的杯子吗?”我端给他。他又说:“能把你的水倒给我一点儿吗?”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你们大人的水好喝。”马上,一些孩子围了过来开始议论:“对,我奶奶爷爷都喝茶水,特香!”  相似文献   

16.
有问有答     
我该怎样管教蛮横的儿子? 我儿子上小学六年级,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气愤:孩子现在很不尊重父母,甚至已经到了打骂父母的地步。比如,有一次我给他打了洗脚水,按理说他应该说句“谢谢”吧,但是他什么表示也没有。我问他:“你为啥不谢我?”他说:“我就不谢你,怎么着吧!”我说:“你咋不尊重父母?!”  相似文献   

17.
蒋英姿 《湖南教育》2006,(12):39-41
同学帮我联系了一份家教工作。我做了一个星期,没有想像中愉快。 那孩子见面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要他拿出语文课本来复习白天所学的知识,他居然仰躺在沙发上,眼睛盯着天花板说:“你不会拿吗?”我问:“是你学习还是我学习?”他说:“反正我不想学,你不拿最好,我叫我爸不付钱给你。”我心里很窝火,但还是强忍着没有发泄,帮他从书包里找出了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8.
雅敏 《教学随笔》2014,(1):93-96
古希腊寓言家伊索,一天遇到一个行人向他问路。行人:“我到城里需走多长时间?”伊索:“你走哇。”行人:“我是得走,我是问走到城里需多长时间。”伊索:“你走哇!你走哇!”行人想,这人真可恶,于是就气愤地走了。片刻,伊索向他喊:“两小时——”行人问:“为何刚才不告诉我呢?”伊索:“不知你走得快慢,怎么知道需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9.
星期四,我吃完午饭,就往三楼办公室走。刚走到三楼的拐弯处,发现一个身影在办公室门口徘徊。“是哪位同学?”我停住了脚步,仔细一瞧,原来是周亚同学。“周亚,找我吗?”我边问边迎了上去,他也发现了我,在原地不安地摆动着身子,支支吾吾好久也没说清楚一个字,脸上涨得通红,目光一直躲着我。“你一直在等我吗?有事你就说吧。”我拉起他的手,一起走进办公室,顺便给他倒了一杯水递到他手中,“先喝杯水吧。”这时的他脸上显得轻松多了,终于抬起了头,轻声地问:“老师,这学期的思想品德能给我优秀吗?”他是我班的特殊学生,每…  相似文献   

20.
父亲     
我伏在桌子上写《父亲》。父亲就坐在我的对面,双腿搁在一把椅子上。他抽着烟,烟火忽明忽暗,烟雾弥漫在我和他之间,我无法看清父亲的神态。父亲发现我在看他,丢了烟蒂,问:“你老看着我干啥?”“没什么,因为我在写东西。”“写东西?写东西你看我干什么?”他脸上的疑惑更重了,“与我有关?”“的确有关。”父亲脸上掠过一丝惊异的神色,我顿了顿说:“我在写你。”“嘿嘿,写我?写一个老农!”他把“老农”这两个字说得特别重。我记起来了,原来那“老农”是我小时候叫过的!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爸,你还记得那事?”大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