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地区建立了张家口(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承德新华广播电台、唐山新华广播电台等广播电台,成为人民广播的重镇.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中,河北境内先后建立了张家口(晋察冀)、邯郸、承德、唐山等新华广播电台、保定人民广播电台等数座人民广播电台。其中,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和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是解放区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电台,同随后转移到河北的延安(陕北)台一起,发出了人民广播的最强音。在解放战争的战火和硝烟中,河北地区成为人民广播事业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3.
《晋察冀日报》作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区党报,在战争时期的宣传中采取了积极地对内、对敌和对外宣传策略.本文着重分析《晋察冀日报》在各种宣传中的策略运用,以期对党报的宣传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到了中央身边解放战争打到第二年,我胜敌败的形势更明朗了.1947年11月12日,我军解放战略要地石家庄,华北全境除平绥(远)、平山(海关)两路沿线和太原、保定、安阳等极少数孤立据点外,庆获解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决定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撤销两个中央局,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同时成立华北军区和华北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大进一步. 华北局决定,原两个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合并为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原《晋察冀日报》所在的晋察冀边区所属北岳区,《人民日报》所在的晋冀鲁豫边区所属太行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是华北两个著名老根据  相似文献   

5.
《视听界》1990,(6)
1949年2月1日徐州新华广播电台(同年9月改名为徐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并播音。这是江苏境内在解放战争炮火中诞生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 3月20日南通新华广播电台成立并播音(同年7月8日改名为南通人民广播电台)。 4月27日常州新华广播电台开播(同  相似文献   

6.
1940年12月30日建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这一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的正义声音响遍全中国.它宣告,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它揭开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页、写下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章.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来的广播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在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人民斗争、形成社会舆论、反映人民意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宣传策略基本包括:反驳虚假言论和支持革命进程,对受众的敌我划分满足听众信息需求,营造更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党在抗日战争初期筹建、抗日战争胜利声中正式播音的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重庆新华日报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创办的唯一大型日报。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相似文献   

9.
邓拓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主持中共晋察冀边区党的机关报《晋察冀日报》的工作,同时,还参与了新华社晋察冀分社及总分社的创建与发展,并兼任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  相似文献   

10.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省阜平城创刊。石印,四开四版,三日刊,附有《抗敌副刊》;1938年8月16日改铅印,隔日刊;1940年11月7日改名《晋察冀日报》,周六刊,最多发行到二万一千份;1945年9月《晋察冀日报》进入张家口市,出版对开大报,轮转机印刷,日出五万份。在解放战争中,报社又迁至阜平,于1948年6月14日终刊,历时十年六个月零三天。当时根据党中央决定,《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边区的《人民日报》合并,改出由中共华北局领导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1.
(一) 《晋察冀日报》(它的前身是《抗敌报》)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创刊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祭冀边区的五台山麓,到一九四八年六月十四日,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华北解放区联成一片,和晋冀鲁豫、晋祭冀两地区党报合并改出《人民日报》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它在抗日战争初期创刊,在解放战争胜利中结束,出版了十一年六个月零三天。十一年半中,它与晋察冀根据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八年抗日战争期间,在反围攻、反“扫荡”中始终坚持了报纸的出版。在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边区对敌斗争是频繁的艰苦的。因为晋察冀党的组织,正确执行了党中央、毛主席的路线,抗日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都发展得很快,人民民主政权建立起来,一个以五台山、恒  相似文献   

12.
回眸过去,人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广播电视传播媒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展望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人们则满怀信心地期待现代传播媒介继往开来,以高新技术为前导,全息展示更加光辉灿烂的多彩世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标志着人民广播事业的光荣诞生。此后的1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又先后在东北、华东、西北、中原解放区创办了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等18座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将同年3月迁进北平(北京)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即前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并于1950年开办…  相似文献   

13.
康庄 《今传媒》2011,19(1):71-72
本文对中国广播事业的发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建成以及工作和贡献进行了研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距离延安城以西19公里的王皮湾村开始第一次播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台、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出色地进行宣传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无线电广播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日报》在河北阜平地区出版了3年半的时间,体现了《晋察冀日报》“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游击出版的出版特点.《晋察冀日报》在阜平的出版也具有出版时间长、驻地多、地方特色鲜明、成就突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的广播电台。它原名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1947年3月中旬撤出延安之后改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初期,陕北台曾先后在陕北的子长县(瓦窑堡)、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太行山麓(今河北省涉县境内)播音。从  相似文献   

16.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为《抗敌报》,创刊于1937年12月11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创办,1940年11月7日,该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由邓拓担任主编。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宣布终刊,翌日与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改组出版中共华北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即如今的《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持续办刊近12年,在宣传党的革命路线方针、调动群众革命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6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60周年,由杨兆麟、赵玉明修订再版的《人民大众的号角──延安(陕北)广播史话》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史学研究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编选的《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回忆录新编》两书,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号角》一书,以史话的形式,生动、简明地介绍了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直至1949年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城楼上实况转播“开国大典”的战斗历程。并附有30多…  相似文献   

18.
大连人民广播电台50年史记《新声》出版为纪念大连人民广播电台建台50周年(1946.16—1996.1.16)王永振主编的史记《新声》近日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大连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继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之后,我党在解放区最早建立的人民电台之...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广播剧是在1946年年底延吉新华广播电台。剧目名称叫《黎明前的黑暗》,由顾秀林根据发表在《吉林日报》上的一个生动的拥军小故事编写的。该剧的内容是表现一个游击区的农民,把一个受了伤的八路军,安置在他家的地窖里养伤,为了保护这个八路军,他受到敌人的种种迫害,以至牺牲,终于保住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7):39-40
<正>《晋察冀日报》1940年11月7日在河北阜平出版,其前身《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创刊,1940年11月7日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决定改名为《晋察冀日报》。《晋察冀日报》为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邓拓担任社长兼总编辑,是全国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党报中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晋察冀日报》在抗日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创办,其任务是使群众理解党和边区政府的政策、主张,积极踊跃支持抗战。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