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图通过"后真相时代"的命题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典主张、"后真相时代"的现实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困局解构、"后真相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突围路径等建立分析框架,探究新闻专业主义"公共服务"与"客观性和公正性"诉求,在融媒新时代的实现形式,为深入研究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2.
明晰主导性新闻观念、确立明确的"新闻主义"是时代的要求。本文认为,建立在"发展新闻主义"与"专业新闻主义"统一基础上的"发展新闻专业主义",是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在观念论视野中,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就是以新闻专业主义观念实现新闻业自身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整体发展、促成新闻领域与其他社会领域良性互动发展的"新闻主义"。  相似文献   

3.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新闻学的一个基本理论,从其诞生、发展到完善,始终都在消解与重构的过程中不断前行。理论上的批判、实践中的挑战、学界的坚守共同构成了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新新闻主义和公民新闻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两次新闻运动。国际传播中的民族主义、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也十分明显,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之间消解与融合的过程也从未停止过。对于国内来说,如何找到一条合适的"本土化"路径一直是当前建设新闻专业主义的重中之重。新媒体时代,各种自媒体终端得到广泛普及的趋势无疑是对新闻专业主义影响最大的因素。毫无疑问,新闻专业主义也将在危机与动荡中面临巨变。与之前所经历的数次变化不同,如今新闻专业主义所面临的巨变将会是颠覆性的。  相似文献   

4.
李岩  李赛可 《新闻界》2014,(1):11-16
在福柯的话语理论视野中,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历史、建构性的权力—知识话语。在国内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探讨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质疑"专业化"与"专业主义"对于新闻业而言的合理性,即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内核——客观性难以实现;新闻的大众化特性消解了专业化的可能性;新闻专业主义只是新闻实践的一种模式。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在悖论以及新环境下其理论与实践所显露出的局限,质疑了试图维护新闻生产之专业垄断的专业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5.
叶静 《新闻世界》2013,(6):266-267
新闻专业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媒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仍然是学界和业界炙手可热的词。本文对2012年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分析其研究局限,提出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探讨新闻专业主义,不能离开"职业"观和"专业"观,尤其不能离开西方职业化发展的长期历史传统。从新闻专业主义到专业主义,从专业到职业,源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有完整系统的逻辑和历史支撑,西方"职业群体"在社会中担负的角色与中国也有很大不同。作为新闻专业主义之前提的"专业性职业"并非是对中国新闻业发展历程和客观存在的准确描述,忽视这一点则可能加大我们根据西方范式书写自身历史的风险。由此,我们需要把目光从具有局限性的"职业"和"专业"话语中移开,从具有某种封闭特性的"职业理念"中走出来,追寻一种更开放的"新闻理念",注意其与更广泛的人群和宏大时代主题的密切关联,涵纳所有新闻生产参与者们的集体意识和共同实践。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21,(2):26-33
本文以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在2016和2020年两次大选期间的表现为切入口,深入探讨以"客观性"为核心的传统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数字时代发生的变化,并尝试从新闻学规范理论建设的意图出发,想象数字新闻专业主义的可能内涵。研究认为,"客观性"在美国新闻业的日常生产实践中已实质消亡,而"介入性"具备成为数字新闻专业主义概念内核的潜能。文章进而阐述数字新闻学的发展必须以数字新闻业的种种事实为知识生产的依据,并主张在终结"客观性"神话的同时,积极探索新闻业在数字时代服务于信息民主和社会进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苏红 《今传媒》2011,(9):51-52
我国的新闻在经历了政府新闻时代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又兴起了以"民生"为主的民生新闻时代,近几年又跃起了以"公民"为主的公民新闻时代。公民新闻风起云涌,新闻专业主义也面临着更大挑战。本文从两大方面论述了"新闻专业主义"与"公民新闻"时代之差异性变化。指出"公民记者"已经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媒体符号。应当更好的发挥职业记者及"公民记者"的作用来完善社会新闻,更好的为党、政府及人民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9.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主要特征包括倡导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提倡新闻自由和责任;公共服务以及媒体的自律和他律等方面。在新媒体传播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着冲击和挑战,本文以微博为例,探讨其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以及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是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因此,寻找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出路与方向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首先探讨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困境;其次,针对上述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转型措施,以探求新闻专业主义良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何冬英 《新闻世界》2013,(5):303-304
本文由2012年底两则医患新闻报道,探讨新媒体时代坚守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困境及相应的对策。新媒体时代复杂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几大难题:一是零时间信息生产对新闻时效性的重新定义,二是公民记者成为影响新闻场域的新兴力量,三是新媒体浮躁氛围下寻求存在感。要解决这些问题,重构新闻专业主义,需要从传媒业、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标准与伦理等多个向度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吴菲 《今传媒》2011,(8):60-61
中国地市级电视媒体受技术水平及行业政策的限制,长期处于夹缝生存的状态。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其生存处境更加艰难,弱势地位加剧,娱乐势头难挡,媒体道德沦丧。该篇文章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出发,探讨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和专业精神对中国地市电视媒体生存发展的启示意义。结论认为,尽管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并非主导新闻观,但作为一种职业理想,其在不断建构和消解中体现出极大的理论价值。中国地市电视媒体唯有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才能有效应对生存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自媒体"传播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格局,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的时代,往往忽略了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地阐述了"自媒体"传播形态下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和存在依据,说明"自媒体"传播形态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一次重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整个过程。很多人认为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的格局被打破,并进入到"自媒体"传播形态之下。"自媒体"传播形态,即任意一个人或组织机构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互联网,通过新  相似文献   

14.
社会责任论实质上是新闻道德理论,针对新闻界滥用新闻自由的表现而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进行修订,旨在通过更强的自律意识来提高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社会责任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职业道德"标签",对美国乃至西方新闻界的伦理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后"社会责任论"时代,美国新闻伦理在冲突与调适中发展,经历了客观性受质疑、调查性报道复兴、虚假新闻被曝光、专业主义式微和公共新闻业崛起等一系列"节点"意义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事业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一直不断发展,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体的诞生促成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理念,多少年来新闻媒体也始终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而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使"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的草根传播成为可能。新兴的草根传播方式成为传播格局的新力量,为专业化进程补充了新的内容,但同时也与专业主义产生了冲突,这些碰撞的火花在引起我们思考的同时,如何完善这一新兴的传播方式,使草根媒体能发挥所长、弥补缺陷,与新闻专业主义相辅相成、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厘清大数据的优长与劣势之基础上,从消解与修缮两个维度阐释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闻专业主义所经受的衍变和影响,指出大数据时代虽然通过改变新闻产制、传播方式和发布渠道对新闻专业主义实施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和消解,但在更大程度上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修缮,同时提出了应从政府、媒体和公众三个层面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重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徐传达 《今传媒》2014,(8):48-49
新闻专业主义从2000年开始在我国被学界关注,一时间成为热点,由于其较强的实践性,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原有的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着消解和重构的境遇。本文结合微博来探讨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变动在自媒体中的体现,认为自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呈现泡沫化和孤岛式存在,并提出了自媒体新闻专业主义重新建构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邵绿 《新闻传播》2013,(6):19-20
本文从自由主义和公共性的理论出发,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进而对报刊理论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社会责任论进行梳理,最后对公共新闻业与它们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与社会责任论的理论基石为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提出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分法,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学说也为报刊的公共新闻学理论与公共新闻业兴起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与“理念”下的分裂——重思西方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与研究视角新闻专业主义研究是以专业社会学作为理论依据的,要理解新闻专业主义,必须首先了解专业社会学理论对专业的定义与研究方法。按照专业社会学的看法,职业可分为专业性职业和非专业性职业,专门职业是相对于普通职业而言的。  相似文献   

20.
李晨 《新闻前哨》2024,(3):30-31
本文结合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从树立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观念、维护法律监管和道德秩序,以及建立新闻专业主义的技术基础等角度出发,探索自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