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珩 《传媒》2014,(8):76-77
作为一种使用便捷、互动性强的新型媒体,微博已逐渐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信息发布平台。它唤醒了公民意识、畅通了民意表达和公众监督的渠道,但同时在微博信息传播中无益无效的信息泛滥、谣言滋生、伦理失范等现象日趋严重,这不仅给公共信息网络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而且影响到社会管理秩序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微博作为后起之秀的传播媒介其发展速度很是惊人,以自媒体时代为背景,微博与公益事业紧密结合,成为现代公益事业的代表。随着传播效果的扩大,微博现在积极参与到解决社会问题和管理社会问题上来,这种通过网络管理社会问题的方式极具创新性。微博公益议题的传播,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交互性、草根性、即时性等特征,将公益平民化、常态化,并作为一种生活方法而出现。  相似文献   

3.
发展与冲突:对"微博盛宴"的传播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被誉为中国的微博元年,中国社科院<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评价微博是"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传播工具,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互联网产品之一.随着新浪、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微博平台的相继推出,微博呈爆炸式发展态势,搜狐董事长张朝阳更是把微博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不微博就会死".  相似文献   

4.
微言与大义     
微博生活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存事实和社会现象之一,微博是我们当代汉语最活跃有效的语言收获,“微博控”已经使得现代社会的个体成员进入到完全不同于历史传统的人生平衡之中  相似文献   

5.
颜晓萌 《新闻世界》2013,(6):176-178
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力成为了媒体中的新秀,政务微博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受到政府的支持及公众的认可。本文从微博活跃度和传播力方面来考量中国广州发布的传播效果,对比目前比较成功的囝上海发布,总结囝中国广州发布的特点,分析其优缺点,以探索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2009年中国政务微博问世以来,政府部门开办微博的热潮延续至今,在网络这个舆论阵地上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政能量”.而对这股“政能量”的有效管理及合理运用,势必促使其进一步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正能量”.本文以“南京发布”为例,阐释了当前政务微博的使用现状,剖析了相关部门对政务微博的管理及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促使政务微博进一步从网络上的“政能量”向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信息化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微博这个最初只是社交工具的平台,从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至今,微博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不仅成为信息发布平台,而且还成为网民交流互动平台,更成为社会观点和言论的领取平台,目前还发展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随着微博功能的不断拓展,新闻评论"微博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新闻评论"微博化"既有利也有弊,只有更深入地了解新闻评论"微博化"的  相似文献   

8.
10月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已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新媒体与社会的融合在深化,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社会成长的新力量.互联网衍生出的新媒体目前已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远、最强势的媒体,微博则是目前新媒体中的主导力量.①中国微博不仅是信息分享和社交的工具,"而且具备了改变事件走向、扭转个人命运、推动社会问题解决甚至再造社会管理方式的力量",不管上不上微博,现代公民已不可能脱离于"微博效应"之外.微博的发展催生了"新意见阶层".②社交媒体的"新闻媒体化",已在凸显.因此传统媒体近期大力开拓微博阵地,并视之为改进业务、拓展影响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9.
蔡月亮 《新闻通讯》2014,(11):22-23
当代中国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对公共决策和危机处置具有重要的影响,成为正在显现的社会管理课题。论文考察了江苏省的相关政务微博,认为政务微博在情感维系、情感共鸣、情感疏导和情感凝聚四个层面对于促进政府与网络舆情的情感互动具有积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帅志强 《东南传播》2013,(1):100-102
政务微博已经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务微博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与话语互动有密切的联系。政务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功能主要表现在增进政民沟通效果、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加速社会信息传播、改进政府服务方式。政务微博的问政执政、汇聚民意、服务民生等潜在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政务微博要更好地实现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应该建立工作流程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系统联动机制、政民互动机制等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周萍 《大观周刊》2012,(2):19-19
微博改变着社会生态,同时也挑战着社会管理,并倒逼政府转型。官方显然已经意识到微博的巨大影响力,各地政府大举进军"微世界"。微博的开通,令一大批官员从语态到心态都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改变,开始学习政府应如何跟民众平等、坦诚的沟通,敦促其回归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为官本色。这些参与微博的"微博控"官员,正成为新时代执政理念的践行者。微博问政,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体现,微博打开官民沟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博增强主流媒体影响力的路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7月中国首部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发布.报告指出,65%的舆情热点由新媒体曝光.微博已经超越网络论坛成为中国舆情的一大源头.微博不仅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主流发布地位,更使其舆论监督功能不断弱化.同时,微舆情环境下,虚假信息和偏激言论的泛滥也滋生了不少社会负面舆论.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做了专门部署,提出“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正确引导微博舆论,疏通公众情绪,保障社会稳定成为媒体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微博多元舆论话语场域的构建为其传播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隐忧,微博内容的监管日益成为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强化微博的社会责任意识可以有效促进微博正确的舆论导向,净化微博信息和言论环境。同时,就如何强化微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微博舆论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微博负面舆论的传播对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形象的塑造与维护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政府公信力的损坏不但会影响政府的形象、破坏市场秩序,更会影响到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因此,一定要客观分析微博负面舆论的指向对象,认真思考应对措施,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和形象。  相似文献   

15.
微博独有的自媒体特性,使其迅速成为公民表达意见的新途径。通过网络参与社会事件、表达自身诉求,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政治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政府机关与政府官员的介入使"微政务"蔚然成风,如今政务微博及政务微博群日益成为推进民政网络互动的新型渠道和重要平台,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16.
吴慧珺 《新闻世界》2013,(4):155-156
当下中国的社会发展与转型悄然进入新阶段,继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之后,2011年迎来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无疑是社会转型期的产物,它作为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也面临着发展不完善而出现的诸多困境,我们要为其寻求更加健全的机制,让它服务于我们的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17.
张颖 《新闻世界》2014,(2):108-109
微博成长速度较快,逐渐成为了大众普遍应用的传播工具,并以迅猛的速度扩散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从微博的特性入手,分析了微博的传播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  相似文献   

18.
专家认为,在微博时代,封锁消息无异于缘木求鱼。政府要想化被动为主动、引领舆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主动及时公开信息人人都是记者,个个都有"麦克风"。这便是微博时代的中国。8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沪联合发布的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显示,微博成为重要的曝光渠道。蓝皮书指出,随着近年来网  相似文献   

19.
朱昱遇 《新闻世界》2013,(10):229-230
从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元年”到现如今,我国的政务微博进入了井喷式的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已成为网络问政、服务于民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党和政府宣讲政策、改进公共治理的新平台,其在政府信息公开、引导社会舆论、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作为一个新事物,政务微博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分析国内政务微博运作现状的基础上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充分发挥政务微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围观改变中国。"当微博公民们传递着这一理念时,微博正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悄悄地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然而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断定微博的出现和普及将成为一个历史节点显然还为时尚早。微博时代的到来或许给我们带来了变革的点滴曙光,但同时更彰显了这个社会还存在很多值得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