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科教文汇》2010,(4):F0004-F0004
石楠,女,1938年生,安徽太湖县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安庆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著作有长篇传记文学《画魂·潘玉良传》《刘海粟传》等;长篇小说有《生为女人》等;中篇小说集《弃妇》《晚晴》;文集有《石楠女性传记小说选》《石楠文集》(14卷);散文集有《爱之歌》等。曾获省级以上文学奖10余项。2005年被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等单位评为“当代十大优秀传记文学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空房间     
知名作家叶京小镇是本刊特约作者,在本刊发表的随笔散文、短篇科幻小说、美食美刻等常受到读者好评,已出版多部长篇小说和散文集等,现专注于创作幻想悬疑惊险小说系列。为了让您先睹为快,经作者授权,我们从中挑选《空房间》于本期开始独家连载。  相似文献   

3.
刘战英 《今日科苑》2009,(21):73-74
本社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知名报告文学作家刘书良先生呕心沥血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行走的丰碑——关于一个老年科技群体的记忆》,于2009年10月24日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作家向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成立2oN年献礼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迟子建一直以特立独行者的姿态在自己的园地上耕耘,满怀温情和悲悯,诉说着东北黑土地上人民的悲欢。她的小说创作起步于1980年代,受时代氛围、个人气质、前辈作家等的影响,她小说有浓郁的抒情气质,承接了鲁迅开创的现代抒情小说传统。1990年代后,迟子建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等长篇将大的历史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她对"史诗"的理解和追求。在情与史的融合上,迟子建有得有失,她以实践推动了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Atwood,1939~)是近年来崛起的加拿大小说家,她写了几部长篇小说,如《贵妇奥雷格尔》,《猫的眼睛》及《侍女的故事》等,在加拿大及英美文坛上声誉鹊起。她以一个女性的敏锐和洞察力探讨着“被历史和性别双重殖民化”的种种精神压力﹑女人的自省及为追求精神上的“生存”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她的全部小说创作,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即成长着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市科普作家2014年学术年会暨"新兴产业圆中国梦"科普创作理论研讨会于9月23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共有80余名会员出席会议。本次活动是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分别进行了"科普与‘新兴产业'创作谈"和"科普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的研讨。一、科普与"新兴产业"创作谈"科普与‘新兴产业'创作谈"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普读本》丛书总主编褚君浩院士的报告拉开序幕,报告的主题是《从第三次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是一位“一起步就迅跑”的作家。从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王安忆的创作大致经历了展示自我情绪世界、表现知青生活、关注社会人生、参与文化寻根、探索生命奥秘这样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公认的佳作面世。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王安忆的创作进入生命探索这一新的领域,她的许多作品曾产生了轰动性效应,也引起了十分激烈的争议。 王安忆说:“我的创作在宗旨和主题上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一直在探究着人究竟是什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心灵的世界很大很大——访作家王安忆》)又说:“很长的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我67岁时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烽火青春》;今年,我又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神秘的蝴蝶》。一些了解我的出身的人,都奇怪:你一个干了一辈子庄稼活的农妇,怎么会在古稀之年写长篇小说。其实,我从很小就仰慕作家,做梦都向往将来自己能写小说。这是我的一个梦。  相似文献   

9.
纳达尔小说奖由西班牙著名的“命运”出版社主办。自1944年设立以来,迄今已举办了54届,是西班牙重要的文学奖之一。据西班牙《国家报》(1998年1月7日)和《世界报》(1998年1月8日)报道,1997年度的纳达尔奖评选结果已经揭晓,获奖者为西班牙年轻女作家卢西亚·埃特塞巴里娅,获奖作品是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贝亚特里丝和天蓝色的肉体》。  相似文献   

10.
通俗读物出版社从一九五四年一月起,陆续出版了一套工业常识小丛书。我所看到的已经有八本:“煤的故事”(郭以实写)、“钢铁”(郑子良写)、“电气化”(郭以实写)、“水力发电”(常珏写)、“石油的故事”(张焱写)、“造机器的机器——机床”(王一平写)、“铜的故事”(袁翰青写)和“钢精——铝”(刘佩衡写)。这八本小册子是比较浅显通俗的,具有高小文化水平的人,基本上应当可以看得懂。我想,这套丛书是值得介绍给渴求科学知识的青年们阅读的。在近年来翻译的和编写的通俗科学读物中,一类是采取了半文艺形式,多少倾向於趣味化。这类读物有吸引读者的力量,并且灌输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是很有用的。但是,这类读物一般  相似文献   

11.
罗茜 《科教文汇》2011,(4):77-77
英国作家毛姆在创作和生活上一直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他的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揭示了主人公复杂、邪恶、奇特,但同时又具有对崇高理想不懈追求的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12.
<正>由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组织编写,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丛书》获得"第三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这也是中浙江省科普作协组织编写的丛书首次在全国评奖中获奖。从2011年开始,为主动迎接挑战,提升协会能力,浙江省科普作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集会员之合力,根据群众需要策划创作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丛书》,全  相似文献   

13.
老作家高玉宝的养生之道:保持一颗不老的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金栋 《今日科苑》2012,(14):89-90
50年前,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出版发行后,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章节编入了中小学课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作家高玉宝仍青春常在。不久前,国家主席胡锦  相似文献   

14.
英同现代作家毛姆,是《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等著名长篇小说的作者。毛姆早期是位医生,1897年他弃医从文。接下来的日子里,名不见经传的他写了儿部小说,但总是不温不火,用毛姆自己的话来说,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毛姆常常入不敷出,有段时间里他甚至饿着肚子写小说。  相似文献   

15.
光辉的太阳上面常常出现黑色的斑点,这种斑点叫做“黑子”。黑子有时候单独存在,有时候成双结对,有时候形成一群。大黑子的中心部分总是比较黑一些,叫做“本影”或“核”;近边缘的部分比较淡一点,叫做“半影”(图1)。本影和半影都可能单独存在。在一个大黑子群里面常常会发现在一片半影中有几个大小不同的本影。大的黑子群,在日出或日落的时候,用肉眼也能够看见。黑子在我国历史上就有不少的记载。“汉书”中的“五行志”里说:“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段话  相似文献   

16.
马双 《科教文汇》2009,(26):231-231
新世纪以来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中,徐则臣的创作显得格外突出,是“70后”青年作家中少数几个已经形成了自己比较成熟的风格和特色的作家之一。本文将深入其小说世界,挖掘其作品深层内涵,进一步说明在商业主义的生活现实下,在大量的“本能”写作充斥文本时,徐则臣是少有的严肃思考的写作者,他对文学和生活的理解和思虑是深厚和宽广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乔安娜,从小就喜欢文学,曾立志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当她从文学院毕业之后,并没有马上工作,而是开始埋头于文学创作。一年后,当她欢欢喜喜地把自己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寄给编辑部的时候,却遭到了编辑无情地退稿。不过乔安娜并未因此灰心,她认为自己缺少生活积累。于是  相似文献   

18.
刘志坚 《华夏星火》2000,(10):46-46
近二三年来,“提子”被越炒越热,从“黑提”、“红提”到“青提”、“黄提”,凡是进口的硬肉型葡萄都被称作“提子”,“提子热”在迅速兴起。提子,是香港、广州、海南、深圳、上海等地对葡萄的称谓,即称葡萄为“提子”,红的称“红提”,如红地球(又叫晚红)、圣诞玫瑰、红宝石无核等;黑的称“黑提”,如黑大粒、瑞必尔;绿的称“绿提”,如无核白;黄的称“黄提”,如优无核;还有将无核紫称“克提”等等。可见,凡概括为红、黑、青、黄提子的并非品种名称,只是同一颜色的品种群。以此,卖苗者可任意蒙蔽买苗者,只要你要红提,凡是红色  相似文献   

19.
社科文摘     
我国最早的丛书“丛书”在我国古已有之。最早以“丛书”为书名的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学术界公认,我国最早的一部丛书是宋代嘉泰二年前鼎孙等人编的《儒学警悟》。它收宋人著作6种,共40卷。我国最大一部丛书是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计收书3500多种,近8万卷。还有《永乐大典》,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规模丛书。  相似文献   

20.
老屯长篇小说《荒》的问世,产生巨大的反映。众多对《荒》的高度评价不说,最近榕树下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再一次将《荒》推出,足以看出当今网坛上的“荒热”了。我感到“荒热”,最根本的因素是《荒》没有“小家子气”。作家没有去盯哪些“花呀,月呀”的玩艺,而是开阔视野,紧扣“大背景、大场景、大情景”,在北大荒厚实的生活沃土上,做出了荒男荒女这篇大文章!我们正处于伟大变革的大时代,迫切呼唤着顺应时代潮流的大作家。《荒》的问世,无疑是老屯朝大作家的行列迈下了可喜的一步! 老屯精神非常可贵,他勤奋好学,能够沉下心干大事业,写大东西,关键是他善于发现,作家向人们展现的是一群不同身世,不同处境,不同命运的人物的悲欢离合,“一代风流叱咤举业,几多佳丽爱恨未销”的壮丽画卷。小说以三江平原开发建设为大背景,将老一代北大荒人艰苦创业的可歌可泣的精神风貌展现在人们眼前:将那个时代的生活漩涡,矛盾聚焦展现在人们眼前。作家用敏锐的目光,架构起了“近百号芸芸众生披挂登场,数十载悠悠往事摇滚展现”的宏大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