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阶层群体之间的互惠互利,和睦共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在公平的原则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收入差距,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协调阶层群体的利益关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分化过程中,社会利益矛盾成为危及社会和谐的最主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凸显执政党利益整合功能的重要性。执政党须以社会公正为准绳,通过利益协调进行利益整合,形成社会利益共同体以实现社会和谐,进而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利益反哺是一种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问题的基本方式。在我国存在社会利益失衡的现实情况下,利益反哺是缩减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差距、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是利益反哺的基本价值蕴含。构建和谐社会对法治的内在要求和法律自身的功能属性,决定了利益反哺的实施及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经由法律的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懿 《大学时代》2006,(6):61-62,43
当代大学生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个性教育,培养和谐、健康个性的大学生,使其个人价值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经济差距明显拉大,原来隐藏在"根本利益一致"背后的各种具体利益的冲突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置于这种社会转型时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中去思考,通过增强执政能力,来协调多种利益群体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意识,是人们对诚信道德规范及其所内涵的价值意义,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自觉认同和自由选择的意向。大学生所要完成的是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过渡,在此阶段进行"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的个人品德教育,促使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价值意义。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求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义是利益均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利益协调为基础。当前我国利益关系正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利益诉求在无序中渐有制度保障,利益群体在形成中凸显博弈的力量,利益分配在失衡中初现均衡的曙光,利益需要在发展中得到有限的满足,利益冲突在平和中隐藏扩大的危机。因此,利益协调要有新思路,要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基本要义,切实找准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主要方向,始终遵循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根本原则,筑牢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坚实基础,精心设计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重个人轻社会,主人翁意识不强;强个人意识弱团队意识;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社会、家庭和学校联动的教育体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对策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为出发点,系统论述了德育学分制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内容和现实意义,构建了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层面上来讲,利益关系的协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其他所有关系都受利益关系的支配和制约。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在于利益关系的和谐,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协调利益关系,充分发挥好政府职能,建立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对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 分析和探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对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理工科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职业需要"自我化"、职业理想"多元化"、职业目标"短期化"和"功利化"的特点.文章针对这些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引导理工科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对策:以和谐社会构建为目标;坚持以实践为导向;推进全程式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程度以及和谐社会发展进程。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成果可资借鉴,主要包括礼敬为尚,尊重他人;正己正人,推己及人;自强不息,豁达乐观;知耻求荣,积善成德;克己内省,见贤思齐。因此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个人品德。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针对这种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丰富教育内容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本质要求具有一致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需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理念滞后、群体匹配性不协调、内容和形式模式化等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和工作队伍必须创新。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奉献了自己的智力、知识和爱心,具有多样性、区域性、选择性、互动性的特点,实现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服务自身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即"双服务"价值。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提高自身素质、提升道德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围绕党政工作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优化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特点和价值对推进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可持续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发展同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注意统筹全局,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而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不仅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农村地区间义务教育的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协调。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面对当前我国影响和谐社会的主要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把追求社会公平作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必须创新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必须形成良性、合理、互动的社会阶层机构。  相似文献   

20.
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许多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不会理解人、尊重人、感恩人。文章从大学生对父母、同学和社会等三个视角论述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了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家庭的宠爱、学校教育的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交往经验的欠缺,并指出学校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来开展感恩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