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清末季,在我国私人藏书四大家之中,以瞿杨两家藏书较为精善丰富,故前人常以“南瞿北杨”并称。两家所藏虽皆为江南遗籍,但购书杨氏远及四方,瞿代则囿于乡邦;瞿氏藏书讲究“精”,而杨氏则讲究“博”;两家书目又各呈特色,互有短长。于书之利用瞿氏重在“活”,杨氏则失之“守”。“南瞿北杨”作为我国南北藏书文化的代表,固然有不少差异,但又可“互补”,他们共同为保留、传播、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五级藏书制"异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概念划分的逻辑性和藏书建设实践的可行性出发,对“五级藏书制”提出异议。并根据高校实际,提出建立“四级藏书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馆藏文献布局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元章 《图书馆论坛》2005,25(2):194-196
微观的藏书布局,就是图书馆藏书的划分或书库的划分。藏书布局是否科学,将直接关系着藏书能否被充分地利用,能否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关系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高低和图书馆社会效益的好坏。文章探讨了传统藏书布局、三线典藏制布局和阅览室三线藏书。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藏书史上,有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和书院藏书四大体系。这四大体系整体上有六大贡献,但也存在着主观决定取舍和重藏限用的弊端。近代社会,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念传入后,与我国优良的藏书传统相结合,孕育和催生了近现代图书馆(即传统图书馆)。近现代图书馆藏用并重,以用为主,在藏与用的互动上,大大超过了古代四大藏书体系。  相似文献   

5.
黄敏 《兰台世界》2008,(8):68-69
在我国古代藏书史上,有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和书院藏书四大体系。这四大体系整体上有六大贡献,但也存在着主观决定取舍和重藏限用的弊端。近代社会,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念传入后,与我国优良的藏书传统相结合,孕育和催生了近现代图书馆(即传统图书馆)。近现代图书馆藏用并重,以用为主,在“藏”与“用”的互动上,大大超过了古代四大藏书体系。  相似文献   

6.
来新夏对中国藏书文化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藏书文化史的梳理,他理清了中国传统藏书文化观念,并形成自己的藏书文化思想:藏书是“文化的江山”的物质载体,其对文化传承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藏为支点、用为目的、藏用结合是藏书文化传统的精髓,但在现代条件下必须改善这一理论,实现由藏而用、以用为主的转型,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仁人爱物是中国藏书的人文精神,然必须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等等.这些在古代藏书文化观念基础上形成的藏书思想,既有浓厚的历史观念,又有鲜明的当代意识.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徽州地区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放的藏书传统,学子士绅高涨的爱国热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骨干的大力倡导,洪范五等中国图书馆学界先驱人物的指导,有力地推进了徽州地区各类图书馆的诞生与发展,并迅速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办馆理念,在藏书品质、科学管理、普及教育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阅读效果的概念、特点、检验和评价方法等,对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藏书价值及完成图书馆社会职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藏书建设思想从"开通风气"出发,突破"以藏为主"的旧识;兼收中外图书,"期于实用".这一藏书建设思想已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有其时代先进性,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天堂及神仙世界藏书的故事,例如宛委石匮、玉山册府、嫏嬛福地等。这些故事虽然出于虚构,却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美好世界和藏书理想的想象。这些文学想象进而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历代皇室贵族与有力士绅,都着力将文学的虚构或想象在人间世界落实,模仿小说中的描写建筑藏书楼,或为其命名。明清时代,藏书风气弥漫于江南士林,催生了许多藏书家和藏书楼,也促进了分享的风气。近现代以来,许多热爱读书和藏书的个人,努力将个人书房建设为理想藏书之所,以实现个人的藏书理想。与此同时,各种公立图书馆进一步面向社会,加大开放共享尺度,助推社会实现藏书天堂的理想。博尔赫斯“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语,可能受到中国文化中这一藏书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相书籍收藏的活动,产生了藏书者的标记。我国比较流行的标记是印章,也称藏书印。西方国家因各自民族文化的发展,亦产生过不同的书籍的收藏者标记,藏书票则是其中之一。藏书印是刻制在玉、石、铜、术乃至贵金属材料及兽角上的。藏书票则多数是刻制在木版上的。藏书印是直接钤盖于书的封面或扉页、书名页、卷首、卷末或某个部位上的。藏书票则是用版画拓印的方法,印制在纸上,经裁剪后贴在书的扉页或书名页上。  相似文献   

12.
本从藏书利用率,藏书流通率的局限性,引入了献信息利用率这一新的概念,来客观真实地从本质上提示馆藏质量及藏书利用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3.
传统藏书管理及服务模式的反思与探索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和剖析了传统藏书管理与服务模式的特征及局限性 ,提出了在现代社会的新技术环境中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藏书管理与服务的新思路。参考文献 5。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按时间的先后,分别对我国古代藏书机构、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的"教育与学习"功能进行了阐述,勾勒了"教育与学习"功能首开先河、大力拓展到富有现代精神的一体化的发展轨迹.从而突出了图书馆"教育与学习"功能的作用和意义,论证了这一功能是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从“室名”角度探索独特的海源阁藏书文化。海源阁藏书文化历经五代蓄积,其“室名”有十二个,这些名称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或显其旨趣爱好,或含其学术思想,或括其遗风厚俗……无不有典有故。  相似文献   

16.
<正> “三线藏书”是近来在藏书组织问题上出现的一种新观点,即在安排主书库藏书时,完全以藏书的利用率为依据,依次安排藏书的远近位置,以方便读者和图书流通人员。80年代以来各馆的年进书量增长了几倍、几十倍,书库面积需要大大增加,其中大部分图书馆建起了新图书楼,建造的书库有的达到七层、八层还不能满足需要,于是,藏书布局的研究要求我们解决新的问题,“三线藏书”正是这方面的一种反映。其次,我们应该明确,“三线藏书”的观点是针对基本书库中的藏书组织问题,而  相似文献   

17.
从藏书质量到藏书利用率傅维民,朝筱宏(彰武县图书馆)藏书利用率是指图书馆的藏书中被读者借阅的数量占全部总数的百分比。影响藏书利用率的因素较多,诸如图书馆的设备、管理方法、藏书质量、工作手段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藏书利用率,而藏书质量的好坏则是影响藏书利...  相似文献   

18.
毛晋作为我国古代著名藏书家和出版家,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藏书史和出版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采用文献调研法,通过对毛晋藏书及出版思想活动的研究,梳理出毛晋的藏书及出版思想为:珍爱图书、广求古籍、求真务实、藏书致用。毛晋的藏书及出版思想对我国现代图书馆的馆藏建设、读者服务、书目整理及史志编纂均有重大启示及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慧玲 《兰台世界》2012,(18):74-75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思潮兴起,书院藏书开始呈现现代图书馆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书院藏书种类图书馆化;藏书编目图书馆化;藏书借阅制度图书馆化;藏书管理制度图书馆化。晚清时期书院藏书图书馆化,为现代图书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博 《兰台世界》2006,(24):53-54
中国图书馆和藏书事业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由远古的藏书楼,到近代的图书馆,再到现代图书馆,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以“藏”为本到以“用”为本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