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波 《教师博览》2010,(12):38-39
我200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学担任专职心理教师。在2007年以前,我主要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健康》等心理专业类的刊物。从2007年开始,我阅读《教师博览》《人民教育》等综合教育类的刊物。从2008年开始,我阅读教育类的著作。可见,在专业阅读的道路上,我经历了学科专业类刊物、综合教育类刊物、教育著作这样的三部曲。当然,后面的阅读是包括前面的,如我在阅读教育著作的同时,还阅读着综合教育类刊物和学科专业类刊物。在我的专业阅读上,有一本书,点亮了我阅读路上的心灯,让我进入了专业阅读的快车道。这本书就是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  相似文献   

2.
张林 《生活教育》2014,(4):125-126,78
正阅读引起的话题我爱阅读。当了班主任后,更爱晚修的时候坐在班级的讲台前静静地阅读。阅读让我安心。和学生在一起读书,我觉得特别温馨。我在班级专心阅读,一是可以维持晚修纪律,二是如果有读后感了,又能和学生及时分享。  相似文献   

3.
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借助阅读教学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及文化内涵的提高,让学生形成"我想阅读—我会阅读—我能阅读—我爱阅读"的渐进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阅读,我快乐,在阅读中我看到了真善美,我懂得了假丑恶,我体会到了冷暖世故、人间真情.在阅读中,我学会了如何学习,怎样做人.我阅读,我智慧,阅读像是带我走向快乐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奔向书的田野中,享受书香全面营养的快乐吧!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小伙伴,如果你问我喜爱阅读吗?我会自豪地回答:“我爱阅读,阅读伴我成长!”我爱阅读,阅读无处不在。爸爸曾告诉我,小时候,我还不识字的时候,就已经喜欢阅读了。当然,我不是自己读,而是用耳朵听、眼睛看。  相似文献   

6.
王开满 《考试周刊》2013,(23):37-38
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章提出在"我快乐,我阅读"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中,应创造读书环境,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指明阅读方向,提高阅读效率;运用激励机制,增强阅读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陈:有人说,要想教师成为阅读者,校长首先自己必须是阅读者。我想就此分享一下您的阅读经历和深刻的阅读体验,对于教师阅读和学生阅读您有怎样的一些建议呢?张:在我记忆里,小学初中从来未见过课外书籍,就连报纸也未多见过。在我的脑海里,上学时发的课本就是"书"的全部。那时侯,我的认识是,读书就是把课本学好。让我忘不了的是,因为读书少,我在高考中语文吃了亏。语文成绩的提高,关键决定于平时的阅读,尤其是小时侯的阅读量,大量阅读才是  相似文献   

8.
朱永新 《辽宁教育》2013,(6X):88-89
<正>对于我来说,阅读两个字是如此辽阔,如此庄严,如此神圣。自觉不自觉地,我似乎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阅读。因为,从我的个人成长来说,我的生命、我的精神得益于阅读的不断滋养。从我发起的新教育实验来说,阅读是所有实验项目的基石,是重中之重。始终站在阅读推广的第一线新教育诞生的直接起因,就是一颗心被阅读点燃的过  相似文献   

9.
阅读能润泽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感知世界、触摸生活。因此,坚持每日阅读半小时是我工作以来和学生们一直共同恪守的原则。记得我刚刚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时,读了《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有规划、有指引的深刻的阅读会让孩子们在阅读的世界里行走得更愉悦更幸福,这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在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于是,我也开始有计划地去引导学生看书并和他们一起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一本必读书目,我正任教三年级,因此我重点带领孩子读的也是这一本书。  相似文献   

10.
<正>OECD提出了11项指标,根据学生与之一致的程度来判定是否喜欢阅读——1.我仅在必要的情况下阅读。2.阅读是我的爱好之一。3.我喜欢跟别人讨论书籍。4.我发现读完一本书很难。5.如果收到的礼物是图书,我会非常高兴。6.对我来说,阅读是浪费时间。7.我很喜欢去书店或图书馆。8.我仅在为获取所需信息时阅读。9.我不能安静地坐着阅读超过几分钟。  相似文献   

11.
王清 《班主任》2008,(8):47-47
阅读,让我浮躁的心归于宁静;阅读,让我应伟人之约与智者对话;阅读,让我思考;阅读,让我登高望远,穿越岁月的迷雾看到明媚的春光;阅读,为我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2.
阅读能让人获得知识、取得进步,让人与以往不一样。我对此深有体会。以前我很不爱阅读,写作压力就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作文成绩上,我的语文总考不好。于是,我向班里的“作文大王”“取经”,而她给我的“经”就是多阅读。那时,我不禁在心中质疑:什么?阅读?“作文大王”是不是在骗我?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不过,为了语文成绩的进步,我还是选择了试一试。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有啥好处?文章开门见山,以精炼的语言阐述阅读的功能,并点出在阅读中“听世界、想世界、看世界”,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是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我很幸运,每天坚持阅读,让我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在阅读中听世界、想世界、看世界,在阅读中体悟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范芳 《师道》2008,(3):33-34
总有那么一本书,曾影响过你我。在少不经事的青葱年代,是它带着我们奔向梦的彼岸;也有那么一本好书,曾与你我擦肩而过,白发苍苍时才恨晚,原来当时借过了阅读。阅读改变你我,阅读永无止境,阅读是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喜欢阅读的女孩,阅读让我视野开阔,阅读让我知识丰富,阅读让我有了梦想。如果说阅读是一棵大树,那么每读完一本好书,这棵树上就会结出一个果实。这几天,我迷上了阅读世界经典童话,其中我最喜欢《青鸟》这本书,它让我找到了生活中的青鸟,找到了幸福。  相似文献   

16.
林革 《成才之路》2010,(19):71-71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使幼儿语言得到快速发展,我们应注意早期阅读的培养。早期阅读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在我园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章巧兰 《快乐阅读》2011,(6):129-129
分享阅读是一种不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游戏活动,强调的是享受阅读,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欣然接受教育。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因此我开设了分享阅读室,让孩子在快乐中游戏,在游戏中阅读。我尝试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读";开展有趣的游戏,让孩"爱读";学习阅读的方法,让孩子"会读",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能开阔视野、丰富积淀、愉悦心灵。阅读不是平面的,而是由"选书""阅读""阅读反应""阅读分享"连成的一个循环圈,阅读总是开始于选一本书,又回归于选书。以轮转阅读分享实践为纽带,从选一选阅读书目我做主、做一做阅读卡片我设计、写一写阅读感受我体验、说一说阅读分享我快乐四个方面对轮转阅读进行总结,旨在让学生爱上阅读,用有温度的文字分享自己的阅读快乐。  相似文献   

19.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突然很少读书了。这并不是因为我失去了读书的兴趣,而是因为我的光阴和热情投入到了另一种阅读之中。对生命本身的阅读,对在课堂中活着的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占据了我生命的主要空间。正是在这样的阅读中,生命感充盈了我的灵魂,而书本和各种抽象的符号则退隐于幕后。当前的中国教育,"生命"之所以成为流行时  相似文献   

20.
3~8岁是训练儿童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良好的"爱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习惯,会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为此,我园开展了"分享阅读"实验课题的研究与探索。其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在与老师、家长的分享、互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悄悄成长。我园在历时五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中,构建了分享阅读中的"33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