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企业办报的历史是随着中国现代工业的产生而开始的,到目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中国企业报作为报纸的一个类型或一个分支,它不仅具有新闻性,还具有区别于其它报纸的特殊性,企业报集中表现为三个基本特征: (1)报纸是由经济组织即企业主办的; (2)报纸的主要内容是同企业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新闻; (3)报纸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本企业的职工群众。 中国企业报以全面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己任,以经济报道为重点。企业的需要是企业办报的第一推动力,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报必须全面服务企业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  相似文献   

2.
经济宣传报道,在企业报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企业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要求报纸必须用大量的篇幅,经常不断地、突出地进行经济宣传。但如何使企业报的经济宣传有自己的特色呢?  相似文献   

3.
6月上旬,全国37家大型企业报纸的46位总编和编辑、记者会聚湖南湘潭钢铁公司,研讨企业报经济报道。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国企业报协会主办,湘钢报社承办的。全国大型企业报经济报道研讨会在湘潭举行@李晓钢  相似文献   

4.
茶座老板寄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一步步的加快,企业报也同样要顺应潮流,做好自己的发展和创新。如何充分吸收其他报纸的长处,如何把报纸办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企业报更好地为企业工作中心服务都成为这一时期企业报工作的重点。企业报是我国经济体制下所独有的一类媒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报将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一条新路。在这条道路上毕竟是荆棘丛生的,需要我们企业报人共同来探索、前进。在这个信息互动的年代,企业报更应加强沟通,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
企业报不同于社会性的报纸,也不同于行业报。它有着自己的特点、优势和劣势。要说特点,它是企业的一部分,是企业党政的喉舌。它有相对可靠的经济来源。说优势,主要的是它离基层近,离生活近,报纸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和地域的接近性。另外,企业报的老总  相似文献   

6.
企业报动态     
日前,由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省报协、省委宣传部新闻处联合组织的报纸分档升类评审中,《铜陵有色》报》以92分的高分,荣获国家一级,安徽省优秀报纸,成为全省5家公开发行的企业报中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企业报.《铜陵有色报》自1993年以来,实行编采分开,编划校一条龙责任制,要求一版要闻版,二版经济版每版不少于4个品种(消息、通讯、言论、照  相似文献   

7.
刘燕 《青年记者》2012,(23):27-28
企业报是企业宣传品牌、扩大影响、传递信息、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载体.企业报的可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版面设计,因为版面是报纸内容的编排形式,是报纸形式美的重要表现,其美观程度影响着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因而,企业报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在版面设计中寻求突破,提高报纸的品位和视觉吸引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相似文献   

8.
目前,企业报质量上不去的原因诸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企业报的办报思想不明确,对企业报的认识缺乏理论研究.例如,对企业报的性质和功能问题就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强调新闻性,认为企业报要像社会上专业报纸那样,“冲出企业,打入社会”;有的强调实用性,认为企业报的唯一任务就是为生产经营、企业政治工作服务.前者把企业报置身于本企业事业之上,追求超企业社团目标;后者认为企业报是以报纸面目出现的企业内部的宣传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前,企业报质量上不去的原因诸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企业报的办报思想不明确,对企业报的认识缺乏理论研究.例如,对企业报的性质和功能问题就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强调新闻性,认为企业报要像社会上专业报纸那样,“冲出企业,打入社会”;有的强调实用性,认为企业报的唯一任务就是为生产经营、企业政治工作服务.前者把企业报置身于本企业事业之上,追求超企业社团目标;后者认为企业报是以报纸面目出现的企业内部的宣传材料. 对此,我想就企业报的属性及办报方针,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报不应忽视理论宣传张炜群近年来,报纸为了提高质量,争取读者,扩大发行,掀起了一次次改版、扩版热潮。企业报也由自我封闭走向了开放办报,办起了周末版,推出了社会、经济、生活等特刊,扩大了报道面,增强了可读性;但原来的理论版却不见了,报纸也很少登载理论...  相似文献   

11.
经济报道向来是新闻媒介的重头戏,对于土生土长在企业中的企业报而言,经济报道更是报纸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适应中国加入 WTO 后的一系列变化,加快重组改制进程,企业报的经济报道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加之企业读者信息来源的扩展,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增强,也对企业报经济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转变原有的经济报道模式,从报道内容、思维方式以及表现手法等多方面驱动去改进并激活经济报道,已成为企业报目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报纸要让读者爱看,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追求。比起其他一些社会类报纸、文化类报纸,企业报在让读者喜欢上或许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我认为,企业报是给企业职工看的,增强企业报的“平民意识”,是让职工喜欢我们报纸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的面前摆着一沓厚厚的书稿,书名叫《黑龙江企业报获奖作品选》。这是为纪念和祝贺黑龙江省企业报协会成立30周年,而从2004到2013年间各家企业报所发表和获得黑龙江新闻奖和黑龙江新闻奖(企业报专项奖)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黑龙江省企业报协会从成立至今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新闻界的边缘到成为新闻界的重要方面军的变化。其所属企业报纸的整体水平也在逐年提升攀高,报纸在主办企业单位的地位愈发重要,突出发挥了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报纸全部告别铅字排版印刷,实现了现代化办报;报纸的版式设计日趋专  相似文献   

14.
石晓姝 《记者摇篮》2006,(11):61-62
经济报道,在企业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因为企业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因而它要求企业的报纸也必须用大量的篇幅,经常不断地、突出地进行经济方面的宣传。正因为如此,经济宣传能否显示出特色,对于整个企业报能否办出特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什么是企业报经济宣传的特色呢?或者说,衡量企业报经济宣传特色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标志之一: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企业报在经济宣传上怎样才能有个性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体现:一是要体现本行业的特点。用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钢铁企业报应办出“…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由新闻出版部门登记在册的企业报大约有1000余家,未登记在册的数目也不少。企业报是我国报业系统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的一种报纸,如果按每家报纸发行5000份计算,全国企业报总发行量大约在500万份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企业报的特点一是直接反映企业党政领导意图,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报是企业重要的宣传阵地,在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精神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企业都非常重视办好自己的企业报。据了解,目前不仅国有企业有自己的报纸,就是一些民营企业也有自己的报纸,而且投入资金和人力也不比国有企业少,正因为如此,企业报目前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群体,企业报的采  相似文献   

17.
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的表现形式,是报纸的脸.它反映了报纸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报纸的个性.一张报纸尤其是企业报是否可读、易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版面,决定于编辑的版面设计水平.那么,如何通过改进企业报的版面设计,提高办报水平呢?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报有没有可读性?如何提高可读性?历来是人们的热门话题,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新的课题。企业报的报道范围窄,这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综合性报纸虽然报道面很宽,可是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报道各大企业的状况,这个空档只能由企业报来弥补。企业报由于能充分地报道企业发展的状况,直接传达企业领导的工作意图和反映职工的呼声,因此在企业系统的读者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企业这种优势,并不能说明企业报的可读性已经解决了。如何解决企业报的可读性? 首先,办报人员要珍视企业领导人积极参与办报的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企业领导越来越感到综合性报纸在信息交流和教育职工方面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想办一张围绕自己企业特点,较集中地反映企业情况的报纸,在企业内交流信息和教育职工,在企业外向社会显示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谋求社会的支持和合作。企业领导基于这种办报的目的,往往把企业报看成是企业的机关报,看作是企业党政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报也是“新闻纸”。这个观点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理由很简单:它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定期的、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但是,这是一张特殊的新闻纸,它除了和社会上发行的其它新闻纸有许多共性外,还有明显的个性。首先,它姓“企”,读者对象是企业内部职工,而不是整个社会读者。其次,经济上不是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办报也不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第三、它的报道特征是全国或地方综合性、专业性报纸很少涉猎的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第四、发行范围多数企业报仅限于本企业,发行一般不通过邮局。有鉴于此,决定了企业报的两重性: 从编辑思想看,一方面它类似于社会上发行的政治性报纸,诸如各级党报。另一方面,企业报又时常表现出业务性很强的专业报纸的性质。因为企业是以生产和经营为目的的社会团体,它所办的报纸必须将侧重点放在本企业的经济、技术的轴心上,而且,只有围绕着这个轴心办报才能受本企业职工所欢迎。由于社会上发行的各级党报也发行到企业,并影响和作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我国的报业结构来看,企业报在数量上仍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无论是与都市报、城市晚报、生活类报纸相比,还是与各级党报相比,企业报在报纸规模、经济实力、新闻资源、技术条件、人才结构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因此,用“夹缝中求生存”来概括目前企业报的困难处境并不为过。基于这种处境,再加上由其性质决定,企业报单靠广告收入无法维持正常的出版,必须得到企业物力财力的支持,在企业中是个花钱而不挣钱的单位。因此,有人开始对企业报还有没有必要办产生疑问。这种疑问似乎有一定道理。信息传播途径在今天日益丰富多彩,人们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