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主题的产生 开学正是春节过后不久,不少家长让小朋友带了不少糖果来幼儿园。幼儿都很喜欢吃糖果,于是老师也把糖果作为奖品,谁表现好、谁吃饭吃得好、谁遵守纪律了都可以得到糖果。当幼儿拿到糖果后都会互相比较手中的糖果,“我的是草莓味的!”,“我的是巧克力!”,“我的糖是心形的!”……  相似文献   

2.
呵呵,明天就是“六一”了,真期待呀!豆豆有没有参加什么节目表演啊?哎,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像我呢!没……哼,你就喜欢吃那些甜腻腻的东西。妈妈,你炒的肉丝太咸了。哈,好多同学都喜欢哦!明天我们班发的“六一”礼物就是水果蛋糕和巧克力呢。呀,光想都美死我了!哎,幸福呀!我们那时候只发了几颗硬邦邦的糖,我都还没舍得一下吃完,吃了一个星期。你们还好,发的是糖,我们发的是冰棍儿,想留也留不住啊!啊?!冰棍儿和糖也挺不错的嘛!你吃冰棍儿和糖果,我们吃你的蛋糕和巧克力。你要觉得冰棍儿和糖果好,那咱们就换换。“六一”到了。你不吃的话给我吃…  相似文献   

3.
球是幼儿很熟悉也很喜欢的玩具,但不少幼儿缺少玩球的技能。为此,我尝试着开展了以“把球玩起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4.
我园开展的是综合主题活动,因此,我们常常围绕某一主题创设主题环境。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喜欢……”时,我们让每个幼儿把“我喜欢的自画像”张贴在活动室的走廊上,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东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弟弟洋洋的生日,姑妈准备了好多我们喜欢吃的零食。当然还有很多糖果啦!一共21粒。舅妈让我和洋洋借助糖果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夺宝”。游戏规则是:两人轮流取巧克力,每人每次只能取1粒或2粒,谁能取到最后1粒谁就获胜。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规律,我就试着去找。于是,我和自己玩起7“夺宝”的游戏。玩着玩着,我眼前一亮,规律找到了!只要让对方先取,我就一定能拿到第3粒。  相似文献   

6.
小班的第一次撕纸课,我让幼儿随意撕纸后再学撕面条。我说:“比一比,看谁撕的面条又细又长。”孩子们非常认真专心地撕着,有的幼儿把撕下的纸面条摆放得整整齐齐,可有的幼儿却把撕下的纸屑满地乱丢。看着满地的纸屑,我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时,冯佳小朋友说:“老师,我们把面撕好了,等会儿您煮了给我们吃啊!”我灵机一动:嗨,有了!就马上接着冯佳的话说:“好,你们把面条撕好了,老师这就煮。”我把圆凳翻过来当炉灶,把盒子放在上面当锅,对小朋友说:“锅里的水开了,快把面条拿来煮啊!”这一下  相似文献   

7.
角色转换     
幼儿喜欢模仿,尤其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在家庭生活中,我经常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和孩子进行角色转换,收效甚佳。儿子不喜欢吃青菜,这曾让我非常苦恼。一天,菜汤刚端上桌,儿子就喊:“妈妈,俺不吃青菜,你给俺拣出来!”我灵机一动,对儿子说:“常问,我来当宝宝,你来当妈妈好吗?”儿子眼睛一亮,爽快地说:“噢!”我便学着儿子平时的样子,扭着身子,撅着嘴说:“俺不吃青菜!”儿子笑了,马上“教育”我:“青菜有营养,可好吃了。你看妈妈吃了它!”说完,就端起汤碗喝起来,一会儿功夫,一小碗汤就喝了个底  相似文献   

8.
这些天学生到我的办公室里来,都会被我桌上的个性小相框吸引。“这是二年级同学做的吗?”“哇,真漂亮!真有个性!回去我也去做一个!”“哈哈,这是包装绳哎,这是毛线,这是纽扣。还有,这是糖果上拆下来的丝带小花,这种糖果我也吃过,可惜小花丢了!”“这张照片拍得真有趣。”他们七嘴八舌地争论着,不时地还会问我:“老师,我们什么时候也做一个?”我总是笑着说:“这个嘛,很容易,上了二年级你们也做!”嘴巴里说着,心里美滋滋的。想起来上这节课本来是让我很头痛的,动脑筋改动了一下,没想到,效果这么好,真是值得!  相似文献   

9.
开始吃副餐了,今天吃的是苹果,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十分钟之后,不少幼儿都吃完了,我一边提醒他们将果核送到纸篓里,一边要求吃得慢的幼儿抓紧时间。当我走到陈笑的身边时,发现他才吃了三四口。“陈笑,你怎么搞的,才吃了这么一点?”我不由得抬高了嗓门问道。“我咬不动。”他一边可怜巴巴地看着我一边怯怯地回答。我仔细一看,不觉吃了一惊,原来他  相似文献   

10.
在泥工课上,我教小朋友用橡皮泥捏“糖果”,我先出示“糖果”让小朋友观察,看着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糖果”,小朋友馋得直咂嘴巴,不由得撅起鼻子嗅嗅“糖果”诱人的气味,含着口水说:“哇,好香、好甜呀!”我说:“我们一起捏香甜的‘糖果’吧!”小朋友都在精心制作“糖果”,不一会儿,粒粒逼真的“糖果”做成了。我们将“糖果”摆在桌面上欣赏起来,望着色形味俱佳的“糖果”,小朋友眉飞色舞地议论着,好像在参加糖果展销会。这时我看见滨滨小朋友好像嚼着什么,我说:“滨滨你吃什么?”他忙将嘴巴捂起来,我跑过去一看,原来他…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一个小孩在吃糖果,我问他是谁给的。他很得意地说:“是‘糯米鸡’生日请我们吃的。”我好惊奇,问该班的老师是怎么回事。她笑着说:“就是×××小朋友,他在原来的班被叫惯了,调来这个班后小朋友一直都这么叫他。”  相似文献   

12.
午饭后,我看见盥洗室水槽里有许多被倒掉的菜。心想:这是哪个孩子不爱惜菜肴,我要好好教育他。于是我来到活动室,问:“水槽里的菜是谁倒的?”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佳佳!”“这样做对不对?”孩子们仍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我轻轻走到佳佳身边说:“佳佳,下次可不能再把菜倒掉了!”佳佳点点头。过了几天,我又发现水槽里有被倒掉的菜,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决定针对倒菜的事展开一次讨论。当我把水槽里的菜拿到了幼儿面前时,活动室里顿时沸腾了。“谁把菜都倒掉了?”我便趁势引导幼儿猜想倒菜的主要原因。“不喜欢吃。”“不想吃。”“吃…  相似文献   

13.
选家长     
星期天,我们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评选活动———选家长。校有校长,班有班长,可我们家的家长是谁呢?直到今“那还用说!当然是我喽。你没看见户口簿上‘户主’一栏上写着我的名字嘛。”爸爸振振有词地说。“不对!是我!每次家长签名你都让我签,这不是也表明你承认我是家长吗?”爸爸的话音刚落,妈妈就嚷开了。“好了,别吵了,我们来个民主推选,谁的票多,谁就是家长!”我说。“好!”爸妈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毛遂自荐,选自己!”爸爸不紧不慢地说。“当家长是苦差使,怎么能让你当!还是我当!”妈妈急忙说“还有你一票呐。”他们急切地望着我。我…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天气变化大,不少幼儿罹患了感冒,带药回园的幼儿较多。这段日子天气稍转好,患感冒的幼儿虽然也减少了,可带药回园的幼儿却不见少,他们带回的多数是枇杷膏、夏桑菊冲剂和维生素类的药。我班的药箱都被塞得满满的,令我感到好生奇怪。“请今天有药带回园的小朋友过来老师这儿吃药吧!”午饭后,我的话音刚落,好几个幼儿马上围过来,兴高采烈地交谈着:“今天我带药来了,我的药是甜的!”“我也有冲剂带来,也是甜的!”……大家的话里边都透着喜悦。我越发奇怪了:为什么小朋友会喜欢吃药呢?而且还特别喜欢把药带回幼儿园呢?莫非……给幼儿一一…  相似文献   

15.
永康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都”,我们幼儿园就在“中国科技五金城”旁。许多幼儿家长从事五金行业,他们常给我们提供各种适合幼儿操作、探究的工具、材料,还给我们带来许多五金方面的知识经验。这些都成为我们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和特色区域活动的优势。一、主题探究活动我们在选择主题探究活动内容时,以丰富的“五金资源”为切入点,引导幼儿关注、探究身边的科学。为了有效利用资源,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中国科技五金城”,走访了名产品展馆、五金历史博物馆与五金市场,让幼儿亲身感受丰富的“五金世界”,了解相关的五金知识与产品。展馆里琳琅…  相似文献   

1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对这些事物的探究能激发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热情。”因此,我们选择了农村幼儿身边常见的、能够接触的农作物水稻作为探究对象,以幼儿常吃的米饭为切入点,开展科学主题探究活动。让幼儿在积极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探究、了解水稻,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左手漫谈     
现在左手队员听令!“Yes,Sir!”(异口同声)开始点名!“是!”“我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我是小指,报告完毕!”常言道:男左女右。我的朋友们想要了解我的左右手,因为我是男孩,所以要召集你们。现在你们愿不愿意为我的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呢?“Noproblem!”不错,看你们个个都很有精神,那么谁先开始呢?“小弟说吧!”“让大哥先说吧!”“不,不,不,还是四弟先说吧!”既然这样,我们先让小指开始吧!“我啊?我,嗯……”小小,别紧张,放松,他们都是好朋友!“嗯,那好吧!我叫小拇指,我是老小,我比较喜欢唱歌。我是很柔弱的,一不小…  相似文献   

18.
吴为 《湖北教育》2006,(12):54-55
班里的幼儿一有空就围在自然角观看小蝌蚪。幼儿都喜欢给小蝌蚪喂食,可是谁也说不清蝌蚪到底喜欢吃什么。有的说,小蝌蚪是吃草的;有的说,小蝌蚪喜欢吃糖;有的说,它们喜欢吃巧克力。于是,我帮助幼儿找来他们讨论时所说的物品,让幼儿自己喂一喂小蝌蚪,  相似文献   

19.
“三无”产品?快送工商局!!先别,还是听我慢慢解释给你听!今天,老师让我们当了一回录音机,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谁的记忆力好。这次,由我先来当录音机,徐源是我的同桌,他这个录音机的主人当得实在不合格。他先用笔狠狠地扎了我的食指一下——那可是录音键啊!哼,哪有这么当主人的,不好好爱护录音机,寿命可是会缩短的!!我要报复!“我叫刘璐。”他开始录音了,“是南师附小六(1)班33号的一个人。”什么人呀,乱编,呆会儿看我怎么整你!!!“我很喜欢吃,所以很肥!”什么话!如果我不是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刘式录音机,早就和他打舌战了!!!接着后面又是一大串…  相似文献   

20.
有幸参与第二届“小金星·海西杯”全国幼儿主题绘画大赛评审工作,我收获良多,对幼儿美术教育有了直观的了解。首先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品量大,参与的人数多,说明美术教育的土壤好、教师重视、家长热心。另外,各方对作品制作都很重视,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这对幼儿美术教育来说很不容易。现谈谈我在大赛评审过程中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些感受,希望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