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名作,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写的一篇游记,文中的小石潭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水潭,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有人专门对小石潭进行考证,发现并没有柳宗元笔下那么美,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水潭。为什么柳宗元能把它写得如此美?这是因为作者所写的小石潭不是生活中的小石潭,而是作者心中的小石潭,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观照的对象进行艺术修复的结果。艺术修复,就是创作主体对生活中摄取的原始素  相似文献   

2.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这篇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小石潭清幽的环境,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孤寂凄凉的心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中,开创了散文发展的先河,成为文学艺术的珍品。就其艺术价值而言,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描绘小石潭的美景,给读者创设了无限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3.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所写的《永州八记》之一。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寄托了作者凄切抑郁的情感,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相似文献   

4.
唐代散文大师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精品,充满诗情画意,脍炙人口,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篇游记全文不足二百字,以写景为主,却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幽邃。作者饱藏浓墨着力描绘小石潭的石之奇、水之清、鱼之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7,(12)
【教学目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刻画出凄清的境界,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抑郁忧伤之情,一直吸引着元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课教学准备通过诵读和展示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让学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6.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创作于作者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淑文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作者因为政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艺术独创性的一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文中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石至奇、水至清、鱼至乐、境至凄。  相似文献   

8.
《小石潭记》一文景物描写精细、准确、隽美、奇特,让人如临其境,实属山水精品。单看这些,给人一种欢快愉悦之感,但这能不能就作为文章的主旨呢?  相似文献   

9.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究其原因.是因为柳宗元在继承前人山水游记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一次随堂观课透射的问题 一次常态观课,教师执教的内容是《小石潭记》。下面是教学片段: 师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地处荒野、人迹罕至,无人赏识,“养在深闺人未识”。潭的命运不正是人的命运吗?所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景色分明是作者心境的投射。课后《江雪》也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同学们能读懂这首诗吗?  相似文献   

11.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其中的写景艺术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从写景的角度、写景的技巧和写景的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拟对其写景艺术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永州八记》是作者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一组山水游记文。这组山水游记文是根据作者发现景物的先后连续写成的,分看各自成篇,合看乃是一幅连环的山水图画。本篇所记的主体是“小石潭”,而其题目在“小石潭”的前面又加上“至小丘西”几个字,是与《钴鉧潭西小丘记》相衔接的。下面对这篇作品略作分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这里实在把小石潭的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政治上失意,故寄情山水之间,历游永州的奇山异水,观赏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描绘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借景抒怀,为后人创作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谱写了一篇篇优秀的山水游记。其中《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美散文。它表现了作者对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高深的文化涵养。  相似文献   

14.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创作于作者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淑文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作者因为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不得不寄情于山水,在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中寻找精神寄托。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来抒发自己政治上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过:音乐是听觉艺术、时间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艺术是相通的。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有个性也有共性。如果能在教学中利用这一特点——音画同构,使其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不是能相得益彰吗?  相似文献   

16.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这篇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小石潭清幽的环境,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孤寂凄凉的心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  相似文献   

17.
《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作者观察入微,描摩细致,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它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独特体验。面对一篇学生已经上过的课文,面对一篇我第一次授课的古文,面对新课程的一系列新理念,我如何把这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庭园设计艺术中很讲究“借景”。所谓“借景”,就是将远处的景物,“借”,来纳入有限的个体庭园中,使远处景物和个体庭园在观赏者的视野里有机融合,构成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这种“借景”手法,在我国古典散文的景物描写中也时有运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就是一例。作者在《小石潭记》中首先描写了小石潭本身的美景:潭水——清澈见底;游鱼——时动时静;树蔓——参差披拂;近岸——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可谓细腻生动之致。但是这些景物都仅仅是限制在小石潭的范围之内的。接着,作者又为我们展示了遥远处的一幅绝妙景致:  相似文献   

19.
一、课文悟读“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是现代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诗中喻潭为梦,自有作者的追寻。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简称《小石潭记》),同样让我们认识到:一潭如梦。《小石潭记》作于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即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柳宗元满腔的政治热情及高远的政治抱负横遭恶势力的打击,可知其抑郁愤懑。而他借游遣闷时所见的小石潭,虽位处荒郊,但能得自然造化,毫无拘束地尽展风貌;其水,潺潺流淌而…  相似文献   

20.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柳氏于唐顺宗年间参与王叔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而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形诸笔墨,写下了不少优美的游记。《小石潭记》作为其中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千古流传。那么它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