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郁孤台,在赣州市内贺兰山上。始建于唐代。苏轼、赵、彭汝砺等多有吟咏。南宋淳熙三年,辛弃疾怀着一腔忧国忧民的愁绪,登上郁孤台,赋《菩萨蛮》一词,遂成千古绝唱,郁孤台也因此名闻遐迩。此后八百余年间,题咏甚多。  相似文献   

2.
与稼轩对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大风起兮云飞扬。寒风中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相会。八百年的光阴在郁孤台上刻下一道一道时光的裂痕。风中,辛弃疾如墨云般的长发随风飘扬,他凝重的身影在郁孤台上徘徊。  相似文献   

3.
郁孤台之魂     
佚名 《初中生》2006,(9):12-15,7
①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 ②八百年的时光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在台上徘徊.  相似文献   

4.
郁孤台之魂     
佚名 《初中生》2006,(3):12-15,7
①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 ②八百年的时光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在台上徘徊。  相似文献   

5.
与稼轩对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大风起兮云飞扬。寒风中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相会。八百年的光阴在郁孤台上刻下一道一道时光的裂  相似文献   

6.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忘记了自己是从什么时候起知道并爱上辛弃疾的了,忘记了小学学他的第一首词是什么,忘记了他出生于哪个朝代,甚至忘记了他字甚号谁……总之,唯一记下来的就只有他的名字:辛弃疾。  相似文献   

7.
郁孤台之魂     
几百年的光阴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葺,辛弃疾凭栏远眺的身影却仍在台上徘徊。你还俯望着江水吗?这江当然不是几百年前的江了。几百年前,金兵入侵,生灵涂炭,你在叹息那清清的江水里有多少行人泪吗?你还在倾听对岸山中的鹧鸪声吗?读着你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再拾眼望去,郁孤台灰暗、凋敝、破旧,一片衰败,写满  相似文献   

8.
郁孤台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江南楼阁数不胜数,但无论是黄鹤楼还是滕王阁,都没有郁孤台这样忧郁孤寂的名字,也怪不得辛弃疾为它留下如此沉重的诗句了.  相似文献   

9.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辛弃疾即景感事的名作,对这首词的表达方式,万骏云先生是这样认为的“全词用的是比兴手法。周济<<宋四家词选>>说‘借水怨山’就是说的比兴手法.”“‘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  相似文献   

10.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词,表达了作者在登临怀古之际,对抗金壮志难以实现的优愤心情,成为千古传唱的佳作。词中所咏“郁孤台”,也由此名闻遐迩。 郁孤台地处赣州市城西北的贺兰山上,因其山郁然孤峙,筑台山顶,故以得名。台高十七米,共三层。整个楼台朱漆碧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远远望去,犹如一只腾空起舞的凤凰。登上楼台的最高层,五岭三江之秀,城市风光之美尽收眼底。举目远眺,虔州八景一一在目;环顾左右,章、贡两江萦回而合,汇成赣江,滚滚北去;抚栏(亻宁)立,清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恰。每天到这里登临观景的游人,络绎不绝。 郁孤台始建何年,已无法考证。唐代宗时(公元  相似文献   

11.
笔者参加过某校的一次语文公开教学课,教的是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整堂课上得很成功,快要下课时,执教者让学生质疑,问还有什么问题?一个学生突然发问:“郁孤台是谁建筑的?”这是课本上没注释、参考书上无答案的问题,在场听课的教师都为执教者担心,可是这位执教的老教师胸有成竹,不加思索很快回答了学生这个“怪问”:“郁孤台本是古代就有的,在贺兰山顶的一个小山包上。后来宋朝的曾慥在这儿增筑了两个台:南为郁孤,北为望阙。”一下课,许多  相似文献   

12.
原诗展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筠宋·辛弃疾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会碰见一些名词性短语。比如:“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句中的“郁孤台”是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西南,又名望阙台。这一名词性短语不难理解,读者都能一望而知。但是,在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往往较多地使用名词性短语的简化式,这就给阅读和理解增添了不少难度。比如:“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宋·苏轼《游金山寺》)这句中的“中泠”是古泉名,在金山西北处。诗人在这里没有完整地写明是中泠泉,而仅用了“中泠”。如果没有注释,一般读者就会颇费思量。这种把名词性短语中的中心词简化和免用,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我们把这种语言现象姑且称之为“名词性短语的简化式”。  相似文献   

14.
章江和贡江从遥远的群山之间逶迤而下,跌宕起伏,千回百转,在风景秀丽的赣州八境台下砰然合流,形成了波涛滚滚、奔腾不息的江西母亲河——赣江。当记者一行乘车途经赣江源头的郁孤台下时,不由得想起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思绪还沉浸在这词句的意境中时,车子已在记者此行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14,(29):80
此词写词人登郁孤台(今贺兰山)远望时,有感而发,借景抒情,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写景,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郁”凸显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开篇,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进而写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故词人又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行  相似文献   

16.
从意象角度对辛弃疾词做出了新的阐释,力图在前人对辛词词风概括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从意象角度找出其词风来源,以使辛词读者的感性体验有所根本。  相似文献   

17.
郁孤台之魂     
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八百年的时光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仍在台上徘徊。你还在眺望着江水吗?这江当然不是八百年前的江。八百年前,金兵入侵,生灵涂炭。你叹息那清清的江水中有多少行人泪。如今,废城墙外建起了一座华丽的人行桥,桥上行人不断,桥下市船相连。你还在倾听对岸山中的鹧鸪声吗?对岸的鹧鸪曾为你的壮志抱屈,与你"天凉好个秋"的心曲唱和。今天你的鹧鸪已飞入历史的深处。对岸陈列的是工厂、民居,鹧鸪的子孙们只在更远的山林中吟哦古调。  相似文献   

18.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之一。原文是这样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里说:“《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音汤)鎝(音踏),未曾有也。”意思是说,这首词如钟鼓宏声,震人心弦,在宋词中是很少见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词,先简要介绍一下作者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他出生在北宋灭亡后的第  相似文献   

19.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英雄词人辛弃疾早期词的代表作之一。从微观层面看,词作中的文人"悲秋"意象群、游子"怀乡"意象群和英雄"失志"意象群,渲染出一种抑郁、沉凝的悲凉意境。这三个意象群,与桓温、张翰、许汜三个历史人物的典故相互交织,营构出辛弃疾内心世界中三个维度的两难处境与矛盾心态。从宏观层面看,我们把这首词放在辛弃疾任职建康期间词作的整体架构中,则更容易理解词中所显露的矛盾心境。这种矛盾心境,是辛弃疾任职建康期间的现实处境和心态的真实反映,也是其英雄之词的基本格调和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辛弃疾即景感事的名作,对这首词的表达方式,万骏云先生是这样认为的“全词用的是比兴手法”。周济《宋四家词选》说“借水怨山”就是说的比兴手法。“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二句用的是直书期事的赋笔。 (《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版,苏救版《唐诗宋诃选读教学参考书》选了此)薛金星先生主编的《中学教材全解》也认为“辛弃疾此有《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手法,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之瑰宝”,“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其实,这首词既没有运用比兴手法也没有运用赋笔。[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