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用一套氧气收集装置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过程。通过结果分析可知。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20W-200W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氧气量由1.87mL升至20.3mL;随着加入的NaHCO3溶液从0mL到100mL,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氧气量由0.03mL升至15.0mL;在0℃-4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氧气量由2.9mL升至21.67mL;经过重铬酸钾过滤后(红光透过)的光合作用放氧量比用氨饱和的4%硫酸铜溶液过滤后(蓝紫光透过)的放氧量高(18.67mL〉12.33mL)。  相似文献   

2.
浙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58页“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探究活动实验,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方法是: ①在烧杯中放入水和金鱼藻(或其他水草)将漏斗盖于其上,再将盛满水的试管罩在漏斗上。  相似文献   

3.
中学化学教材在讲授氨气的性质时指出:"在通常条件下,氨气在氧气中不发生反应;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H2O,并放出热量。"但也有很多教辅书的习题中出现了"氨气在纯氧中能安静燃烧,且生成N2和H2O"。为了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让实验事实说话,笔者通过研究,创新设计了一个简易的实验装置,能非常方便地演示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氨气确实在纯氧中能安静地燃烧,而且现象十分  相似文献   

4.
1教具装置图(见图1)2教具特点及用途(1)特点①实验装置填补了"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教具的空白。通过实验手段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是一个与光无关的反应,具有探究性强的特点。②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记录、分析,可更容易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包括一个依赖于光的反应和一个与光无关的反应。③外加闪频控制器电机及遮光板,可对光的  相似文献   

5.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实验之一,由于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无色)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使该实验按常规方法操作时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虽已有许多同行设计了不少改进方法或装置,但也还存在诸如装置复杂,操作不方便,稀硝酸用量大等问题。为了简化实验装置,降低试剂用量,并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中针对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原有实验设计的不足和诸多条件限制,往往导致失败的问题,提出了新的便于操作、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1关于"氧气性质"的实验创新设计(1)设计背景在探究氧气的性质时,一般会安排C、S、Fe三种可燃物燃烧的实验,通过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现象的对比,得出氧气具有助燃性。通常的做法是在三个集气瓶中依次完成,现象短暂且不具有连续性,对比不明显,而且Fe燃烧时对操作要求较高,容易失败,硫的燃烧也会产生污染。是否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完成课本中有关氧气助燃性的相关实验,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操  相似文献   

8.
亚甲基蓝是一种深绿色有铜光的柱状晶体,溶于水中呈蓝色。亚甲基蓝在碱性溶液中会被葡萄糖还原成无色物质,使得溶液颜色消失。而所得的无色物质又极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重新生成亚甲基蓝,从而使溶液恢复蓝色,以此反复,直到葡萄糖或氧气消耗殆尽,此实验被称为"蓝瓶子"实验。虽然此实验操作简易,但对反应物浓度有一定要求,我们通过更换还原剂,使用维生素C代替葡萄糖,该反应无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精简了步骤,并减少了物料投入,使得该实验更绿色,更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普通小型幻灯机是一般中小学校必备设备,利用它对几个效果很不理想的中学化学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基本装置利用普通幻灯机可设计成如图1所示的演示装置。幻灯机主要起高倍放大和增加光强度的作用,两面反射镜主要起校正图像和调整投影方向的作用,微型演示仪可用平板玻璃和分隔塑料条自制。2.氯水见光分解的实验在氯水见光分解实验中要看到明显的氧气生成,即使在阳光直射下也需数小时。利用图1装置及图2所示微型仪器进行演示,在数分钟后就能观察到一个个无色气泡产些、长大、最后冉冉上升。(课堂…  相似文献   

10.
在认识叶绿体能产生叶绿素,并通过课本插图学习了叶的光合作用的基础上,为验证光合作用真能产生氧气,使学生亲自体验绿色植物对人类的作用,有效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通过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养成良好科学素养,我们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①金属燃烧器 ②玻璃珠 ③试管支架 ④容器⑤底具支试管 ⑥电极 ⑦电极支架 ⑧底座⑨ 2 5V灯珠 ⑩乳胶管  接线柱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该装置设计原理科学 ,用料取材广泛 ,廉价易得 ,制作方法简单 ,操作方法简便 ,不易破损 ;反应速度快 ,可见度大 ,反应生成的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准确 ,点燃氢气时氢氧焰的焰色真切 ,稳定可靠 ,演示成功率高 ,解决了“水的组成”一节教学的难点。(2 )用途 :该装置适用于师范类大专院校化学专业“中化实验”课程教学及初中化学“水的组成”一节教学演示实验。3 …  相似文献   

12.
利用NO在常温下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2极易溶于水这个原理,设计出装置并通过20组数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的改进方法,完全可代替红磷燃烧测定空气含氧量的装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初中化学上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与老教材相比有较大改变,现象更明显,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观察。但教师的操作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简单。由于要在空气中点燃红磷,生成的P2O5会污染空气,进一步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生成偏磷酸,会危害师生健康。又由于红磷是点燃后再伸入到集气瓶中,而橡胶塞与导管连接着,要快速完成该操作并不是很方便,稍有不慎,就会使测得的氧气含量准确性降低,甚至导致实验失败。为了加强学生的环保与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对该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七年级生物新教材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进行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演示实验。教材采用将沉水植物置于玻璃水槽,上罩短管漏斗,再用盛满水的试管套在漏斗上,然后将装置放于阳光充足的环境接受光照,待收集约1/2管气体后,倒转试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该气体是否为氧气。上述方法的缺点是:收集气体缓慢效率低,检验气体步骤较烦琐。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设计在简易气体发生器中、氧气存在条件下 ,铜和硝酸反应 ,从而引发一系列变化 ,观察到有趣的振荡现象。实验装置和药品1.装置 :简易气体发生器 ,如图 1。图 12 .药品 :硝酸 ( 1:1)、紫铜粒 (导线铜芯碎段 )、氧气 (预装在简易贮气瓶中 )。实验步骤和现象1.步骤 :在实验装置的隔板上铺一层铜粒。打开 A、B阀门 ,通入氧气 ,排出空气。关闭 A、B阀 ,撤去氧气源。在漏斗中加入预先量好的硝酸 ,体积等于 V (参见图 1) ,刚够淹没铜粒。先打开 B阀 ,再打开 A阀 ,让硝酸顺着漏斗颈流入试管 ,当硝酸与铜粒接触时马上关闭 A阀。细心观察漏…  相似文献   

16.
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内容,在初中植物学第四章,小学自然常识第四册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要求进行实验。这些实验的一贯方法是用广口瓶或烧杯、漏斗等简单器皿。但由于这些器皿体积小,放入其中的植物少,实验装置气密性能差,一般完成一个实验的时间需12小时以上(教师要在实验前一天进行准备),而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极少,达不到教材要求的教学效果,有时往往失败。 我们研制的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演示器,是实验效果较好的仪器。用一套仪器可完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三个演示实验,每做一个实验的时间一般都只需30分钟,教学效果较好,现已申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7.
1 仪器装置图 (图 1 )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 )特点 :①本教具把氧气的制备简化成试管实验 ,而且免去了加热操作 ,方便即需即制。②本教具在进行物质燃烧条件实验时 ,突出了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但达到着火点而不与氧气接触 ,白磷仍不能燃烧。③本教具通过较简单的实验操作和明显的实验现象 ,说明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④本教具在进行燃烧实验时 ,学生可观察到白磷在水中燃烧的特殊现象 ,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⑤本教具中仪器通过专用仪器架固定成一整体 ,使实验能…  相似文献   

18.
高一化学教材《碱金属》一章 ,就实验方面而言 ,我觉得现行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 ,具有以下几处明显的优势 :①每个实验均附有实验装置图或实验过程示意图 ,更有利于教材的施教和学生的学习 ,在抽象文字叙述的基础上增加简明具体清晰的示意图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兴趣。②增加了Na2 O2 与水反应所产生的热和氧气能引燃脱脂棉的演示实验 ,增强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也加深了对Na2 O2 与H2 O反应的认识和强氧化剂与可燃有机物混合易燃烧爆炸的认识 ,有利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加了Na2 CO3 、NaHCO3 与稀盐酸反应的学生实验 ,能加…  相似文献   

19.
喷泉装置的另几个用途赵玉贵(山东新泰二中271212)喷泉装置除用于氯化氢、氨气的溶解性实验外,根据它的构造特点还有其它用途,现介绍如下.1.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比取一250ml干燥平底烧瓶,在瓶底放入豌豆粒大的白磷,烧瓶口塞上单孔橡皮塞,孔内装...  相似文献   

20.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方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光合作用要正常进行必须具备光照、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这四个基本条件,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和氧气。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