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析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起,中国正式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有了历史性的迈进,对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并对其前景做了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世界商业语言同一的要求越来越为迫切,会计准则作为世界商业语言,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本文是通过对新准则的研究,结合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资产减值准则、企业合并准则等相关准则的变化,分析新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和特殊性,并分析提出趋同的动因,使之更好的理解新准则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并能够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对企业会计准则产生了逐步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会计准则的规范和统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China Accounting Standards,简称"CAS")的国际化进程是无法避免的。虽然,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在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道路上,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要解决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问题,不能单单只分析会计准则本身的差异。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准则制定模式差异分析,面向未来的准则制定模式的改进方向,提出了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改革的措施与原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如何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是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我国会计环境与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环境还存在很大差异,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在不盲目照搬国际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排除困难,使我们的会计准则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5.
探讨我国企业新会计准则的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加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会计准则不可避免地将面临重大的调整和改革.本文阐述了新准则的特点、实施新准则的意义,井对会计准则革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莉 《科教文汇》2009,(36):25-26
2006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国际趋同。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要想达到会计国际化首先要求报告会计信息的语言达到国际化,这必然需要会计双语教学进行支撑。本文针对我校中新合作班联合办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索和探讨,在此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改进会计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浅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阐述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基本动因后,揭示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快速的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体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拓展改变了会计定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势在必行.文章主要在改革背景、标志成果、改革动力三个方面阐述中国企业会计规范的变迁与演进,并简单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会计工作务必紧跟国际步伐,因此修改制定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势在必行。2006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使我国会计制度基本实现国际趋同。本文以无形资产新准则为例,浅谈我国无形资产新准则的国际趋同,同时对无形资产新准则中仍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以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为前提,以会计准则的变迁为主线,通过分析变迁的原因及欧美国家的变迁模式和结论,对我国会计准则的趋同提供了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力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3):175-176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特征要求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其运用的范围和程度也就成了衡量一个国家会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特征要求在我国当前经济背景下运用公允价值,必须充分关注所面临的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和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一体化、资本市场国际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中国会计准则的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近,潮流所向。我国应积极投身于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协调中,不断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也必须兼顾我国的一些特殊国情,在会计准则体系修订中保持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新的会计准则在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中的重要性,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国际化的主要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颁布及后期的执行实施,我国会计将在实务和理论等领域与国际通用语言相趋同。新的会计准则将有利于解决新的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如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剖析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已成为一大趋势.中国正在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国际化道路,但在会计准则国际化具体运用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全面地总结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根据目前中国会计国际化协调的发展现状、促进和阻碍会计国际化协调的因素、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会计准则国际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在介绍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国际协调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阐述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浅谈了几点建议与策略。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根据目前中国会计国际化协调的发展现状、促进和阻碍会计国际化协调的因素、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正是在会计的国际协调和趋同的大背景下,同时考虑我国的特殊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颁布的。它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的里程碑,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并在最后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范围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