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近年来金融机构体系中外汇占款数额不断上升,由此所产生的货币供应的冲击效应明显,房价、股价等资产价格均呈现快速上扬趋势.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外汇占款对资产价格作用影响的具体传导途径及作用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诸如商品房价居高不下,财政收入不足等问题,本文对影响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税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促进房地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的居高不下的房价,本文深刻剖析了房价上涨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后寻找出了当前高房价的主要幕后推手--分税制的存在以及其主要缺陷,明确了要遏制房价的过高及过快上涨,就必须要着手改革我国当前的税收结构,同时本文也对控制"高房价"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筹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房地产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合理利用税收筹划,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于帮助房地产业走出困境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从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住房市场量价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模型,将宏观调控政策视为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外生干预事件,利用时间序列事件分析模型评估干预事件对住房市场量价的冲击效应.全国层面的分析表明,干预事件短期冲击影响较强,长期持续效果有限,对市场有微调作用,不能决定市场整体走势;针对供给方的政府干预更容易对住房价格运行产生持续、长期的影响.城市层面的实证结果表明,信贷政策对5城市住房价格产生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短期脉冲效应,“国八条”和“国六条”对城市房价与交易量有短期和长期冲击效应,但显著性不强.干预政策在不同城市的影响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没有交叉,营业税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每个环节都是以营业额为税基,不能抵扣已经缴纳的税收,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增大企业的税收负担。"十二五"期间在上海交通运输行业试点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相关数据,通过对行业税负的测算,分析改革前后交通运输行业的税收负担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8,(4):44-48
在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历年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测度的基础上,构建空间Durbin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城市产业结构特征对房价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程度的提升会对城市房价产生正向影响作用,而对周边城市房价具有抑制作用。根据实证结果从加强统筹规划与城市之间协作,因城施策,合理实现产业结构转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税收活动中广泛存在于各领域的寻租行为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发生寻租问题的根源,同时就防止寻租问题的产生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税是我国税收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税收征管改革的进行,依法治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它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有效逐步消除两税并行体制下经济发展障碍、改善重复征税问题、完善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与国际税制接轨的重要举措。我国实施"营改增"试点改革后,学者对该项改革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策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对该项改革对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企业税负、会计处理与会计报表、财税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策的研究进行归纳评述,认为学者的研究在肯定"营改增"改革的正面效应的同时,着重分析了改革产生的负面效应及对策,并分析了以上研究存在的不足。文章提出后续研究的视野,应当拓展到全面推行营改增后的房地产业、金融业、旅游等生活服务业,以及税收征管体系建设如何保障"营改增"政策的平稳过渡、增值税立法等方面,研究方法上注重实证研究和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八条"的公布以及上海和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对个人住房开征房产税试点工作的推进,西安市等省会城市开征房产税即将提上工作日程。然而,此次试点所实施的房产税政策是否适合西安实际情况,值得研究。文章认为房产税政策须考虑各地实际,谨慎从事,建议将西安市列为国家第二批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城市,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有效供给,实现"房可廉租",间接引导居民"买房"消费习惯,以缓解市场高房价与政府土地财政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城市环境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分布不均,加剧了环境对城市房价空间差异的影响。探索环境对房价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改善环境资源的空间配置,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略梳理了环境对房价影响涉及的几个理论视角,系统总结了环境对房价空间差异的正面、负面和综合性影响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作出初步的展望和思考。研究表明:国际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环境对房价的综合性影响,主要从水污染、噪声污染、固废污染和电磁污染等4个方面测度了环境对房价的负面效应;关注环境与住房的属性特征和环境景观可达性对房价的作用。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主要考察环境景观对房价的溢价效应;相关研究存在研究系统性不足,研究方法较单一,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未来关于环境对房价的效应研究需完善系统性的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上应该考虑数学模型与行为分析验证的结合;研究内容上重视人的“环境心理感受”及其在房价上的反馈,加强环境对房价低值区的影响研究,关注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城市房价空间差异及其环境影响分析,重视环境、住户、房价相结合的微观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旨在为促进国内二手房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我国一二三线城市共20370条二手房交易数据为样本,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将政策与市场相结合进行研究,采用Python2.7进行词云和K-means聚类分析,利用SPSS Clementine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结论]宏观政策下我国二手房交易市场总体健康,自住需求大,但旅游城市房价居高。提出加强旅游城市的土地监管与房价调控;构建房屋核心价值评价指标;二手房购房相关税采用累进税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31个省(市、区)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住房市场投机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重点分析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住宅价格中投机成分及其区域分布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适应性预期和投机行为在1999-2007年中国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然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真实需求的萎缩才是导致中国住房价格中投机成分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与繁荣时期不同,2007年住房市场的区域差异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杜聪  王峤  刘修岩 《科研管理》2020,41(7):110-119
 较强的住房供给约束会带来城市房价激增,这会不会造成对创新要素的挤出,从而导致城市创新脚步放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首先阐释了住房供给约束推高房价,从而挤出创新活动,并导致创新产业在未达到成熟之前过早分散化的理论机制;进而基于2006年-2013年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工业行业创新指数数据,采用不可开发土地比例和国际钢材价格等外生冲击作为工具变量来识别住房供给约束对城市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供给约束通过推高房价会极大的挤出城市的创新活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一挤出效应背后的机制之一可能在于,较强的住房供给约束会导致创新产业在其创新活力尚未充分发挥之前,过早的被从多元化大城市挤出到专业化中小城市,即出现了创新活动的过早分散化现象。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从推动住房供给侧改革,实施差异化住宅用地供给策略和构建城市群协调创新网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剩富  张鹏  邹秋丽 《资源科学》2021,43(4):790-798
探讨教育资源差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市江岸区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16年6月—2018年5月的住房交易数据,从住房建筑特征、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学区特征等方面构建Hedonic模型,探索教育资源差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同时引入政策公告期(T1兀)、政策实...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08-2017年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商品房价格数据与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专利数据进行匹配,基于创新投入与人才政策视角,重新审视房价对企业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企业非发明专利授权量不存在明显影响,但却能显著促进其发明专利授权量和专利授权总量,在考虑遗漏变量、互为因果等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显著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房价对一线城市企业创新具有一定的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对其他城市企业创新则具有一定的先抑制后促进的正U型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带来的成本效应并不会挤出企业对发明专利创新的研发投入,反而房价带来的成本上涨迫使企业增加核心技术创新投入以继续保持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人才政策强化了非一线城市房价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但该调节效应在一线城市并不显著。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玲  朱道林  胡克林 《资源科学》2011,33(9):1684-1690
研究房价与地价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实地楼盘调查和收集得到了北京市城区2001年-2010年的地价和房价数据,采用统计回归及Granger因果分析法,对房价与楼面地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房价的增长拉动了地价的增长,地价又对房价产生推动作用。由于开发周期的影响,地价占房价的比例与从取得土地到售房经历的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研究地价与房价比例关系应以土地购买价格与销售房价来计算比较科学,地价占房价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地价在房价中所占的比例偏低,说明房价存在某种程度的"虚高"。开发商的高利润率、需求大于供给以及住房市场供给结构的不均衡均是房价"虚高"的主要原因。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王美田 《未来与发展》2012,35(6):59-64,74
天然气产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解国家对天然气产业的监管和干预对国家供气安全的长期影响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价格领域和资源税费领域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回顾我国天然气价格规制和资源税费改革的历史,用因果回路图(Casual Loop Diagram,CLD)作为分析工具,分析价格规制和资源税费改革对天然气产业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价格规制和资源税费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系统收集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等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住房税收政策,并对其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认为,美国住房税收政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刺激了人们的购房积极性,抑制了住房的过度消费和投机,在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二手房市场的繁荣。但税收减免受益不均违反了平等原则,过度鼓励购房成为次贷危机发生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