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初中升入高中学习,高一新生势必要经历心理、环境、学法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其中许多新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的茫然和困惑,是高中教师必须面对的.如何让他们尽快从数学学习的困境中走出,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竞争和挑战,是每一名高中教师认真思索和探讨的.本文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总结了四点做法,以帮助高一新生克服困难,走出数学学习困境,尽快完成初、高中的衔接.  相似文献   

2.
朱婉 《考试周刊》2013,(76):64-65
刚进入高中的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学生存在的困难及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和学生共同克服这一困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期望能够帮助高一新生更快地融入到高中数学学习中.  相似文献   

3.
高一是整个高中三年学习和生活的起始年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刚刚初中毕业的学子,胸怀大志,对高中的学习有着饱满的热情,满怀希望,但是当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老师、同学时.会手足几措,当他们面对那么多的单词.那么长的课时,会打退常鼓,然而高一年级的成绩好坏会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产生影响。那么如何才能让高一的新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如何搞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这是我们每一位高中英请教师应该思考并做好的重要工作。下面是我对本班的十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他们的高中入学成绩和半期考成绩对比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4.
陈都龙 《教育艺术》2006,(12):68-69
高一新生是高中阶段最活跃,最有朝气和最有可塑性的群体,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高一新生能否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高一新生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有责任及时了解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状况,在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予以疏导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高一数学学习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期,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一新生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小学、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那么如何尽快适应高一数学学习,我想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自身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习方法.下面我就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给大家说一下.  相似文献   

6.
高一数学学习是高中阶段的关键时期.许多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成绩会大幅度下降,甚至会不及格.普通学生,基础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学习高一数学更是困难重重.怎样才能使他们走出困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各同行商榷.一、加强课堂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习惯及解题方法仍停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刚进入高一,从思想上、学习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一阶段是高中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高中的知识结构和初中的知识结构不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也不同.所以。有的高一新生可能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成绩很好.  相似文献   

8.
数学在学生的高中学习阶段占据重要地位,是一门重要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时需要科学合理,确保学生接受正确的数学知识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对于刚刚进入高一阶段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一时难以转变思维,所以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确保高一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从学生兴趣和思维创新两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相当多的高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本文对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谈谈其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一、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1、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同学们普通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笔者多次听了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教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二,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2、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  相似文献   

10.
高一新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恐惧,许多因素是人为造成的,教师的教学起点太高,把高一的学生按高三学生的水平来要求.实际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1.
新学年伊始,高一新生从不同的学校汇集在一起,开始了新的学校生活。他们对新的学习环境感到新奇,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对起始年级的管理和教育,就成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几年来,我们根据高一新生特点,注意抓好三个适应,为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生活扎  相似文献   

12.
梁常正 《考试周刊》2010,(25):181-181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生普遍感觉地理学科“难学”.尤其是高一地理学习的困难.加重了高一新生的心理压力。而一旦高一地理基础未打牢,将会成为整个高中学习任务的“绊脚石”。怎样才能把地理学得既扎实又灵活呢?本文作者执教初、高中地理多年,根据多年的教学观察.分析了造成高一新生学习地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并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许多高一年级新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令人担忧.笔者为一线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原因总结如下:1.高一新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因为应试和升学的需求,大多数学校重视算法而忽视对数学思想的培养,忽视对数学问题的进一步思考.许多学生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自己  相似文献   

14.
刘佩芳 《考试周刊》2013,(38):108-109
如何顺利地帮助高一新生完成从初中到高中阶段的过渡衔接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关注的问题。如何让高一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过渡衔接,是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要顺利完成这一过渡环节,作者认为初高中英语的衔接,一方面是学生本人要把握的重要过渡期———初中基础较好的学生进入高一尚且遇到许多困难,基础欠缺面大的学生更是困难多多,阻力重重。另一方面是高中英语教师要如何帮助初中各类学生做好迈进高一的这一步,促使学生提高和保持英语学习兴趣,使得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轻松教学,使学生学得愉快而且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5.
彭水浪 《教书育人》2007,(11):51-52
经过紧张的初三生活和中考的激烈竞争,能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这对于一名高一新生来说,的确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当他们满怀中考胜利的喜悦和对高中生活的美好向往跨人高中校门时,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顺利地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适应高中的生活。由于高一新生思想、心理准备不足,理想化的成分较多,因而他们会在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现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成绩下降.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学内容加深,思维要求提高,课堂知识容量增加,老师讲解习题的时间减少,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另外,初中的数学学习方法已不适用于高中的数学学习.下面笔者就高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7.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相似文献   

18.
高一新生,心中充满着对高中生活的好奇与向往,崭新的学习生活给他们带来强烈的新鲜感,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特别是对语文,希望获得和初中语文完全不同的感知世界.如何把握高一新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直成为我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一新生在多年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学习模式,步入高中之后,他们往往会照搬初中的一套学习方式。然而在体验了高中英语课堂并经历了几次月考之后,他们往往感到很迷茫,不知所措。为此,文章将从高一新生英语学习角度去探索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使高一新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少走弯路,真正融入到高中英语学习之中,体会高中英语学习的新节奏。  相似文献   

20.
王勤军 《时代教育》2010,(7):226-226
在初中阶段结束,又一届新生跨入了高中的学府,他们满怀希望地投入了新的学习当中,期待在高中三年的学习当中提升自己的学识与修养.然而刚刚入校的新生们在高一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就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部分学生还产生厌学的心理;教学内容的不适应和学生对此产生的心理变化、初高中教材难度差距较大、课程教学比初中阶段还要紧凑、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不适应等等因素,都困扰着学生的思绪.如何处理新课标下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学习环境,对高中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