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把研究聚焦于"怎么教",忽视了对"教什么"的思考,造成了"非语文与泛语文"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课堂虽然热闹,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提高缓慢,学生学了几年的语文,仍然是"书读不好,文章写不通"。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我认为是教学内容选择不当造成的。语文教学内容还没有着落、还稀里糊涂、还有扭曲...  相似文献   

2.
正一、主题解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如何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学艺术的提升。而对于"教什么"的根本问题却视而不见。王荣生教授曾说过:"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如果连"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都不甚了了,还谈什么教学艺术的提升?可见,"教什么"远比"怎么教"要重要得多。明确了"教什么",才能做到学有目标、教有方向,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为大面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莉烨 《现代语文》2010,(10):55-56
语文教学历来重视"怎么教",忽视"教什么"。在许多语文教师的心目中,"教什么""容易"确定,而"怎么教"似乎难度重重。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中这个"法"那个"模式"层出不穷,至于"教什么"却少有人问津。其实,"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来得重要。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教什么”更多的关乎语文教学的“价值引领”,决定着语文教学的灵魂、高度和品位。在过去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太过重视研究“怎么教”,而忽视了“教什么”。如果我们教学的内容本身就有问题,就像吃了垃圾食品一样,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正效性,还将蔓延到降低教学的品质和信誉。语文的内容博大精深,所以教学内容的精选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确定了教学内容,一篇课文该让学生学什么,教师该教什么,执教者心中就有了数,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也就有了针对性。但就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还远远不够。不管是教师的随堂课还是公开课,在教学内容上教跑题的大有人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教学方法的纠缠上,即重视“怎么教”的问题,而忽视了“教什么”这个更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语文教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以前,笔者考虑最多、和同事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教”,即使是听课,甚至看一些优秀教案,关注的重点也往往是这些课的教法,却常常忽视“教什么”。现在想想忽视的原因可能是认为现成的教材、教参、教学辅导资料都有,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就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到底该怎么教,关涉"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得怎么样"的学理关系。从专家角度看,"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从学生的角度看,"教什么"与"怎么教"原本就是一体的,甚至"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基于教学认知偏颇及策略选择异化的窘状,从学科、学力、学生"三学"维度,建构学生素养提升框架,势在必行。语文教学应遵从"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学会语文思维,学会智慧地、有价值地生活。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优劣,与教什么和怎么教关系最大。教什么决定学生能学到什么,怎么教决定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态度。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应该先要确定教什么,然后再考虑怎么教。这里面有两层意义,一层意义可以用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来比喻,另一层意义是巧媳妇难为霉米之炊教什么是米,怎么教是炊,米没有或者发霉哪能烧出可口米饭来呢?王尚文先生在批评语文教学的弊病时曾指出: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往往在‘语文’。(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415页)这里所说的教学指的是课堂教学,而语文则是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母语,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以法定形式确立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地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重视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比教学方法重要。原先教师们关注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而不是"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现在新课改要求教师们编写选修课程,已成为教师们深层次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什么"和"怎么学"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教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从而导致学生始终不会学习。此外,传统教学只让学生跟学,不让学生自学,学生对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结果全凭耳听脑记,往往会因时间的关系而淡忘。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个体是在真思维还是在假思维,是有效思维还是无效思维。小学语文"学案教学"的探索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而进行的一项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师备课时的必然思考,但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部分教师重视“怎么教”忽视“教什么”,致使课堂形式新颖但内容庞杂零碎,语文知识与能力并没有在学生的心田中扎下根来;其次,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部分教师把握不好“教多少”和“怎么教”,该讲的不敢讲,该问的不敢问,致使学生对应当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方法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2.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思考<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改革思路,即"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应教给学生科学的教学理念、常用的教学策略、细致的小学语文教材分析方法、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以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语文教学技能;在教学形式上则当贯穿"一宗旨、三层次、五结合、七行为"的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语文必修课古诗文教学同其他文体教学一样,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重点常集中在怎么教上,而对于教什么,言之甚少。其实教什么,也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哲学层面看,内容决定形式,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王荣生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中也说道:"不少时候,语文教师在教的,还是在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研究中,研究“教什么”比研究“怎么教”更重要,因为它涉及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不教“泛语文”的内容,不教“伪语文”的内容,不教不可教的内容,不教学生已懂和易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有效教学理念为出发点,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方面研究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通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孔雀东南飞》、《离骚》等教学案例,论证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性。"教什么",即从学生需求角度和凸显语文核心价值角度设置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这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怎么教",即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持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和创新,这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和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前者关乎教学内容,后者关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先进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关注"教什么"。从"教什么"的视角来看,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首先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低水平的教书匠,只会照本宣科,看到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是知识的  相似文献   

17.
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于5月14-15日在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成功举办.60余位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省内的高校学者、教研员及中小学教学专家齐聚芜湖,<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编辑部也派员亲临会场,共商语文教育发展大计.本次论坛以"确立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主题,围绕语文"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分注重语言的机械训练,一切都为了考试转,考试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将学生看作是一个装东西的容器,将学生物化了。诚然,听、说、读、写,字、词、句、篇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但仅是关注了如何写句,如何构段,如何布局谋篇这些形式与技巧,而忽视了情感的熏陶,忽视了孩子视野的开拓,忽视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读了《光明日报》(3月27日)曹文轩先生《语文课的几个辩证关系》一文,笔者深受启发.先生的点评切中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弊,特别是"细读与漫读""技法与大法"更是点中语文教学的命门.笔者不揣浅陋,想对"技法与大法"做点引申: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大法"是"教什么","技法"是"怎么教";大法是"战略方向","技法"是"战术方法",战略方向决定战术方法.正因为如此,王荣生教授早就提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的著名观点,他认为:"对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内容不当,再高超的教学方法也是枉然.或者说,如果对教学目标的定位、选择不恰当、不准确,就会影响到教学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讲台上教师费尽心思去讲,讲台下学生却沉闷不语,甚至恹恹欲睡.学生的困惑是:不知该学什么、怎么学,考试跟着感觉走,分数完全凭运气.怎样才能改变语文教学的这种"疲软"状态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把学习的自主权交到学生手里.当下各类教辅资料可谓铺天盖地,什么"教材全解""课文诠释"等,这些教辅资料对课文的涵盖可谓全面,此时的语文教师如果还按老套路走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因此,根据日常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我设计了教学"三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