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民族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最佳时机,民族地区要紧跟"一带一路"的战略步伐,抓住发展的新机遇,力争"打头阵、唱主角",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与开放,为国家战略的部署与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艳坤 《知识窗》2007,(10):58-59
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胃,还要对得起自己的嘴.当然,对于众多过着小康日子的人们来说,东西好吃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的身体,营养要全,热量脂肪要少,最好还要有点什么特殊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指出:"为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但提出了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阐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特殊使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我们在坚持"科教兴国"基本方略的实践中,应致力于一代新人的知识创新意识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积累新知识,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我国21世纪高校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了关于呼伦贝尔民族旅游开发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论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呼伦贝尔民族旅游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全面、协调的发展"是呼伦贝尔民族旅游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可持续发展"是呼伦贝尔民族旅游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商品经济大潮下,我国坚持宣扬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本国的母语教育却令人堪忧。本文旨在说明学好汉语的重要性,语言是一个国家最可珍视的民族财富,我们在积极向外学习的同时,更应该诉诸于内,树立母语自豪感,打造自己的国家品牌,激发内心的爱国情感,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在商品经济大潮下,我国坚持宣扬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本国的母语教育却令人堪忧.本文旨在说明学好汉语的重要性,语言是一个国家最可珍视的民族财富,我们在积极向外学习的同时,更应该诉诸于内,树立母语自豪感,打造自己的国家品牌,激发内心的爱国情感,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通过强化"三种意识",突出"三大重点",坚持"三个结合"来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培养创新能力争做创新人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又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的论断,不但阐明了创新在国家科技与经济进步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也为广大科技人员指明了努力方向。无论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是理工科大学生,都应当把创新作为自己的使命与价值的标的。并且,只有如此,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才会有不竭的动力,中华民族才会充满希望和曙光,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创新之所以被视为民族…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十分繁荣。其中布依族题材电影有七部之多。布依族题材电影在生动反映布依族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布依族文化的影像建构。布依族题材电影的创作要通过民族"心灵"抒写,与市场接轨并利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才能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赵寰 《科教文汇》2007,(4X):171-171
在商品经济大潮下,我国坚持宣扬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本国的母语教育却令人堪忧。本文旨在说明学好汉语的重要性,语言是一个国家最可珍视的民族财富,我们在积极向外学习的同时,更应该诉诸于内,树立母语自豪感,打造自己的国家品牌,激发内心的爱国情感,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民族声乐唱腔艺术以民族性、科学性的一面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本文就"千人一声"、"中国唱法"、"原生态唱法"等现象的出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因为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且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的国家或地区的价值观,西方人自己对近代中国所发生的一些现象的理解,导致了在认识上彼此之间发生了理解的偏差,形成了中西方的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13.
正120年前,在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之际,中国近代实业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怀揣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跨越三个历史时期,百廿交大在漫长的峥嵘岁月中,始终与国家兴衰相伴而行。"国家兴则交大兴,国家有难则交大有难。"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谢绳武发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前校长,也曾是这所著名学府的学子。他在最美好的年华进入上海交大,并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成为掌校人。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总书记同时强调:"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主席提出的这一关于创新重要性的经典论断,时至今日依然是我们要秉承坚持的治国施教的重要理念。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型教育,关键在于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源于优质的教育,语文是所有学科中的基础科目,所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3月4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相继开幕,全国进入"两会时间"。科技创新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议题之一,尤其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它承载了更多的意义和期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7.
文摘     
正为何把祖国比喻为母亲中国古代并不将祖国比喻成母亲。《论语》中有"父母之邦",《孟子》中有"父母国",都有祖国的意思,不过,"父母之邦""父母国"没有性别的差异,主要是一种身份归属的关系。"祖国"这个词在中国出现非常晚,大概在明代出现。这之后的几百年里,"祖国"一般不是中原居民对自己国家的称呼,而是专用于称呼其他民族。直  相似文献   

18.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处于核心位置。坚持创新,把创新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是科协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技培训是基层科协组织的重要职责之一,科技培训的创新将成为基层科协工作创新的主攻方向。一、转变思路扎实培训助力精准扶贫2015年,甘肃省科协在全省40个贫困村开展了"点对点"式的科技致富带头人精准培训,创出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中国人、德国人、俄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的那个竟相夸耀自己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只有美国人笑而不语。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更加具有说服力,各个国家的人纷纷拿出能够体现本民族悠久历史的实物——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增强"四个自信",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在新时代召唤下,青年大学生要成为文化自信的宣传者、先行者、践行者,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先进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等三个层面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