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二册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以"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游戏"和"你知道吗?"等为专题,设置了一些小小的数学知识园地,编写了许多拓展性的数学知识内容,在呈现形式上体现了多样性,在呈现内容上体现了差异性、拓展性与教育性,而小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也会呈现出数学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一、"生活中的数学"园地在该册教科书中,与所在单元的数学学习内容相呼应,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涉及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的各个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建筑、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都有了新的改革与创新。教育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国的教育历史悠久,先秦至今教育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新课改提出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培养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一年级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因为高一年级的数学内容在数学语言、解题思维等方面,与初中数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教师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渡过高一学习时段,走上良好的数学学习进程。笔者就如何指导学生学好高一年级数学谈一点心得,以飨广大同行。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是发展学生个性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中"议"与"展"两个环节又是合作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点针对这两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家庭作业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和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要求一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可以布置口头家庭作业.设计怎样的口头作业既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良好学习习惯得以培养、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而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就成了一年级数学课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63):72-74
基于对数据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文章主要以五年级"小数乘法"单元复习为例,教师通过在课前环节的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知识的薄弱点;课堂教学中以数据分析,去检验学生对小数乘法知识的学习成果,并根据课后作业的布置来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以便培优补差,展开对学生的精准教学评价,真正改变以往依据考试成绩的结果性评价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小数乘法知识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能够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逐渐增强学生的复习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学生的数学水平及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基于"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创造迁移"3个认知维度、9个子维度开发了数学学科素养测试工具,并对北京市T区八年级的4262名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发现:学生仅"运算素养"表现高于总体素养的平均水平,其他四大素养都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并且各大素养彼此显著相关,但"数据处理素养"与其他数学素养相关性微弱;从内容维度来看,学生在三大内容领域的表现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统计与概率"和"图形与几何"上的表现之间差异最大;从认知维度来看,学生仅在"学习理解"和"创造迁移"的表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情境维度来看,学生在三种情境上的表现虽有不同,但三者之间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八年级正好处于义务教育的承上启下阶段,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应注重养成学生数学建模等高层次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浙教基[2010]127号)要求,遵循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学校从2011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开始尝试,将单一的考试评价转化为关注学生全程学习的评价,采取"达标+优秀"的评价方法,对于两个年级数学学科评价内容进行分类,评价时间分阶段,评价形式多样化,附加"达标免试""达标复试""优秀选试"等差异评价方式,让评价成为学生体验学习能力成长的平台,成为师生合作学习、促进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应用题一直是学生比较重视,也是比较难掌握的知识和内容,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应用题更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授,设计出新的应用题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率。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的应用题课程进行细致分析,探讨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教学策略,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刚刚升入七年级时会有许多的"不适应",需要翻越很多道"坎儿"。其中,最令数学教师头疼的就是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了。我们应当把培养七年级新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放到与学习数学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将它看成是培养中学生表达能力和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教师应提高素养,带头去"说";教师应立足课堂,触动学生"说"的欲望;教师应在组织活动中多给学生"说"的机会;教师应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引导学生"会说"。  相似文献   

11.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教师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促进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与课堂教学效率相辅相成,新课改提倡教学要重视学生情感意识培养和情感交流,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情感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不以茫然无措的态度学习数学,从本质上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性质,寻找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本文就"情感交流""创设情境""以情传情"三个方面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作简单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曾经这样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由此可见,在少年时期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是有其必要性的。就教育教学而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其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我们将针对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相应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PowerPoint演示文稿与Word同出一门 ,简单易学 ,许多学生把它作为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的首选软件 .但问题是有些学生过分地追求动感 ,画面过于花哨 ,不仅制作时间长 ,而且容易掩盖成果研究中的真实思想 .因而 ,促使学生在制作演示文稿时更加关注自己的思想 ,而不是表面的技术 ,是提高研究性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此 ,我们主要抓了以下的四个环节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学会评价———观看学习范例优秀的PowerPoint作品的突出表现是主题鲜明 ,内容丰富 ,色彩、文字、图片搭配得当 ,版面清晰、简洁 .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作品 ,将对具体…  相似文献   

16.
"三台",指课堂表现争花台、单元学习升级台和综合实力展示台。一年级是小学学习的起始,"三台"的搭建是为了对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学业衡量标准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达成是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发展是美好愿景。教师要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全程和全面的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学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段,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更是逐步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相应提高。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一学段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笔者基于五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这一学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反馈,着重从建立学生数学与生活的链接、透过问题看本质、掌握知识灵活运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与调整,希望有助于今后的数学教学,也希望能给一线数学教师们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田远祥 《黑河教育》2012,(12):42-42
七年级学生刚完成从小学到初中阶段学业上的跨越,很多学生的学习方式显然还未及时转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数学学习内容的加深和学习要求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有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郎志强 《宁夏教育》2005,(11):33-34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七年级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研究方法都是个转折点,尤其是数学思想认识上要产生质的飞跃。七年级数学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