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近几年,报刊的言论比较活跃,从中央级报纸到地市县报,很少不设言论专栏的。仅一版而言,象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工人日报的《小论坛》,文汇报的《虚实谈》,新华日报的《细流集》,南方日报的《直言录》等,都各具特色,且同名者极少。然而,翻一些地市县报,用《大家谈》作专栏名称的却不少,似乎言论专栏不用这一名称,就没有其它名称好用了。我以为,给言论专栏定名称,一要考虑具有当地特色,二要注意报纸的特点,尽最不要和其它报纸重名。决不能人家设《大家谈》,也跟着讲  相似文献   

2.
刚刚被评为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的工人日报《维权在线》,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新闻视角,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维权在线》专栏的创办和发展,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报纸专栏个性化的必要性,印证了报纸办出特色的紧迫性。专栏是报纸特色的生动体现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人日报高举的一面旗帜。强调维护普通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舆论监督,是工人日报的优良传统,也是工人日报的一大特色。工会是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组织。她的立足点是代表和维护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无论是工作…  相似文献   

3.
成就报道一直是工人日报重要的版面内容。曾几何时,工人日报推出过一大批富有特色的国家重点工程和经济建设成就的报道,不仅丰富了报纸正面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产生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但是,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加剧,可读性已经逐渐成为今日读者的重要需求。在各种报纸和繁杂版面之间,读者可以排斥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稿件,传统的成就报道面临着无法回避的沉重压力。  相似文献   

4.
如何进一步办好工人报刊的专刊副刊呢?纵观工人日报近年扩版以来的实践,我认为必须注意在高格调中突出本报和时代特色。一、要具有本报特色。专刊副刊虽然有相对独立性和个性,但仍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策划的目标,必须与办报的宗旨保持一致。因此要有本报特色。  相似文献   

5.
我一口气读完了《新闻业务》七、八期上几篇关于帮助工人通讯员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一个工人通讯员来说,读起来特别亲切。我亲身感受到报社同志对我的帮助。我是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的通讯员,北京日报的编辑来工厂给我们讲过新闻知识,同时开座谈会征求我们对报纸工作的意见,最近还开了通讯员新闻学习班,我参加了听课。工人日报对我厂工人通讯员也很关心,报社总编辑也来过工厂同我们谈心,还指定专  相似文献   

6.
努力办出地方特色,是地方小报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地方特色?怎样才能办出地方特色?我想结合《赣中报》长期的摸索、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同志们商榷。所谓地方特色,就是具有不同于全国全省性报纸,不同于专业性报纸,不同于兄弟地区报纸的鲜明的个性。地方特色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历史沿  相似文献   

7.
进入1993年,首都几家报纸在增强报纸吸引力的工作中,重视发挥新闻照片的作用是一大特色。各报在新闻照片的使用上,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像是开展一场比赛。我翻阅了元月1日至17日的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和经济参考报等大报,发现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 一、在内容方面有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张报纸要办出特色,开辟具有特色的栏目必不可少。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经济日报》的“现场速写”,《工人日报》的“当代工人风采录”等,就非常有特色。我编《铁路建设报惯用多年,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办好副刊,推出符合企业报特点的有特色栏目,同样必不可少。我开的《工程队轶事》栏目,迄今已七个年头,已成为我报的“名牌”栏目。为什么开办这个栏目?起始的想法是使栏目内容能够触到企业最基层,依靠基层群分央办杜日。他们作十、N中人大多数,开办固定的令他们喜闻乐见的栏目,可以这样说.办好了,很大程度上副刊…  相似文献   

9.
多出精品,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新闻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新闻队伍建设,适应市场竟争的重要条件.何谓精品?我理解就是那些导向正确,意义重大,贴近群众生活,编写独具特色,社会效果突出的新闻作品.当然这是就一篇新闻作品而言,我认为,以这个标准推而广之,还应该提倡办精品报纸,出精品版面,编精品专栏.作为支撑报纸版面三大件之一的专栏,创精品更具现实意义.一份有影响的报纸往往因拥有一些有影响的专栏而驰名.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经济日报的《每周经济话题》,工人日报的《职工明星谱》等精品专栏,就为它们的载体增光添彩.可见,报纸专栏编辑也应像记者那样,树立精品意识,为策划和创造精品专栏而努力.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我想应提出以下几个要求.  相似文献   

10.
199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建行在纪念工人日报创刊五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工人日报“结合职工实际,突出工人特色,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这是对工人日报的要求,也是对全国工人报刊的要求。工人报作为工人阶级自己的报纸,传递的是工人阶级的声音,维护职工群众的权益是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和迫切需要,也是工人报自身的特色。在这个思路指导下,近年来,各地工人报刊纷纷改版或扩版,延伸报纸的服务项功能,对侵犯工人合法权益的事件进行曝光,受到了职工群众好评,成了报纸…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访问了一位曾经参加过新闻工作的同志,他就有关报纸工作的一些问题谈了些意见。报纸要以最广大的读者为对象这位同志说:作为读者,首先我反对报纸的分工。现在报纸分工很细,青年有青年报,工人有工人报,搞卫生工作的还有健康报,搞体育运动的有体育报……。这样分有一个毛病,局部的、一个行业的东西讲得很多,全局的、本行业之外的东西反而讲得很少。  相似文献   

12.
赵洁 《新闻战线》2023,(4):52-54
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综合性报纸,工人日报牢记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发挥群团组织广泛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自身优势,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以工匠精神做好新时代劳动模范的新闻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3.
纵观报纸功能演进历程,一部报业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新闻报道边界不断拓展、报纸内容不断丰富的历史.研究报纸功能演进脉络,认清报纸功能演进的基本路向,把握拓展新闻报道边界艺术,是破解传统纸媒发展困境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各家报刊都有自己的不同特色和要求。作为基层通讯员,没有直接同报社联系的条件,必须注意研究各家报纸的特点,熟悉各家报纸开设的栏目,让稿件“投其所好”,才能提高用稿率。平时,我注意对各报进行对比、研究,对每家报纸开设的拦目作了记录,将自己订的报纸逐月装订成册,还从其它报刊上翦贴了不少资料。通过比较,我发现人民日报具有准确的政策性,工人日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中国煤炭报具有明显的专业性,晚报又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中央新闻单位、部委报纸系列栏目名称参评单位人民论坛人民日报今日谈人民日报新华视点新华社新闻纵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纵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焦点访谈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光明论坛光明日报新闻调查经济日报长城论坛解放军报维权在线工人日报冰点时评中国青年报今日时评人民政协报祥琦说法中国劳动保障报 二、地方新闻单位系列新论北京日报荧屏连着我和你北京电视台今晚谈今晚报公仆走进直播间—周三办公热线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观察今日话题岂有此理竟有此事新闻透视深度报道钱江浪花新闻观察周末人物乡村季风三楚放谈双…  相似文献   

16.
不受任何传统版式规则约束,一种以横题为显著特色的全新版式,在杭州报纸开始大行其道.创这股流行之先的当属今年元旦创刊的《都市快报》.《都市快报》面世之始,即以整期报纸无一竖题的面貌,出现于读者面前,不同于以往的版式,以其标新立异与大方得体一目了然,很快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之后《浙江工人日报》等报纸先后采用了这一整版横题为主要特色的全新版式.人秋以来,人们发现《之江晨报》、《经济生活报》、《钱江晚报》等几家省城有影响的报纸,均纷纷选择了这一版式.10月10日的《钱江晚报》,16个版面,只有3个竖题,却有30个碰题的横题;9月29日的《之江晨报》,8个版面,仅一个竖题,却有24个碰题的横题;10月15日重新大改版的《浙江青年报》,也选择了这一版式,每期8个版面,无一竖题.  相似文献   

17.
报纸的新闻标题历来受人重视。尤其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强了,不少人确实是“看报看题”,从题中找到惹眼抓人的篇章再往下读。这样一种读报现状,显然给新闻标题加重了“惹眼”的职责。因此,我们研究新闻的可读性、研讨报纸的可读性,必须很好地研究标题。 讲可读性要讲标题,讲冲击力要讲标题,讲新闻的影响力要讲标题,讲报纸的风格特色要讲标题……总之,我觉得报社的社长、报纸的总编辑要研究新闻标题在报纸版面上的作用。日常看报纸大样,敝人对标题的修改、锤炼、提高、美化有过一些思考与实践,现辑录一二,以就教…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对于地方党报而言,讲好地方历史,讲清楚地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历史记忆得以延续传承,让历史文化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不仅是职责所在,也是贴近本土、贴近百姓、打造报纸地方特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劳模靠报纸出名,报纸靠劳模争光这是长期以来在广大职工中流传的两句口头语,也是广大职工对《工人日报》创刊四十五年最好的实践总结,是最公正的评价。我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老通讯员。对此感受最为深刻。四十多年来,经《工人日报》宣传过的各个时期英雄人物,劳模先进,很难说是有多少个。但是,《工人日报》每报道一个选进典型、每宣传一个英雄人物,都会在全国职工中引起极大的反响,都会收到最佳的社会宣传效果。就拿我们山西晋华纺织厂来说吧,《工人日报》每报道一次我厂的劳动模范,都要在全厂职工中掀起一次学赶先进的浪潮,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认识于文国,是从看工人日报上的照片开始的。因为他每次拍出东西来,总能有一些独到之处,既和原来不一样,也和别人不一样。近两年,工人日报在增加报纸可读性和深度、追求图文并重方面,在读者中赢得了较好的口碑。而常读工人日报的读者,更不会对于文国和他的摄影报道陌生:几幅照片、几行文字,围绕热点展开,颇有内涵。 1975年,高中还未毕业的于文国被来校征兵的部队首长相中,档案中多才多艺的记载,使得他没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