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养收为主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皆以养收为原则。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  相似文献   

2.
风华 《健身科学》2009,(8):34-34
1,立秋养生总则“立秋暑未消,保津防秋燥。” 立秋是进人秋季的初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3.
金手指点评     
周丹 《健身科学》2007,(9):52-53
炎热的夏季转瞬即逝.我们在感激自然赐予缤纷四季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它们的脾气秉性;在享受的过程中做好充分的保养、保健.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劲急,气候干燥.人们起居调摄应与气候变化相适应,以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主要.  相似文献   

4.
养生在八月     
八月养生关键在于两个节气交替时分的变化。这两个节气分别是立秋和处暑,今年发生的日期分别在8月8日和8月23日。立秋养生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张龄醒 《健身科学》2014,(10):44-44
我国古人养生很重视顺应节气的变化,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所以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体育》2011,(6):40-41
冬季食疗养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此时阴气盛极,万物收藏,而人体阳气也收藏,容易吸收营养和储存热能,从而增强抵抗力。顺应冬时之气而养阴养藏,阴精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生命之本,肾藏先天与后天之精,人体精气充足,生命才能强健。  相似文献   

7.
养生茶座     
《健身科学》2014,(10):64-64
写在前面 深秋季节天气转凉,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所以养生应以保养阴精为主。饮食上要滋阴润燥,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此外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秋季锻炼时,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注意随温度变化增减衣物。  相似文献   

8.
宗朔 《武当》2000,(12):59-59
冬三月,万物闭藏,天寒地冻;草木凋零,蛇虫蛰伏。人体阳气内敛,阴气外浮,擅养生者当敛阴护阳,早睡晚起,以应天时。如《内经&;#183;素问&;#183;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相似文献   

9.
秋三月以秋分为季节气候转变环节,此时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白露”后雨水渐少,秋风瑟瑟,天气干燥,故秋令主燥。“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后,昼热夜凉,气候变化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若不注意养生保健,身体容易患病,旧病复发,所以古人称秋季为“多事之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秋季养生一定要注意做到“六要”:一要调理饮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白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疏,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  相似文献   

10.
王三甫 《精武》2009,(3):35-35
四时之秋季主收,阴气始生,阳气渐衰,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朗。应当早卧早起,练习太极功夫,“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使意志保持安定,精神内收不急不躁,在动中修炼太极功夫,阴阳相抱。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使肺气匀整,不使意志外驰。练功时,动静结合,阴阳有度,练功时间以酉时(下午5至7时)为宜。练功环境选择在宽阔舒适、有阳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冬日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草木凋零,昆虫蛰伏,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万物生机隐伏,人体阳气也潜藏于内,阴精充盛。这就是人体顺应自然的“养藏”之道。因此,冬季养生应注意避寒就温,敛阳护阴,着眼于一个“藏”字。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秋季是一个万物生发的时节.其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因此,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应以“甘平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而且.要注意初秋.仲秋和晚秋三个阶段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1.中、西休闲活动及其理念的差异(1)东方民族的休闲活动及其理念主“静”重“养”:中国五千年的大陆文明和以厚重血缘维系的农本社会,使东方民族崇尚中庸、协和与乐生,休闲活动及其理念主“静”重“养”。即于静中求动,于“健”中求“寿”和“道”。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传统体育,以修身养性为目标,多以个体的、娱乐性的、技艺性的、表演性的健身、养生活动为主。在运动形式方面,表现为“上下相随”“左右相依”“内外相合”的整体性,在运动负荷方面,强调运动的节制性,不主张运动的激化造成人体内部平衡的破坏。(2)西方民族的休闲…  相似文献   

14.
韩俊 《健与美》2023,(10):82-83
<正>北斗星柄指西南,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梧桐叶落,金秋又至。《黄帝内经说》:“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也就是说,秋天仍然要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阳气的内敛;要早起以顺应肺气的舒长以防收敛太过。秋季运动也应选择较为舒缓的项目,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津液。食疗养生,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只看各地“啃秋”“咬秋”“贴秋膘”“秋季进补,来年打虎”的民俗民谚,就知道人们对秋季食补的热衷。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西学再次涌入中国,使主位倾向和客位倾向的整合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中散存于各个历史时期众多文献中的心理学思想也很丰富。本文试图讨论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代体育运动的影响,以期达到古为今用。二、修身养性的心理学思想“形神兼养”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养形”主要是指对人体的脏腑,皮肉,精血等的摄养。所谓“养神”主要指安定情志,调摄精神。《内经》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与人体的生死盛衰有着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秋燥之气以中秋为界,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如秋初久晴无雨,秋阳暴烈,属温燥性质。深秋初凉,西风肃杀,属凉燥性质。但无论温燥、凉燥,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五行之中,肺脏属金,旺于秋季。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燥邪最易伤肺,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因此,秋季养生应遵循中医养…  相似文献   

17.
养生茶座     
8月8日是立秋。中医认为“立秋”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也是人体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此时,早晚天气较凉,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使肺部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在饮食上,应多吃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葡葡、梨等食物,有助于克服秋乏的倦怠感。此外,“立秋”后的精神调养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  相似文献   

18.
因时养生法 所谓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比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因为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暑。正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而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相似文献   

19.
风华 《健身科学》2009,(10):34-34
1.寒露养生总则: “寒露时节寒意生,扩肺保阴才养生”。 过了秋分,由于秋气的继续下降,地面下的热便开始多于地面上,故地面上开始寒冷起来。寒露标志着深秋已到。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0,(9):21-21
广东天海拍卖行有限公司将于2010年9月26日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时间为9月24日和25日。本次拍卖会将隆重推出:一、徐伯郊先生旧藏”诗外秽藏张大千书”专场,此专场的全部作品由藏家直接取自画家本人:二、海外重要华人珍藏“中国名家书画”专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