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成为各金融机构关注的热点。金融服务外包在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风险,并对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链结与互动的思考,认为国有控股企业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必须二者并重.要在国有控股企业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必须改变国有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改变"一把手"集权制,由所有者决策、参与并在所有者监督下,塑造出国有企业公司负责任的主体.同时为改变国企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中出现的"弱独立性-强控股股东控制性"的状况,应强化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为避免监督机制上的功能冲突,可考虑取消监事会制度.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风险管理制度,则应建立内部动态风险预警体系和约束规范机制,建立企业风险基金,把授权授信作为企业风险监控的重点,使企业的整体风险防范能力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3.
论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企业风险防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具有重要影响。而我国国有企业与国际大公司相比,风险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缺乏对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工具的了解和风险管理策略的综合考虑,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风险防范机制已成为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并对目前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公司治理结构等一系列理论,根据ERM的整体框架,从优化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环境入手,围绕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风险文化建设,明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构筑风险防范工作的目标体系,从而较为科学地构建起了一整套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4.
企业信息系统与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信息系统与服务外包的风险管理是外包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成功实施业务外包的重要前提。本文从外包风险识别、评估、排序、控制等环节入手 ,对信息系统与服务外包风险管理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价值网模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大规模地进行业务外包的趋势下,如何有效地规避外包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价值网的视角来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使企业习惯于较多地从利益保障的角度思考风险管理问题,转变为通过关注所有参与者的价值实现来有效地规避外包风险,构建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企业财务风险居高不下的时代背景之下,急需企业根据财务风险控制的要求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从而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以及化解。本文对于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探讨,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围绕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在风险管理中的不足,结合内部控制五要素,根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探讨了风险导向下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策略,以期为企业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切实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带来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7.
张兰菊 《今日科苑》2006,(12):I0010-I0011
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企业,不论其规模、结构、性质或产业如何,其运营组织内的不同层级都会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企业不可能消除风险,企业能够做到的是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将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内部审计通过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及控制、治理过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风险与企业运营相随相伴,风险管理不可或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审计领域的最新发展,是以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改善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审计理念.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就是要求内部审计以内部控制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以公司治理作为参与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以对组织风险的评估与改善作为基本目标,从而真正发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独特作用,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9.
内部审计师在机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过程中承担着检查评价其整体有效性的责任,其审计风险与公司的风险息息相关。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及特点,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内部审计师对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风险识别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对帮助企业快速感知内外部环境所蕴藏的各类风险,使企业不断适应复杂的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审计免疫论视角介绍企业风险类型,定义企业风险识别的含义,研究企业风险识别的工作过程和“学习-记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构建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宋华  刘林艳 《预测》2012,31(4):1-8
近年来,服务外包与采购成为理论界和实践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和能力理论出发提出,服务外包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维度,即资源类型和资源层级,由此划分为四种需求类型,即组合型被操作性资源、组合型操作性资源、互连型被操作性资源以及互连型操作性资源。不同资源诉求下其服务外包的组织方式也可分为四类,即分散式服务外包、集群式服务外包、内包服务以及获益型服务外包。此外,本文在上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等理论出发,又对各种外包组织方式下其相应的治理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研究的启示在于发包方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配的外包组织方式,同时合作双方还需要把握治理机制的使用,从而形成良好、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科技金融作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和创新高地,科技金融服务同样走在全国前列,首创性开展了“普惠性科技金融”的探索。本文从普惠性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出发,分析总结广东开展“普惠性科技金融”的实践经验,得出广东通过构建多维度风险补偿机制、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与力度、强化政策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普惠特性、完善普惠性金融服务生态等,多组织协同推进以科技信贷、天使投资等为主的普惠性科技金融服务,有力提升了科技金融的普惠面、渗透率和服务效应。最后从政府角色定位与治理方式、激励引导政策、市场退出机制、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为普惠性科技金融的加速发展给出了建议启示。  相似文献   

13.
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发展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浙江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专利权与商标权质押贷款、专利保险等方面,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具有其特点;在知识产权金融政策支持上,各地也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的举措。针对浙江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建立知识产权出资服务机制,完善企业和金融机构需求对接机制,完善知识产权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政府知识产权金融引导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陈剑 《科技广场》2011,(6):98-102
21世纪头十年,安然事件、"中航油"事件、中国银行重大违规事件等纷至沓来,这些重大事件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与企业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相关人员违规操作直接相关,尤其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重大问题紧密相关。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尤为重要,为此,国资委制定颁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正向管理的更高阶段——全面风险管理迈进;随后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在经营实践迫切需要和理论体系基本完善的双重条件下,财务风险是企业内部控制当中需要识别、分析、评估、应对的多种风险中的一类,需要企业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有效进行内部控制,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5.
Recent studies on IT outsourcing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contract specification and relationship strength on IT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in a separate manner. Previous studies, however, ignor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that bonds contractual control and relationship strength together to deliver expected outcomes in IT outsourcing exchang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odel of IT outsourcing management where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mediates the effect of both contractual control and relationship strength on IT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We collected data from 143 client companies of IT outsourcing and analyzed it using the PLS method. Our findings show that both contract specification and relationship strength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although contract specification carries the more effect on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than relationship strength does. The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in turn mediates the effect of contract specification and relationship strength on three sub-dimensions of outsourcing performance: cost efficiency,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are further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唐国锋  李丹 《科研管理》2019,40(9):170-180
客户企业在实施SaaS云外包时,面临因效率参数不可观测所引发的云服务提供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CSP)道德风险问题。针对该问题,在考虑服务投资影响效率参数分布情况下,以客户企业期望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应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云外包激励机制,并对合约性质及激励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激励相容性的自我实施条件由效率参数改进的边际效用、努力的边际负效用及边际产出决定;最优努力水平是效率参数的减函数;服务投资与效率参数进一步改进的条件概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最优激励机制可由固定服务报酬及收益共享构成的线性合约表示。  相似文献   

17.
马庆魁  樊梦晨 《科研管理》2021,42(9):140-149
    本文旨在从异质性视角深入探讨管理层激励方式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对企业异质研发投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影响关系调节效应的基本假设,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研究投资和试验开发投资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薪酬激励对试验开发投资有正向影响,与研究投资间的关系则呈倒“U”型;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投资决策的监督作用增强,这强化了股权激励对两种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但薪酬激励对两种研发投资的影响被挤出;研发投资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当期绩效,对其未来绩效也有着积极影响,且研究投资和试验开发投资对企业未来绩效影响的持续期数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从异质性视角拓展了创新激励理论,对企业创新激励机制设计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结构下的财务导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许多控制与协调机制构成,其中公司财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通过公司财务的三个不同层次来协调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以及出资者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和行为,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公司治理结构决定其财务模式。因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表现形式不同,论文将现有公司制理结构分为外部监控型、内部监控型、家族控制型和转轨经济型,由此产生了经营者主导型、出资者主导型、业主主导型和内部人主导型的财务模式;并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的现状、成因及发展方向。对于寻找适合我国不同企业及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治理构架和财务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周孝 《科学学研究》2020,38(7):1338-1344
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仅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一个细小环节,但它却是绩效工资、收入分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无法回避的关键节点。本文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为例,系统探讨科研院所创新发展面临的制度困境。原有管理体系无法适应科研院所差异化、动态化的发展需要,而现有改革创新仅治标不治本、用新问题掩盖旧问题,使得科研院所改革与创新发展陷入困境。当前,应当推进以社会化为导向,以科研院所而非科研人员为对象的系统化改革,使科研院所成为以提供公益类科技服务为职责、依法实行法人自治的官办社会组织。同时,构建涵盖内部治理、绩效管理、市场竞争、社会监督等多重约束的宏观调控机制,确保科研院所不失公益属性,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20.
韩凤芹  李丹 《科研管理》2022,43(12):198-203
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我国迫切需要提升原创性基础研究水平。近几年我国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但现行竞争项目制的科研组织方式与基础科研规律不匹配,阻碍了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本文从整体治理的角度构建基础研究院所双层治理理论体系,从政府外层治理和院所内层治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双层治理体系的理论逻辑。双层治理体系包括政府外层治理明晰院所独立法人权责,院所内层治理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治理机制,二者优势互补,内外联动,有效促进了基础研究院所发展。在此基础上,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成功经验为典型案例,分析政府和院所主体分别在治理体系中的职能和作用,验证了基础研究院所双层治理体系的有效性。本文在总结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构建与基础研究科研规律相匹配的院所双层治理理论体系,以北生所为例验证了双层治理体系的有效性,为我国新时代基础研究院所治理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