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日来,报刊整顿和传媒营销一再成为国内主流媒体的关键词,随着部门报刊的大量撤销和行业报刊的全面断奶,新一轮媒体大战正蓄势待发。而有关媒体经营人才的话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媒体已从早期的报刊发展到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媒体的功能也从初始时的简单传播信息发展到娱乐服务;媒体的传播对象也由过去少数知识分子之间互动变为几乎所有社会成员参与其中的日常活动。这些变化无一不在证明着一个事实:媒体已成为与衣食住行同步重要的需求——只不过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精神的。  相似文献   

3.
易现系统简介 报刊平面媒体必须拓展到网络媒体,并且在利用网络媒体这一平台时,要体现出报刊媒体的传统特色,报刊媒体为纸媒体制作的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二维版面,应该说是报刊媒体传统特色中最鲜明的,将版面略图呈现在网页上,点击略图按文章分区形成的热区浏览文件,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近一个时期市面上各个厂家推广力度较大的数字报刊系统的主要形式。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推出的华光易现数字报刊系统——就是这样一款结合网络媒体和二维纸媒体优势的数字报刊系统。  相似文献   

4.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深度报道成为媒体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样式,活跃于报刊和电视等媒体,因而分析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蒋苒 《编辑之友》1997,(5):24-25
中国报刊界的改革经历了加大开本、扩展版面,装帧商业化等形式改革,和报刊功能与报导领域的重大改变之后,日益步入商业运作的轨道,发展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中,报刊借鉴其它媒体功能,改造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报与刊的某种功能趋势,自觉追求媒体功能的整合性实践,推动了报刊界改革潮流的上升趋势。在这样一种上升趋势中,也出现不同报刊栏目主旨大量雷同的泛化倾向。市场经济改革深化,新的理性观念的生成,将使栏目主旨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方蕴翔 《出版广角》2019,(24):22-2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移动终端新闻、有声读物、即时视频等新媒体产物,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报刊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数字化发展和报刊媒体融合成为传统报刊业必须选择的转型之路。全媒体时代,报刊如何深入挖掘自身资源并与新媒体融合,从而提高报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成为报刊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报刊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期助力报刊媒体融合发展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7.
当下中国,无论是传统的报纸杂志,还是图书出版,几乎所有纸质媒体都面临窘境:固有的经营体系、盈利模式正在逐渐变化和消解,新颖的运营方式、盈利模式却尚未建构与形成。于是,在"青黄不接"的转型期中,如何填补"新""旧"之交的"空白",探寻过渡期的生存之道,最终重新调整、布局,构建传统报刊和出版社运行、盈利的新模式,便成为诸多纸质媒体——尤其是同时具备传统报刊和出版社多种特征的媒体出版社的当务之急。本文对此在宏观层面与探索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与论述。  相似文献   

8.
媒体通过媒体语言与符号的建构产生社会性意义,并试图影响作为客体的媒体阅听人。本文意图通过分析报刊媒体语言符号的产制过程,帮助读者认识媒体的运作机制。最后,提出了阅读和批评报刊媒体语言的方法,为报刊新闻读者提供综合评估报刊新闻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传媒市场的逐步深入,媒体经营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内容经营与广告经营同时成为媒体经营的重点。本文意在探讨中国媒体市场化过程中,媒体经营的生态环境变化、价值链特性及其竞争胜出要义。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后期,各类资本纷纷介入传媒,特别是近两年,海外巨头对中国传媒业的注意力有所加强。虽然媒体和资本的“联姻”尚存在许多问题,但并不妨碍投资媒体正在成为继投资网络之后的又一股热潮。林林总总的报刊市场上,多出了许多幕后老板或股东;形式繁多、数目庞大的合作项目在洽谈;另有大批找“壳”的资金和待价而沽的“壳”,也在寻求偶合碰撞的机会。有识之士不禁发出疑问———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中国媒体经营改革的“特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共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中国大众传媒正在步入重要的变革时期。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作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定,为中国媒体提供了巨大的政策动力;关于“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的表述,又为以互联网和媒体网站为先导的媒体经营、产业发展,提供了探索创新的政策空间。一、中国传媒经营革命势在必行1.互联网成为中国媒体产业革命催化剂在互联网传播出现之前,中国新闻传播业在过去的20年间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总体上实行的是机关报体制,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海报刊市场的热流涌动,新生报纸不断现身,《都市财经》即是其一。最初它以一种神秘面孔悄然出现,断断续续在上海的报刊亭、地铁轻轨站以及连锁超市与读者见面,但很快又在上海的媒体圈中消失。  相似文献   

13.
吴丹 《采.写.编》2023,(12):60-62
少儿报刊旨在满足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同时向他们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融媒体时代,少儿报刊积极开拓数字领域,推出数字化产品,实现少儿报刊的新发展,却也面临着盈利不高和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在未来,保持纸质少儿报刊的不可替代性的同时突出少儿报刊内容的多元化,是融媒体时代少儿报刊主要走向。这种情况下,取其所长补己不足,突出优势提高效益,是融媒体时代少儿报刊的转型策略。本文所作研究基于融媒体时代少儿报刊的发展状况,探讨融媒体时代少儿报刊的未来走向和转型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14.
张贺敏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说:从目前来看,在微博上取得成功的报刊,把新闻发上微博之前,都会进行精心的编辑和提炼。一些媒体微博还经常公布记者动态、编辑部故事等,以此作为新闻的由头,也起到了吸引受众的目的。而一些粉丝较少的媒体微博往往对这些不太讲究。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公共产业,媒体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其自身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新媒体发展变化,传统的报刊媒体面临巨大挑战。报刊管理体制暴露出了较多问题,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这种管理体制需要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本文就报刊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改革报刊管理体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努力提高媒体的公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媒体的公信力问题不仅事关媒体兴衰。而且事关舆论引导大局。在充分分析影响媒体公信力因素的基础上,如何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从而避免媒体在自身发展和舆论引导中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的媒体公信力现状来看,研究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问题很迫切。  相似文献   

17.
传媒聚焦     
《传媒》2005,(5):32-33
2005年4月25日,“2005中国报刊经营管理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和新闻出版总署报刊中心主办,并得到国际期刊联盟(FIPP)的支持。活动的主题围绕“中国媒体的集约化经营”展开,研讨的话题包括:如何通过传播技术创新开掘市场潜力;媒体品牌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和多媒体公司的发展;消费类媒体及行业媒体(B2B媒体)的经营管理经验资本市场对媒体行业的影响;如何建立更有效的全国和区域性发行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8.
纸质媒体初始的办报(刊)理念是我办报刊你阅读消费的“单向传播”,读者是被动的阅读者。读者的定义是什么?是纸质媒体的阅读消费群体,是一群包括消费报刊在内的其他商品的综合性消费群体,又是一群活生生的社会公众。渎者参与互动,不仅能增强报刊的服务性,而且还能直接拉近编者和读者的距离,培养媒体的亲和力,提升媒体在社会公众中的亲近感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看客 《青年记者》2005,(7):63-63
由于一些“高端”读被一些媒体的操作们看好,于是,“机上读物”成为一个时髦的标签,现在,不管什么性质的报刊,动不动都要在封面上印上个“机上读物”字样以示其高层次,似乎有了这几个字这份报刊立马就显得与众不同起来,就高大起来就主流起来。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徐颉)由慧聪邓白氏研究主办、本刊协办的2009年中国媒体经营研讨会3月19日在京举行,并公布了经营管理不断创新、经营业绩不断攀升的报刊媒体排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