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时趣忆     
儿时的事,有些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有些还模模糊糊有点印象,但那个夜晚的一件趣事却使我难以忘怀。 那是在我7岁时的一个夜晚。当时 我常听人说用手指一下月亮, 就会被割掉耳朵,现在想起来当然可笑、但那时就不同了,因为,我还没有跨进知识的宝库,所以,对此总是半信半疑的。我也曾听到一些人在草地上谈着嫦娥奔月的故事,他们边谈边指着月亮那时,我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可是,他们的耳朵为什么没掉呢? 我解不开这个谜,便去问爸爸。爸爸说:“去试试。”我一听“试试”两个字,心里不由得害怕起来:耳朵掉了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就去…  相似文献   

2.
吴静 《新闻世界》2005,(3):17-20
第一次见到张越,是在半边天栏目的机房里,她正在修改将要播出的节目。她的坐姿非常豪迈,一只脚高高地翘起来搭在桌子上。问张越的第一个问题是她在上学期间有没有记忆深刻的高兴或是悲伤的事情,张越笑笑,停顿几秒后说:“我是一个没什么新闻和故事的人,也不是什么明星,所以没多少大家爱听的故事,我跟你一样,是一个记。大学学中是因为自己喜欢写东西,毕业理所当然就被分去当了老师,开始不愿意当,不过后来当上了,感觉也不错,工作一段时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给电视台写剧本,慢慢又开始做上了主持人,基本经历就是这样一个很简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作者原稿:有感“中秋”中秋之夜皎月当空,中华世俗回家过节,亲人团聚品味佳肴,围坐在妈妈身旁吃着散发着芳香的月饼,听妈妈讲那月亮上的小白兔的故事。童年的回忆是幸福甜蜜的,但临近中秋节的现实却又是这样的悲伤痛苦,因为前些日子勤劳朴实、含辛茹苦亲爱的妈妈与我永远的再见啦。这几天为迎中秋到来办公室的同事们又在议论着今年买什么样品味的月饼带回家去孝敬他们各自的妈妈。闻其此话,我这四十好几的汉子竟然怎么也控制不住情感之间,转身独自跑到办公室屋后哭泣……小时候我家住关东辽西一个偏僻农庄,生活得很困难。记得在“…  相似文献   

4.
毕姥爷     
小时候,“月亮在自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呢,“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许多故事都已忘了,只有一个记得特牢靠。如果你没听过,我讲一次,相信你一定不会轻易忘记。  相似文献   

5.
佚名  小沛 《出版参考》2007,(11):34-34
当我们长大到足够以知识去分辨月亮只有一个时.可能也就失去了想象有千百个月亮的乐趣了。 豆芽三岁时,有一天我们开车回家的途中,她望着窗外的月亮跟我说:“妈妈,月亮在跟我们走咧!她要跟我们回家吗?”我笑笑,回答她说:“对呀。月亮看你很可爱,喜欢你了,想跟你回家.”  相似文献   

6.
轮椅上的梦──杨慧莉和她书的事业本刊记者韩柳(一)春天,是个美丽的充满无边无际梦幻的季节。1994年仲春,我听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美丽的故事,这是一个残疾姑娘和她书的事业的故事,这个故事使我感动,这个故事使我对陷于困顿的书又生发出许多新的希望,这个故...  相似文献   

7.
七剑乱我心     
女青年TZ评价杨采妮在《七剑》中的表现是“有几分英气”,她说这小妮子比十年前“有丰韵”,“我喜欢她十年了”——听着就像足球之夜里那北京球迷穿着曼联守门员的衣服,朝着范德萨歇斯底里地大喊:我喜欢你啊,十年了,十年了!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8.
特别感动于一个故事:战争期间,新婚妻子跟随当军官的丈夫到一个靠近沙漠的地方驻防。这个地方酷热无比,一年到头风吹不停。更要命的是,当地住的都是不懂英语的印第安人,大家无法交流。而有一段时间。她的丈夫外出参加部队演习,她一个人在家相当寂寞。她向母亲写信诉苦。母亲的回信意味深长:“有两名囚犯从狱中眺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泥巴,一个看到的是星星。”寂寞的新娘想了想,对自己说:“那我就去寻找星星吧。”从此,她走出屋外。与周围的印第安人交朋友。一段时间后。因她的朴实、善良和聪明。周围的人慢慢喜欢上她。她从此迷上了这片荒凉之地。  相似文献   

9.
很多年以前读过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故事说,有一位富豪新盖了一座楼,落成之日,请一位名士题写楼名。名士本意是想题“观月楼”,因为在酒席宴上多喝了几杯,竟迷迷糊糊地题成“听月楼”。第二天匾额挂出,遭到非议:月亮只能看,怎么可以听呢?这位名士尴尬得下不了台。这时他的一位朋友却站出来为他辩解说,这个楼名题得很好,月亮不但可以看,也可以听,我还特地写了几句诗赞美它呢。这位朋友便随口吟道:听月楼高接太清,倚楼听月最分明。玉兔捣药声细细,吴刚伐桂斧铮铮,忽然一阵微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月亮怎么不可以听呢?大家先是一惊,接着便是众口一词地赞佩他的机智和聪明。编这个故事的人,用的便是“意料之外,情理之  相似文献   

10.
不堪回首     
不堪回首星星拥有一个更辉煌的晚年是白日梦,那我的最辉煌的岁月数少年。那是文学创作也要“大跃进”的年代,我10岁,也被卷进了这个狂潮并进而作为成功的“样品”到处展览。我是“小诗人”,我参加过不少类似现在的“文学创作会”,受过很多“中央领导”的接见。这种...  相似文献   

11.
妈妈和彩票     
每当放学回家,妈妈总是问寒问暖,问我在校的学习情况;每当做完作业,妈妈又是给我检查,又是辅导我功课。可是,有一天,这种情况完全变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有一位不速之客———彩票闯入了我家,妈妈的心思全被它勾走了。自从妈妈买起了彩票,她的枕边没有了故事书、杂志,取代它的是一张张的号码纸,枕头下塞满了一张张没中奖的彩票。妈妈被彩票吸引得如痴如醉,时刻记挂着她的彩票。星期天,我和妈妈正在屋子里看书。忽然,瓢泼大雨倾盆而至,只见妈妈“腾”地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拔腿就跑,一边往外跑,还一边喊:“别把我…  相似文献   

12.
报纸上前一段有关国家大歌剧院的热闹最近似乎停下来了。不知道是设计方案一直搁置着呢,还是从中又有了什么别的变故,总之让人多少还有些惦记。 我这人不懂歌剧,听美声也没感觉,狭隘一点儿说,帕瓦罗蒂在我这儿,买卖不一定就有“皇后”乐队或是早年的齐秦好。美声嘛,为的就是听了让人舒坦,可帕瓦罗蒂也好,卡拉斯也好,作为一个中国听众,他(她)在我这儿不是随时就能  相似文献   

13.
今年8月下旬,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上海举办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研讨班。作为这项活动人数最多的报纸组与会者,在为期4天的学习交流中,我有两点突出的感受。其一,在传媒硬件日益优化,科技含量不断增强的今天,中国新闻精品的孵化条件和衡量标准似乎并没有改变。一如歌中所言:“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其二,新闻精品从发现到表现,固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似有真经可言,却并非取巧的捷径。少不得倾力的策划,少不得激情的投入,少不得艰苦的付出。也如歌中所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相似文献   

14.
怎样拥有杜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杜拉。后来这成为了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这样无论好还是不好,却是我无法选择的。让生命中有一个女人,与你心心相印。在她的灯塔一般的照耀下,走你的路。你便有了依托。仿佛始终有人做伴。而且是一个熟人。在你的身边,说着她的故事。而你听。与她分享她的痛苦与爱情。那痛苦与爱情也是你所熟悉的。因为你了解她,就像了解你自己。这就是一种关系。一种关于灵魂的关系。你不管那个女人是不是有时会让人难以忍受,但她就是那个人,亲近着你  相似文献   

15.
在广州,有人给我介绍广东电视台年轻女记者周晓瑾,“她是个很值得一写的人”。“她有些什么故事?”说实话,我很惭愧,在北京,对地方上新闻界同行了解得不多,对周晓瑾的事迹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回答是,她是“广州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原羊城晚报总编辑许实(即微音)在听了她的报告后流了眼泪,其他的,你采访之后就知道了。我的采访是在广播电台的播音室里,同电台的同志一道听周晓瑾的报告。她说这样可以节约大家的时间,听完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她。一她爱流泪,说到自己忙于工作时将小女儿关在家里,在电话里听到孩子甜甜的嗓音“妈妈,我乖,什么也没动”时,她下泪,她怕女儿碰电爬高;说到她所敬重的奶奶邓颖超的去世,她下泪,她是周恩来的侄孙女;说到她所采访的那些身陷惨境的吸毒少女,她也下泪。  相似文献   

16.
冰心走了,她走过了漫漫的百年之旅,苦苦地寻觅她那朝思暮想的精神家园。人们认识自身是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关心人类灵魂的哲人苏格拉底发出的“认识你自己”这一著名的醒世命题两千年后,莎士比亚依然排遣不开对人的认识迷们,他借李尔王之日呼喊着:“谁能告诉我:我是谁?”又过了五百年,法国的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不朽之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命题正是现代主义文艺的心境象征,也贯穿着人类对自身本质的种种认识的思考。冰心是五四以来“自觉意义”的儿童文学的先行者,但她却惊呼“我也不知道我是怎样…  相似文献   

17.
说来你许会咋舌:我的头一篇就获了奖!不信?听我道来──自这以前,咱也做过许多“无用功”:写稿不少,投出去也不少,却都泥牛入海,没有回声。我在寻觅着契机。1991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当时在总参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当报道员的我,请假到一家地方理发店理发。3D上下年龄的女理发师边理边问我:“你是哪个部队的?”我答:“炮院的”。她又问:“你们有个姓马的大校么?高个儿,东北D音,蛮有风度的。”我略作思索,那肯定是我们政治部马副主任!我反问:“您认识他?”,“他这个人爱管闲事儿。上个礼拜天,当时没顾客,我们几个理发…  相似文献   

18.
“这是她吗?” 1985年初秋的一个早上,我在巩县宾馆的大厅里仔细打量着一位“古代女子”。她二十多岁,身着明代服装,斜靠在沙发里,脸庞清瘦而苍白,淡淡的油彩,弯弯的细眉,双目微合,安然入睡。从那脸庞,那鼻梁,我认出了,就是她!电影演员洪学敏。我也立即进入“角色”——拿出采访本。可是推推她,她翻了个身,嘴里喃喃说:“累死了。”又困然睡去。她拍《海之恋》时那样丰满,现在怎么这样消瘦?没待我问,她又被叫上车拍外景走了,直到深夜未回。这是她在电视连续剧《红娘子》中扮演红娘子,来到巩县拍外景,紧张  相似文献   

19.
清明时节,我想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原“湖北日报”社驻孝感记站记——谭勇同志。他还没结婚,英年早逝,殁于肝癌。他一定是带着那篇未完成的稿子的遗憾慢慢走的,一步三回头,泪眼婆娑;更有那未竞的记生涯!报社人知道,他有一个十分刺眼的记号,也是他父母心里一道深深的伤痕,那就是右脸巴上的一块又长又大的胎记,呈猪肝色。他为什么不去美容呢?可能碍于此,他不愿求友,也无淑女近他,一直拖到近三十没婚配。其实,我曾给介绍一个谈友的对象,女孩子的电话也给了他,他一羞于胎记,二感到肚部疼痛,怕害了她,打消了联系的念头。  相似文献   

20.
一刘波,也许是他参与了写作《来自西双版纳的报告》,因而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他现在是北京军区《战友报》社长。刘波是以通俗、质朴而又引人入胜的文笔赢得读者的。你可知道,刘波小时候是个故事迷。他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在他的故乡——滹沱河畔一个绿树掩映的小村村头上,听一位老人说《水浒》。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通俗、质朴的语言艺术风格,启动着他幼小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他迷恋上了通俗的语言,通俗的故事。正如他后来说的:“那时我还不能写,也不会听门道,只会听热闹,但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