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2.
《今传媒》2016,(3):160-161
2016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联合总局出版产品质检中心在京召开全国印刷复制管理暨出版"3·15"质检活动座谈会,2016年"3·15"质检活动正式启动.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的""地""得"的用法是编校差错高发地带,可能造成文字差错和语法差错,甚至造成知识性差错或政治问题.本文从图书质检中发现的常见典型易错问题入手,梳理"的""地""得"的语用原则、编校易错点和相关标点符号的用法,希望能给同行提供编校参考.  相似文献   

4.
图书质量检查的目的,不是要罚谁,质检只是一种监督的手段,所谓“监”——监视质量情况的好坏;所谓“督”——督促质量不好或不那么好的人和出版社努点力将质量搞上去。质检的目的还是在于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5.
贾文胜 《大观周刊》2011,(41):78-78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7月份,全国质检系统半年工作总结会议在四川召开,支树平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质检事业科学发展,在认真总结上半年质检工作的基础上.从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2个如何”。  相似文献   

6.
米戎 《现代出版》2014,(3):58-60
质检工作效果的好坏,除去应有的基本素质外,关键还在于能否抓住差错的本质及各自的特殊性,而这恐怕就离不开正确、有效的思维了,因为人的任何行为都要受大脑思维的支配,辨错查错更是如此。本文对此话题谈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米戎 《出版科学》2015,(5):40-42
质检工作效果的好坏,除去应有的基本素质外,还离不开有效的思维.思维定势对质检者的影响和对质检效果的作用不容忽视.编辑要发挥质检思维定势的正向作用,克服从众定势、经验定势、书本定势对质检工作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  &# 《出版与印刷》2015,(4):18-19,31
质检是图书书稿付印之前其内在质量保障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确保图书内在质量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同做其他工作一样,质检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两点:是否用心,是否得法。而对于如何做效果更好的问题更值得大家探讨。因为一部书稿字数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质检者要对其面面俱到地查错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质检者毕竟不是编辑、校对,必须具有自己的查错特色以起到质检应有的作用。笔者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希望能达到与同仁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为保证将高质量的图书奉献给读者,各出版单位集思广益,制定了各种规章措施,作者结合目前广泛应用的印前质检提出了终审前质检的制度建议,认为终审前质检具有减少返工工作量、节省时间、易于追责到位、堵塞管理漏洞的优势,是提高图书质量的有力之道.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17,(Z2):11-12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档案缩微品和其他复制形成式档案,载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根据以上法律依据,为更好的抢救和保护现存的民国档案,我馆的缩微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一直进行着。缩微民国档案工作,不仅技术成熟,且质量过硬,曾经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家,符合国内现行的相关标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源于对  相似文献   

11.
图书的校对和质检,共同的目的 是保障每一本图书都是合格品,而在实际的运作中,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并明确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校对和质检更精准地定位岗位职责,从而进一步保障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图书在付印前的质量检查是保障和提高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一定阶段的质检工作后累积下来的质检差错数据可以反映编辑出版中的很多问题.本文就图书质检数据的建立与应用,探讨了图书质检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3.
图书质检工作对确保编校质量非常重要,尤其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出来之后,其重要性更是彰显无遗。如何不负众望地做好图书质检工作,是从业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做好图书质检工作的三个要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质检工作对保证图书质量来说意义非凡,但质检通常工作在编辑的对立面,在对编辑形成威慑、深挖编辑潜力的同时,往往给编辑带来极大的压力。其实,质检与编辑可以从对立走向协同,通过整理形成操作性更强的标准和规范,让编辑有法可依、系统提高识别错误的能力,从而提高编辑工作效率。本文研究的质检,是指出版单位内部组织的质检工作,简称内检。  相似文献   

15.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图书编校质量下滑的态势,图书质检工作必须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来进行制度创新。通过构建符合ISO9001标准等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流程再造,加强以质量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开展编校知识服务活动,并以运行PDCA循环来实现质检工作制度的创新,最终实现持续不断地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质量是档案数据库和数字档案的命脉,是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的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对档案数据库和数字档案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创建的档案数据库和数字档案面临改造和优化,正在开展的大规模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更呼吁科学、系统的质检体系。但是,目前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存在着如下方面的质量偏差:  相似文献   

17.
水产品质检档案工作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新形势下,如何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方式、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水产品质检档案工作,更好地适应质检事业发展要求,是我们水产品质检档案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对此作了粗浅思考。一、创新理念,科学推进水产品质检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图书质检者眼中的隐性差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同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一样,为便于进一步认识书稿中的差错,我们同样可以认为它们有显性与隐性之分。隐性差错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使得我们识别它们的难度加大。为确保图书内在质量,对隐性差错进行深入的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本文从图书质检的角度结合实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图书质检工作中,对差错类型的判定,会直接影响图书差错率。面对一些不易界定的差错类型,须采取审慎的态度,兼顾原则性与包容性,坚持差错认定标准的一致性原则,确保图书质检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