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大语文”,是“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作为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语文”,让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的综合能力为己任,促进学生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赋能教学要摒弃简单嫁接的“植入式融合”,应基于教学自身规律和发展需求促进技术性与教育性的融合。“大问题”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积弊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并基于时代发展及自身变革的需求主动与信息技术融合,以实现精准教学和大规模因材施教的功能,深度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赋能下的“大问题”教学模式主要有三个流程:生成“大问题”、探究“大问题”、延伸“大问题”。信息技术则在各流程中始终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3.
学科融合是多学科知识在某一领域实现融合渗透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成长的有力手段。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阅读不再是语文学科独有的教学手段,而早已成为所有学科的基本任务之一,遂以此带动了全学科融合在学校阅读工作领域中的发展。广州市荔湾区流花路小学深入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通过实现阅读内容一体化、推动阅读活动常态化、整合“三位一体”阅读资源、推动阅读鼓励性评价等手段,打造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书韵大阅读”项目,满足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于阅读养德、启智、育美、怡情的迫切需求,有效推动了学校阅读工作的创新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联耕 《中学教育》2002,(2):30-30,27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 ,这一提法早就不怎么新鲜了 ,然而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真正能跳出语文课本的束缚 ,挥洒自如地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 ,把语文课上“活” ,却还为数不多。究其原因 ,林林总总 ,可列举不少 ,这里 ,择要谈一些看法。首先 ,恐怕还是一个认识问题 ,我们有一些教师对实施“大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尚缺乏深刻的理解。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大” ?从学生的现实情况来看 ,学生每时每刻所  相似文献   

5.
刘劲凤 《学语文》2021,(2):36-37,19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倒逼教学设计从以往“零打碎敲”式的知识教学转变为基于“大观念”的大单元整体教学。在理解“大观念”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课程标准、学科基本问题、学习者所达到的理解、基于教材内容的分析等角度找到提炼“大观念”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思政课”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大”之意蕴。从高度上突出“大思政课”的政治、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从广度上做好学科融合、班队团融汇、家校社融聚;在长度上关注全过程教育,做好学段融通和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从深度上做到内容上学深悟透、活动上深度参与、评价上身心沉浸,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引导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勇挑重担、成就“大我”。这应是“大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定位与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梁嘉俊  罗卓君 《物理教师》2023,(3):53-57+61
传统的单课时教学容易造成教学目标割裂,知识无法有效融合,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双减”背景下,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单课时教学的束缚,通过整体规划,将关联性的知识重组为基于一定主题的大单元,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将物理观念、学科能力和学科思维方法展现并提炼出来.通过设计大单元作业来减轻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上的学业负担和作业负担,笔者以“压强”单元视角整体设计作业,关注本单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系统性设计大单元作业,确保学生精准高效完成作业.  相似文献   

8.
本科教育“大四”“虚化”现象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四”阶段的“虚化”现象暴露出了本科教育的矛盾和问题。“大四”阶段的“虚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无心向学、心理空虚、教室空虚、学业缩水、文凭虚高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有学生考研和就业、教师教学贫乏、有关方面的管理偏差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乏力等。要保证本科教育“大四”阶段教学效果,我们应该理直气壮抓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强化管理,规范引导,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大单元”教学是新一轮语文课改提出的新的教学形式。在“大单元”教学之中,语文课堂常常出现“泛化审美”和“缺乏审美”的现象,致使“大单元”核心任务无法完成,文本独有的审美因素无法挖掘。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之中,教师需立足“大单元”的概念、任务、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催生审美意趣、进行审美鉴赏,进而生成审美成果。  相似文献   

10.
钟冰 《广西教育》2023,(34):50-52
本文阐释“情境”与“大心育”间的作用机制,论述通过融合德育、融合班队活动、融合学科教学、融合师资队伍建设、融合家庭社会教育,构建心境共融体验式“大心育”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从纵向看,小学、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课,大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相互配合、协调育人。从横向看,“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思政学科与历史学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大思政”视域下以改革开放为主题开展政史融合教学,各个学段讲述的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应在求同存异中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主要探讨不同年级、性别等方面中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新五因素测验、症状自评量表对17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调查人群中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占32.8%;高二学生的强迫症状和抑郁两因子分显著高于初二;高二学生在神经质上高于初二学生,初二学生的外倾性、开放性高于高二学生;神经质与心理症状各因子具有显著正相关,外倾性、一致性、责任感与各因子几乎都呈负相关。结论: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具有可塑性;健全的人格发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它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训练,以此来深化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在大单元的教学视野下,小学阶段的语文习作教学十分重要。习作教学要立足于整体,帮助学生建构起系统、完整性的知识框架,将多种知识内容融入于写作实践,充分彰显立足于大单元视角的写作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感悟与体会,借此促进他们的发展。文章基于此点,对“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推进,得益于显性思政课程与隐性课程思政的相向而行。思政课程运转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进阶源自议题式启发、活动型课程、大概念设计“三驾马车”。显然,大概念教学目前处于“素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焦点和盲点。小中见大、小题大做、积小成大,是通向大概念教学的应然,指引学生统摄大知识、思辨真问题和进阶高思维。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全面推进,构建“大思政”格局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目标,而课程思政则成为落实全面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必须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建立紧密关系,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进行融合渗透,由此培养学生正确、健康、优秀的思政素养。针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展开研究,分析了“大思政”格局下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总结了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提出了“大思政”格局下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阐述“大单元”统整式教学的内涵,然后从“大单元”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积极作用出发论述其必要性,最后提出大单元统整式教学的具体策略,包括统整课文主旨、设计跨学科的“大课程”、构建单元“大情境”等,通过多角度分析与阐释,系统论证大单元统整式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秋杭 《教师》2023,(6):21-23
开展基于“大概念”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近年来,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数量逐渐增加。文章作者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基于“大概念”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运用案例分析法,围绕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深入研究了基于“大概念”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育其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说数学”的方法.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学生通过积极地“说”知识、“思”方法、“辩”疑点的过程.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反馈.将学生错误思维方式加以纠正。同时,“说”“思”“辩”的教学过程,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9.
面对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的“小语”教学单一封闭、高耗低效的窘状,自1995年9月始,我们开展了“‘大语’教学探索”课题实验。从“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综合素质”目标出发,构建了以语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加强语课外活动和拓宽语学习环境为“两翼”的“大语”教学体系,走出了一条纠偏除弊的语教改之路。  相似文献   

20.
善用“大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现实要求,对于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大思政课”建设中,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在有效推进“大容量”“大融合”“大资源”教学内容建构中丰富思政课知识体系;在增强教师讲道理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先进技术应用能力中,实现思政课师资能力升级;在全面构建互动生态课堂、持续推进一体化建设、逐步优化教学设计中,完成思政课育人模式创新。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方略,达成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大思政课”教学目标,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